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光圈超广角镜头及透镜注塑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435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光圈超广角镜头,包括外筒、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外筒内从延物侧至像侧依次同轴设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光圈超广角镜头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便于进行更大角度光线收集,有效弯曲轴外视场主光线,使其相对于光轴的夹角变小,进而减小了后组元件的尺寸,具有结构紧凑、成本较低、性价比高的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光圈超广角镜头中光圈的 F 数为 1.6,具有较大的光圈,能够控制较多的光线进入到镜头内,满足较暗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同时其视场角为187度,具有超广角,满足了更大视场角的成像要求。

A large aperture ultra wide angle lens and lens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arge aperture ultra wide angle lens,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cylinder, a first lens, a second lens, the third lens, the fourth lens, the fifth lens and the sixth lens; the outer cylinder is extended from the object side to the image side are coaxially arranged with a first lens, a second lens, the third lens, the fourth lens and the fifth lens the sixth lens, the first lens and the second lens; the invention of large aperture ultra wide-angle lens in facilitating greater angle light collection, effective bending ray axial external field, compared with the optical axis angle becomes small, and thus reduces the dimensions of the elements of the group,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ct structure, low cost and high cost performan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aperture large aperture ultra wide-angle lens in F number 1.6, with large aperture, can control more light into the lens, meet the dark environment to use At the same time, the field of view is 187 degrees, with ultra wide angle, which meets the imaging requirements of wider field of vie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光圈超广角镜头及透镜注塑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镜头
,特别是一种大光圈超广角镜头及透镜注塑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追求越来越多样化,摄影爱好者数量逐渐增多,使得相机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众所周知,镜头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因此对于相同焦距的镜头来说,光圈的F值越小,所表征镜头相对的光圈直径越大;视场角的大小决定了光学仪器的视野范围,视场角越大,视野就越大,光学倍率就越小,就能够更加便利地将取景物体收入到视场内;现有技术中相机镜头难以同时满足大光圈和超广角,且相机镜头价格偏高,性价比低,满足不了广大人们的需求。现有技术中镜头透镜往往采用注塑成型技术,注塑机中注射筒都是一段式设计的,在加热的时候将注射筒内的所有塑料进行加热,由于注射筒后部的塑料需要很长时间才进入注射头进行注射,使得使用同样的温度加热塑料,浪费能源,影响了生产成本;且现有技术中透镜注塑成型时易出现焦距偏移,精度不准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成本较低、性价比高的大光圈超广角镜头,且提供一种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精度准确的透镜注塑工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大光圈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外筒内从延物侧至像侧依次同轴设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一凸面,像侧面为第一凹面,第一凸面和第一凹面均为球面;所述第一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4.3mm<R<18.3mm,第一凹面的曲率半径为2.3mm<R<4.3mm;所述第二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二凹面,像侧面为第三凹面,第二凹面和第三凹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二凸面,像侧面为第三凸面,第二凸面和第三凸面均为球面;所述第二凸面的曲率半径为6.6mm<R<8.6mm,第三凸面的曲率半径为7.3mm<R<9.3mm;所述第四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四凸面,像侧面为第五凸面,第四凸面和第五凸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五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四凹面,像侧面为第五凹面,第四凹面和第五凹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六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六凸面,像侧面为第七凸面,第六凸面和第七凸面均为非球面。优选地,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设置有光阑,光阑位于第三透镜的第三凸面与第四透镜的第四凸面之间。优选地,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设置有滤光片。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三透镜均采用玻璃材质制成,所述第二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一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6.3mm,第一凹面的曲率半径为3.3mm;所述第二凸面的曲率半径为7.6mm,第三凸面的曲率半径为8.3mm。优选地,所述镜头的镜组全长为17.1mm,其视场角为187度,其相对孔径F为1.5,其后焦距为2.2mm。优选地,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采用嵌套式连接,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采用嵌套式连接。一种大光圈超广角镜头的透镜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材料配比:将原材料高密度聚乙烯和聚十二内酰胺均匀混合,其聚十二内酰胺与高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为0.05~0.1;(2)原材料预处理:将混合好的原材料通过烘干箱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145℃~155℃,干燥时间为6H~8H,并将干燥完成的混合原材料加入注塑机的料筒内;(3)透镜模具加热:将透镜模具合模后装入注塑机内,并对透镜模具进行预热,使透镜模具加热到145℃~155℃,注塑机的喷嘴加热到380℃~400℃;(4)注射:将料筒内混合原材料热熔后通过喷嘴注射到透镜模具内,其注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料筒加热到385℃~405℃,第二阶段料筒加热到390℃~410℃,第三阶段料筒加热到385℃~405℃,第四阶段料筒加热到380℃~400℃,第五阶段料筒加热到375℃~395℃,每个阶段的注塑压力均为2500bar;(5)保压:第一阶段的保压压力为1100bar,第二阶段的保压压力为1050bar,第三阶段的保压压力为850bar,第四阶段的保压压力为500bar,第五阶段的保压压力为80bar,每个阶段的保压速度均为20mm/s;(6)冷却:等待热熔原材料冷却成型,冷却时间为5s~8s;(7)开模:冷却成型后开模,取出成品。