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永磁装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468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永磁装夹,该电永磁装夹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不贯通所述外壳体下部的内腔,所述内腔下部设置有可逆磁钢,沿所述可逆磁钢外壁设置有励磁线圈,所述励磁线圈与所述内腔内壁固定连接;在所述可逆磁钢上方设置与所述内腔内壁固定连接的上壳体,在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在所述环形凹槽中设置有与环形凹槽相配合的永磁钢;在外壳体中设置的内腔不需要该内腔与外壳体下表面距离很近,从而简化了外壳体的结构,使得外壳体易于加工。而设置有环形凹槽的上壳体由于不用设置其他的部分来放置其他部件,仅需要设置一个环形凹槽,该上壳体的结构也并不复杂,相应的该外壳体与上壳体都更易于加工。

An electric permanent magnet clamp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ic permanent magnet clamping, the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clamp comprises a shell, wherein the shell body comprises an inner cavity through the lower part of the shell body, are arrang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reversible magnet, a coil arranged along the outer wall of the reversible magnet, and the coil the inner wall is fixedly connected in the cavity; the shell is arranged above the reversible magnet steel and the inner chamber wall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upp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groove, wherein the annular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annular groove is matched with the permanent magnet; the inner cavity arranged in an outer shell without surface distance the inner and outer shell under very close, so as to simplify the structure of outer shell, the outer shell is easy to process. The upper shell with an annular groove is not easy to be processed because the structure of the upper shell is not complicated because the upper shell is not complicated because the upper shell is not arranged with other parts to place other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永磁装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永磁装夹。
技术介绍
近年来装夹设备广泛的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经常被用作金属切削加工的加工夹具使用。近年来,电永磁装夹在国内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应用。电永磁装夹中设置有可逆磁钢,该可逆磁钢的磁极可以通过外部电路控制其进行转化,从而切换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在非工作状态时,可逆磁钢所产生的磁场与电永磁装夹中的永磁钢所产生的磁场会在其内部达到平衡,此时不会对外部显现磁场;在工作状态时,可逆磁钢所产生的磁场会与永磁钢产生的磁场相互叠加,共同对外显现磁场,以吸取材料。在现有的技术中,请参照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电永磁装夹的结构示意图。上述电永磁装夹1包括外壳体11,永磁钢12,可逆磁钢13,压板14,螺丝15,永磁钢与外壳体的连接处16,以及用于固定励磁线圈的固定装置17。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外壳体11的内部靠近吸取材料的一面切割出凹槽,用于放置永磁钢12。为了使得整个电永磁装夹1在工作状态时对外产生的磁场尽可能的大,需要该凹槽的底部距离外壳体11外表面的距离非常小,这在加工的过程中会非常困难,经常会产生次品。并且在后续对外壳体进行加工时还需要切割出用于安放可逆磁钢13的内腔以及防止盖板14的内腔,上述内腔的横截面的大小通常不一样,通常外壳体还需要设置用于放置励磁线圈的电线的通路,这在加工过程中难度会非常的大,外壳体11的结构会非常复杂,相应的加工方式也会非常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永磁装夹,可以有效减少外壳体的结构复杂性,简化加工外壳体的方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永磁装夹,所述电永磁装夹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不贯通所述外壳体下部的内腔,所述内腔下部设置有可逆磁钢,沿所述可逆磁钢外壁设置有励磁线圈,所述励磁线圈与所述内腔内壁固定连接;在所述可逆磁钢上方设置与所述内腔内壁固定连接的上壳体,在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在所述环形凹槽中设置有与环形凹槽相配合的永磁钢。可选的,所述内腔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设置有所述可逆磁钢,沿所述可逆磁钢外壁设置有所述励磁线圈,所述励磁线圈与所述第一内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内腔内壁固定连接的所述上壳体;所述第一内腔上表面设置有向上的环形台面,用于支撑所述上壳体。可选的,所述上壳体与所述环形台面之间设有密封圈。可选的,所述永磁钢为圆环结构,相应的所述环形凹槽具体为圆环形凹槽。可选的,所述外壳体设置有在竖直方向上贯通所述外壳体的螺纹孔,所述可逆磁钢中设置有在竖直方向上贯通所述可逆磁钢且与所述外壳体的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上壳体中设置有与所述可逆磁钢的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孔,用于通过螺丝将所述外壳体、所述可逆磁钢和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外壳体包括多个所述内腔。可选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内腔中的可逆磁钢在同一边的磁极为异名磁极,相应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内腔中的永磁钢的同一边的磁极为异名磁极。