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1664952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7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移动终端预先设置移动终端通话或聊天过程中需要监听的防止诈骗关键字;当移动终端检测到有陌生号码接入时,监听通话或短信过程中的信息是否包含预先设置的防止诈骗关键字;当检测到通话或短信过程中的信息包含预先设置的防止诈骗关键字,则控制进行相应的防诈骗提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移动终端及其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通过智能监测通话字眼、或者用户通信号码自动关联进行多方警示的方式,避免被诈骗。本发明专利技术使手机增加了新功能:具有防止诈骗提示功能;可以有效地避免用户被威吓、诱骗,多方面地保护用户的财产、人身生命安全。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fraud prompt and storage mediu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bile terminal and a fraud prevention tips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wherein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mobile terminal mobile monitoring terminal to prevent preset call or chat in the process of keyword fraud; when the mobile terminal detects a strange number access, whether listening calls or text messages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set in advance to prevent fraud key; when the detected calls or text messages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preset keyword control to prevent fraud, fraud prevention tips corresponding. The mobile terminal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and the processing method for preventing the fraud prompt and the storage medium can automatically avoid the fraud by automatically monitoring the calling words or the user communication numbers automatically to carry out the multi party warning. The invention adds a new function to the mobile phone, 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preventing fraudulent prompting;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users from being threatened and deceived, and protect the property and the personal life safety of the users in various way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移动终端如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现有技术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多,但都不具有防止诈骗提示功能,有时不方便用户。从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虚假信息诈骗犯罪迅速在中国发展蔓延,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的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可以说是迅速地发展蔓延,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由上可见现有技术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多,但都不具有防止诈骗提示功能,有时不方便用户。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而本专利技术通过智能监测通话字眼、或者用户通信号码自动关联进行多方警示的方式,避免被诈骗,为用户提供了方便。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其中,包括:A、移动终端预先设置移动终端通话或聊天过程中需要监听的防止诈骗关键字;B、当移动终端检测到有陌生号码接入时,监听通话或短信过程中的信息是否包含预先设置的防止诈骗关键字;C、当检测到通话或短信过程中的信息包含预先设置的防止诈骗关键字,则控制进行相应的防诈骗提示。所述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S10当移动终端检测到首次插入SIM卡或更换SIM卡时,提示选择输入机主用户信息;S11、根据输入的机主用户信息确定出当前机主身份类型;S12、根据确定出当前机主身份类型,确定是否需要启用防诈骗提示功能。所述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S21、移动终端通过一预先设置的菜单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选择是否启动防诈骗提示功能;S22、如果选择启动防诈骗提示功能,则控制进入步骤A。所述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还包括:所述关键字为移动终端自带的设置、或接收用户操作指令临时设置、或从网上下载同步设置。所述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B1、当移动终端接收到电话或短信时,判断该接入的呼叫方号码是否为陌生号码,B2、如果判断移动终端接收到陌生号码接入的电话或短信,则对通话或者短信中的内容信息进行识别监听;B3、将通话或短信过程中的信息与预先设置的防止诈骗关键字进行比对,以检测判断是否包含预先设置的防止诈骗关键字。