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第一阶段的注塑速度为10mm/s,第二阶段的注塑速度为8mm/s,第三阶段的注塑速度为5mm/s,第四阶段的注塑速度为3.5mm/s,第五阶段的注塑速度为1.5mm/s。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第一阶段的保压时间为6s,第二阶段的保压时间为5s,第三阶段的保压时间为4s,第四阶段的保压时间为3s,第五阶段的保压时间为2s。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本专利技术大光圈超广角镜头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便于进行更大角度光线收集,有效弯曲轴外视场主光线,使其相对于光轴的夹角变小,进而减小了后组元件的尺寸,具有结构紧凑、成本较低、性价比高的特点。(2)本专利技术大光圈超广角镜头中光圈的F数为1.6,具有较大的光圈,能够控制较多的光线进入到镜头内,满足较暗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同时其视场角为187度,具有超广角,满足了更大视场角的成像要求。(3)本专利技术大光圈超广角镜头的透镜注塑工艺采用多段式加热,对不同段式使用不同的加热温度,使得能源使用降低,节省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且本专利技术大光圈超广角镜头的透镜注塑工艺所得产品工艺稳定,精度达到0.003mm公差以内,表面粗糙度达到纳米级别。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大光圈超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大光圈超广角镜头中外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大光圈超广角镜头,包括外筒9、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所述外筒9内从延物侧至像侧依次同轴设置有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所述第一透镜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一凸面,像侧面为第一凹面,第一凸面和第一凹面均为球面;所述第一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6.3mm,第一凹面的曲率半径为3.3mm;所述第二透镜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二凹面,像侧面为第三凹面,第二凹面和第三凹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二凸面,像侧面为第三凸面,第二凸面和第三凸面均为球面;所述第二凸面的曲率半径为7.6mm,第三凸面的曲率半径为8.3mm;所述第四透镜4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四凸面,像侧面为第五凸面,第四凸面和第五凸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五透镜5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四凹面,像侧面为第五凹面,第四凹面和第五凹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六透镜6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六凸面,像侧面为第七凸面,第六凸面和第七凸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四透镜4的物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光圈超广角镜头及透镜注塑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光圈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9)、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所述外筒(9)内从延物侧至像侧依次同轴设置有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所述第一透镜(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一凸面,像侧面为第一凹面,第一凸面和第一凹面均为球面;所述第一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4.3mm<R<18.3mm,第一凹面的曲率半径为2.3mm<R<4.3mm;所述第二透镜(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二凹面,像侧面为第三凹面,第二凹面和第三凹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二凸面,像侧面为第三凸面,第二凸面和第三凸面均为球面;所述第二凸面的曲率半径为6.6mm<R<8.6mm,第三凸面的曲率半径为7.3mm<R<9.3mm;所述第四透镜(4)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四凸面,像侧面为第五凸面,第四凸面和第五凸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五透镜(5)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四凹面,像侧面为第五凹面,第四凹面和第五凹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六透镜(6)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六凸面,像侧面为第七凸面,第六凸面和第七凸面均为非球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光圈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9)、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所述外筒(9)内从延物侧至像侧依次同轴设置有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所述第一透镜(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一凸面,像侧面为第一凹面,第一凸面和第一凹面均为球面;所述第一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4.3mm<R<18.3mm,第一凹面的曲率半径为2.3mm<R<4.3mm;所述第二透镜(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二凹面,像侧面为第三凹面,第二凹面和第三凹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二凸面,像侧面为第三凸面,第二凸面和第三凸面均为球面;所述第二凸面的曲率半径为6.6mm<R<8.6mm,第三凸面的曲率半径为7.3mm<R<9.3mm;所述第四透镜(4)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四凸面,像侧面为第五凸面,第四凸面和第五凸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五透镜(5)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四凹面,像侧面为第五凹面,第四凹面和第五凹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六透镜(6)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型透镜,其物侧面为第六凸面,像侧面为第七凸面,第六凸面和第七凸面均为非球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光圈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4)的物侧设置有光阑(7),光阑(7)位于第三透镜(3)的第三凸面与第四透镜(4)的第四凸面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光圈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6)的像侧设置有滤光片(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光圈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和第三透镜(3)均采用玻璃材质制成,所述第二透镜(2)、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光圈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6.3mm,第一凹面的曲率半径为3.3mm;所述第二凸面的曲率半径为7.6mm,第三凸面的曲率半径为8.3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光圈超广角镜头,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斌
申请(专利权)人:速讯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