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99188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3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或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该镜头的焦距F与第一透镜的焦距F1之比为:1.2<F/F1<2.8;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D1与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之比为:3.5<D1/T12<6.8;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的折射率满足下列关系式:1.4<n1<1.56<n2<1.6<n3<1.8。本发明专利技术镜头组件每个镜片的厚度都大于0.4mm,利于成型及量产;镜片间间隙小,结构紧凑,总长较短;三片非球面镜片合理搭配,保证了较高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镜头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对成像画质的要求也与时俱进。回顾自2000年照相手机诞生的十多年以来,拍照功能逐步渗透手机,并逐渐成熟,单从像素这个角度看,镜头已经从原先的11万像素发展到目前的1300万像素镜头。与研究开发还不太成熟的高像素镜头相比,由三片非球面树脂镜片构成的500万像素镜头结构成为前置摄像镜头市场的主力军。同时机体的轻薄化趋势也使得镜头设计的镜片厚度变薄,成型困难;另外,如镜片做的太薄,还会影响镜头的成像质量,如何在保证生产效率、容易成型的同时又能提高镜头的成像效果,是该
将长期需要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其每个镜片的厚度都大于0.4mm,利于成型及量产;镜片间间隙小,结构紧凑,总长较短;三片非球面镜片合理搭配,保证了较高的成像质量。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滤光片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物侧的光阑,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以及一朝向物侧的凸面、一朝向像侧的凸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以及一朝向物侧的凹面;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镜头组件、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满足下列关系式:1.2<F/F1<2.8;2.5<T12/T23<5;3.5<D1/T12<6.8;9<D2/T23<15;1.4<n1<1.56<n2<1.6<n3<1.8;其中,F为该镜头组件的焦距;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T12为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为所述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D1为所述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D2为所述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n1,n2,n3分别为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的折射率。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满足如下关系式:30&lt;(R1-R2)/(R1+R2)&lt;50,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2为所述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满足如下关系式:-2&lt;R2/R1&lt;-1,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2为所述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优选地,所述第三透镜满足下列关系式:-6&lt;R5/R6&lt;-15,其中R5为所述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6为所述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优选地,所述第三透镜满足下列关系式:15&lt;R5/R6&lt;23,其中R5为所述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6为所述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满足下列关系式:0.8&lt;Vd1/(Vd2+Vd3)&lt;2.3,其中Vd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d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d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满足下列关系式:25&lt;Vd2&lt;35,20&lt;Vd3&lt;25,其中Vd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d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715~0.895mm,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425~0.695mm,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459~0.825mm。本专利技术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滤光片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物侧的光阑,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以及一朝向物侧的凸面、一朝向像侧的凸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以及一朝向物侧的凹面;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镜头组件、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满足下列关系式:1.2&lt;F/F1&lt;2.8;1&lt;F3/F2&lt;3;3.5&lt;D1/T12&lt;6.8;1.4&lt;n1&lt;1.56&lt;n2&lt;1.6&lt;n3&lt;1.8;其中,F为该镜头组件的焦距;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T12为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D1为所述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n1,n2,n3分别为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的折射率。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满足如下关系式:-2&lt;R2/R1&lt;-1,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2为所述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满足下列关系式:0.8&lt;Vd1/(Vd2+Vd3)<2.3,其中Vd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d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d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满足下列关系式:25<Vd2<35,20<Vd3<25,其中Vd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d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715~0.895mm,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425~0.695mm,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459~0.825mm。所述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3P的1/5″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在满足了手机镜头小型化要求的同时,还具有高清拍照的性能;该镜头组每个镜片的厚度都大于0.4mm,利于成型及量产;镜片间间隙小,结构紧凑,总长较短。2)该镜头组件还具有大广角大光圈的特点,大光圈的设计增加了拍摄过程的进光量,保证了拍摄画面的明亮程度;该镜头的FOV达到70~80度,使手机具有较大的拍摄范围。3)该镜头组件还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采用三片非球面镜片的结构,节约成本的同时可有效矫正场曲、象散、倍率色差等各类像差;使用市面上通用树脂材料取代玻璃,成型工艺成熟较为成熟,解决了玻璃镜片因加工困难而导致的产品效率低和成本较高的问题。4)该镜头组件的光学畸变小于1.5%,场曲小于0.1mm。成像画面失真小,清晰度高。5)第一透镜中,R2设置为负曲折率,使得中心视场在2231p/mm处的MTF值大于55%且绝大多数轴外视场在2231p/mm的MTF值大于40%,大大提高了3P镜片结构的成像性能,达到4P镜片结构的成像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的场曲、畸变曲线;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的球差曲线;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的场曲、畸变曲线;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的球差曲线;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的场曲、畸变曲线;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的球差曲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滤光片(4)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1)物侧的光阑(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具有正光焦度以及一朝向物侧的凸面、一朝向像侧的凸面;所述第二透镜(2)具有正光焦度以及一朝向物侧的凹面;所述第三透镜(3)具有负光焦度;所述镜头组件、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满足下列关系式:1.2<F/F1<2.8;2.5<T12/T23<5;3.5<D1/T12<6.8;9<D2/T23<15;1.4<n1<1.56<n2<1.6<n3<1.8;其中,F为该镜头组件的焦距;F1为所述第一透镜(1)的焦距;T12为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为所述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D1为所述第一透镜(1)于光轴上的厚度;D2为所述第二透镜(2)于光轴上的厚度;n1,n2,n3分别为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的折射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滤光片(4)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1)物侧的光阑(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具有正光焦度以及一朝向物侧的凸面、一朝向像侧的凸面;所述第二透镜(2)具有正光焦度以及一朝向物侧的凹面;所述第三透镜(3)具有负光焦度;所述镜头组件、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满足下列关系式:1.2&lt;F/F1&lt;2.8;2.5&lt;T12/T23&lt;5;3.5&lt;D1/T12&lt;6.8;9&lt;D2/T23&lt;15;1.4&lt;n1&lt;1.56&lt;n2&lt;1.6&lt;n3&lt;1.8;其中,F为该镜头组件的焦距;F1为所述第一透镜(1)的焦距;T12为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为所述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D1为所述第一透镜(1)于光轴上的厚度;D2为所述第二透镜(2)于光轴上的厚度;n1,n2,n3分别为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的折射率;所述第一透镜(1)满足如下关系式:30&lt;(R1-R2)/(R1+R2)&lt;50,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1)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2为所述第一透镜(1)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或,所述第一透镜(1)满足如下关系式:-2&lt;R2/R1&lt;-1,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1)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2为所述第一透镜(1)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2.一种大广角大光圈高像素镜头组件,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滤光片(4)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1)物侧的光阑(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具有正光焦度以及一朝向物侧的凸面、一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肖怡刘勇袁正超邓良君邱小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