所述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C1、当检测到通话或短信过程中的信息包含预先设置的防止诈骗关键字,则控制移动终端通过震动、高频闪灯和/或弹出高亮提示框的方式提示警醒用户。所述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A1、预先设置与机主移动终端相关联的亲情号码;所述步骤C还包括:C2、当通话或短信过程中的信息包含防止诈骗关键字并进行防诈骗提示后,再控制自动发送相应提醒到预先设置的相关联的亲情号码。所述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如果控制进行相应的防诈骗提示后一预定时间内没收到用户的反馈信息,则控制移动终端根据定位功能判断用户的行走路线;根据地图信息判断所述行走路线是否在银行位置,并判断此时移动终端是否还在保持通话;如果还在保持通话,则控制移动终端自动发送报警信息到相关区域的警方终端或网警终端。一种移动终端,其中,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项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的步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介质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任一项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的步骤。一种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项所述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移动终端及其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通过智能监测通话字眼、或者用户通信号码自动关联进行多方警示的方式,避免被诈骗。本专利技术使手机增加了新功能:具有防止诈骗提示功能;可以有效地避免用户被威吓、诱骗,多方面地保护用户的财产、人身生命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见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移动终端预先设置移动终端通话或聊天过程中需要监听的防止诈骗关键字。例如设置关键字包括“转账”、“走私”等。S200、当移动终端检测到有陌生号码接入时,监听通话或短信过程中的信息是否包含预先设置的防止诈骗关键字。例如当监听到通话或短信过程中包含上述关键字“转账”、“走私”等,进入步骤S300。S300、当检测到通话或短信过程中的信息包含预先设置的防止诈骗关键字,则控制进行相应的防诈骗提示。具体来讲,本专利技术方法在具体实施时制成一智能程序,通过移动终端内置所述智能程序,该智能程序可以实时更新识别数据库,数据库来源可以为用户手动设置或互联网下载,也可根据日常通信自主对通话号码实时判断,比如通话地址,接听时间、频率、拒接次数等综合进行智能判断,并加入数据库,当收到电话、短信时,判断该呼叫方号码是否为陌生号码,如果判断是陌生号码,则利用终端内部的程序智能对通话或者短信中的关键字进行识别监听,无需运营方进行监听、不需联网、更保护个人隐私。所述步骤S100中的关键字为移动终端自带的设置或接收用户操作指令临时设置或从网上下载同步设置。具体来讲,本专利技术中的关键字包括“转账”、“走私”、“犯罪”、“公安”、“检察院”、“保密拘留”、“事故”、“洗钱”、“理财”、“保健”等等现在普遍出现的诈骗字眼,本专利技术关键字随互联网实时更新,还提供关键字设置入口,该设置入口被隐藏,且入口进行加密处理,加密方式为现有方式选择,隐藏入口可以保证可以有效防止杜绝关键字被误改。所述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100之前还包括:S01、当移动终端检测到首次插入SIM卡或更换SIM卡时,提示选择输入机主用户信息;S02、根据输入的机主用户信息确定出当前机主身份类型;S03、根据确定出当前机主身份类型,确定是否需要启用防诈骗提示功能;S04、移动终端通过一预先设置的菜单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选择是否启动防诈骗提示功能;S05、如果选择启动防诈骗提示功能,则控制进入步骤S100。具体来说,手机更换SIM卡时,默认一般情况下更换SIM卡可能是切换用户,弹出提示框供用户选择:年龄、学历、社会职位面貌等等,以此综合判断用户知识层面、阅历等,通过这种方式,确认是否在后续通话过程中进行关键字识别监控等,另外,如果是年轻子女给父母购买手机则可以直接由子女进行这些安全设置,则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协助子女照顾父母而防止父母被骗。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移动终端预先设置移动终端通话或聊天过程中需要监听的防止诈骗关键字;B、当移动终端检测到有陌生号码接入时,监听通话或短信过程中的信息是否包含预先设置的防止诈骗关键字;C、当检测到通话或短信过程中的信息包含预先设置的防止诈骗关键字,则控制进行相应的防诈骗提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移动终端预先设置移动终端通话或聊天过程中需要监听的防止诈骗关键字;B、当移动终端检测到有陌生号码接入时,监听通话或短信过程中的信息是否包含预先设置的防止诈骗关键字;C、当检测到通话或短信过程中的信息包含预先设置的防止诈骗关键字,则控制进行相应的防诈骗提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S10当移动终端检测到首次插入SIM卡或更换SIM卡时,提示选择输入机主用户信息;S11、根据输入的机主用户信息确定出当前机主身份类型;S12、根据确定出当前机主身份类型,确定是否需要启用防诈骗提示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S21、移动终端通过一预先设置的菜单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选择是否启动防诈骗提示功能;S22、如果选择启动防诈骗提示功能,则控制进入步骤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所述关键字为移动终端自带的设置、或接收用户操作指令临时设置、或从网上下载同步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终端防止诈骗提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B1、当移动终端接收到电话或短信时,判断该接入的呼叫方号码是否为陌生号码;B2、如果判断移动终端接收到陌生号码接入的电话或短信,则对通话或者短信中的内容信息进行识别监听;B3、将通话或短信过程中的信息与预先设置的防止诈骗关键字进行比对,以检测判断是否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莲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