可选的,多个所述内腔呈棋格状分布。可选的,所述内腔的横截面为圆形。可选的,所述外壳体中设置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口出设置有金属堵头。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永磁装夹,采用了永磁体组件与电永磁装夹壳体分开的结构,其中永磁体组件包括上壳体与永磁钢;电永磁装夹壳体包括外壳体、可逆磁钢与励磁线圈;在外壳体内部不需要设置用于放置永磁钢的环形凹槽,即在外壳体中设置的内腔不需要该内腔与外壳体下表面距离很近,从而简化了外壳体的结构,使得外壳体更易于加工。而设置有环形凹槽的上壳体由于不用设置其他的部分来放置其他部件,仅需要设置一个环形凹槽,该上壳体的结构也并不复杂,相应的该外壳体与上壳体都易于加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电永磁装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永磁装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永磁钢与上壳体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永磁装夹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电永磁装夹在非工作状态的磁回路分布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电永磁装夹在工作状态的磁回路分布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电永磁装夹在非工作状态的磁回路分布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电永磁装夹在工作状态的磁回路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永磁装夹,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外壳体11的内部靠近吸取材料的一面切割出凹槽,用于放置永磁钢12。为了使得整个电永磁装夹在工作状态时对外产生的磁场尽可能的大,需要该凹槽的底部距离外壳体11外表面的距离非常小,这在加工的过程中会非常困难,经常会产生次品。并且在后续对外壳体进行加工时还需要切割出用于安放可逆磁钢13的内腔以及防止盖板14的内腔,上述内腔的横截面的大小通常不一样,通常外壳体还需要设置用于放置励磁线圈的电线的通路,这在加工过程中难度会非常的大,外壳体11的结构会非常复杂,相应的加工方式也会非常复杂。而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永磁装夹,采用了永磁体组件与电永磁装夹壳体分开的结构,其中永磁体组件包括上壳体202与永磁钢201;电永磁装夹壳体包括外壳体205、可逆磁钢208与励磁线圈206;在外壳体205内部不需要设置用于放置永磁钢201的环形凹槽,即在外壳体205中设置的内腔不需要该内腔与外壳体205下表面距离很近,从而简化了外壳体205的结构,使得外壳体205更易于加工。而设置有环形凹槽的上壳体202由于不用设置其他的部分来放置其他部件,仅需要设置一个环形凹槽,该上壳体202的结构也并不复杂,相应的该外壳体205与上壳体202都易于加工。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永磁装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永磁钢与上壳体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永磁装夹2包括永磁体组件与电永磁装夹壳体,所述永磁体组件包括上壳体202与永磁钢201;电永磁装夹壳体包括外壳体205、可逆磁钢208与励磁线圈206。其中,外壳体205通常使用Q245钢或者是45#钢制作,该材料为软磁材料,导磁性能良好,并且具有耐磨损,防腐蚀等一系列优点。当然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制成外壳体,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外壳体205包括有不贯通所述外壳体205下部的内腔,对于所述内腔的下表面与外壳体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没有具体的限定,该距离不需要很小,从而保证了外壳体205的结构不需要很复杂,便于外壳体205的加工。在所述内腔的下部设置有可逆磁钢208,所述可逆磁钢208通常为铝镍钴磁钢,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可逆磁钢,只要能通过外线路来改变所述可逆磁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永磁装夹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永磁装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永磁装夹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不贯通所述外壳体下部的内腔,所述内腔下部设置有可逆磁钢,沿所述可逆磁钢外壁设置有励磁线圈,所述励磁线圈与所述内腔内壁固定连接;在所述可逆磁钢上方设置与所述内腔内壁固定连接的上壳体,在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在所述环形凹槽中设置有与环形凹槽相配合的永磁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永磁装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永磁装夹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不贯通所述外壳体下部的内腔,所述内腔下部设置有可逆磁钢,沿所述可逆磁钢外壁设置有励磁线圈,所述励磁线圈与所述内腔内壁固定连接;在所述可逆磁钢上方设置与所述内腔内壁固定连接的上壳体,在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在所述环形凹槽中设置有与环形凹槽相配合的永磁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永磁装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设置有所述可逆磁钢,沿所述可逆磁钢外壁设置有所述励磁线圈,所述励磁线圈与所述第一内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内腔内壁固定连接的所述上壳体;所述第一内腔上表面设置有向上的环形台面,用于支撑所述上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永磁装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环形台面之间设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永磁装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钢为圆环结构,相应的所述环形凹槽具体为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大启黄斌任争胜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悍威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