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族液晶聚酯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3956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与基底的粘着性方面极好的芳族液晶聚酯膜。所述芳族液晶聚酯膜是通过在基底上流延一种包括含有由下式(Ⅰ),(其中,A为卤原子或三卤代甲基;i为1~5的整数;并且在i为2或更高的情况下,各个A可以相同或不同)表示的卤代苯酚的溶剂、芳族液晶聚酯和以1~200重量份非液晶树脂/100重量份芳族液晶聚酯的比例存在的非液晶树脂的芳族液晶聚酯溶液组合物,并去除溶剂获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芳族液晶聚酯膜
技术介绍
由于液晶聚酯显示出低吸湿性、极好的高频介电性能、耐热性和机械强度,芳族液晶聚酯膜已被广泛地用于电子设备的精密部件,如通过注塑获得的连接器。最近,研究将通过挤出法或管式法模塑的芳族液晶聚酯膜用于多层印刷线路板或柔性印刷线路板的绝缘膜。但是,通过挤出法或管式法制备的芳族液晶聚酯膜具有大的各向异性,导致在模塑和膜处理过程中在沿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方向上弱的撕裂强度,并导致膜容易撕裂。因此,提出通过在基底上流延一种含有芳族液晶聚酯和卤代苯酚的芳族液晶聚酯溶液组合物,并去除溶剂获得一种芳族液晶聚酯膜(JP2002-114894A)。但是在将聚酯膜层压到金属箔如铜箔的基底或树脂膜之上的情况下,仍需要提高聚酯膜与基底之间的粘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与基底的粘着方面极好的芳族液晶聚酯膜。根据深入研究的结果,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已发现通过一种相对于100重量份芳族液晶聚酯,含有1~200重量份非液晶树脂的芳族液晶聚酯溶液组合物获得的芳族液晶聚酯膜在与基底粘着方面极好,并因此完成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芳族液晶聚酯膜,其通过在基底上流延一种包括含有由下式(I) (其中,A为卤原子或三卤代甲基;i为1~5的整数;并且在i为2或更高的情况下,各个A可以相同或不同)表示的卤代苯酚的溶剂、芳族液晶聚酯和以1~200重量份非液晶树脂/100重量份芳族液晶聚酯的比例存在的非液晶树脂的芳族液晶聚酯溶液组合物,并去除溶剂获得。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芳族液晶聚酯膜可以通过在基底上流延一种包括含有由上式(I)表示的卤代苯酚的溶剂、芳族液晶聚酯和以1~200重量份非液晶树脂/100重量份芳族液晶聚酯的比例存在的非液晶树脂的芳族液晶聚酯溶液组合物,并去除溶剂获得。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芳族液晶聚酯是称作热致变液晶聚合物的聚酯,并且在450℃或更低的温度下熔融时显示出光学各向异性。该芳族液晶聚酯包括,例如(1)含有由芳族羟羧酸衍生的重复单元、由芳族二羧酸衍生的重复单元和由芳族二醇衍生的重复单元的聚酯,(2)含有由不同的芳族羟羧酸衍生的重复单元的聚酯,(3)含有由芳族二羧酸衍生的重复单元和由芳族二醇衍生的重复单元的聚酯,(4)通过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芳族羟羧酸反应制备的聚酯,等等。可以使用它们的成酯衍生物,如具有成酯性能的衍生物来代替这些芳族羟羧酸、芳族二羧酸和芳族二醇,获得上述聚酯。羧酸的成酯衍生物可以包括,例如,为了促进成酯反应,其中羧基以具有高反应性的酰氯或酸酐的形式存在的成酯衍生物;或为了通过酯交换反应形成聚酯,其中羧基与醇、乙二醇等等形成酯的成酯衍生物。酚羟基的成酯衍生物可以包括,例如,为了通过酯交换反应形成聚酯,其中酚羟基与羧酸反应形成酯的成酯衍生物。芳族羟羧酸、芳族二羧酸和芳族二醇也可以由卤原子如氯、溴等等,烷基如甲基、乙基等等,芳基如苯基等等,或其它不会干扰它们的成酯性能的基团进行取代。构成芳族液晶聚酯的重复单元的例子包括下面的单元。由芳族羟羧酸衍生的重复单元 上述重复单元可以由卤原子或烷基进行取代。由芳族二羧酸衍生的重复单元 上述重复单元可以由卤原子、烷基或芳基进行取代。由芳族二醇衍生的重复单元 上述重复单元可以由卤原子、烷基或芳基进行取代。上述烷基之中,优选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并且在上述芳基之中,优选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的例子为甲基、乙基和丁基,且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的例子为苯基和苄基。考虑到耐热性和机械性能的良好平衡,优选含有至少30%上述式A1的重复单元的芳族液晶聚酯。优选具有如下面(a)到(f)的重复单元的组合的那些聚酯。(a)(A1)、(B2)和(C3)的组合,(A2)、(B2)和(C3)的组合,(A1)、(B1)与(B2)的混合、和(C3)的组合,或(A2)、(B1)与(B2)的混合、和(C3)的组合;(b)其中在上述(a)的每一种组合中,(C3)部分或全部用(C1)代替的组合。(c)其中在上述(a)的每一种组合中,(C3)部分或全部用(C2)代替的组合。(d)其中在上述(a)的每一种组合中,(C3)部分或全部用(C4)代替的组合。(e)其中在上述(a)的每一种组合中,(C3)部分或全部用(C4)与(C5)的混合代替的组合。(f)其中在上述(a)的每一种组合中,(A1)部分用(A2)代替的组合。考虑到耐热性,优选的芳族液晶聚酯为含有30~80摩尔%由对羟基苯甲酸或2-羟基-6-萘甲酸衍生的重复单元、10~35摩尔%由至少一种选自氢醌和4,4’-二羟基联苯的化合物衍生的重复单元、和10~35摩尔%由至少一种选自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的化合物衍生的重复单元。芳族液晶聚酯的重均分子量并不特别限定,并且优选为10,000~100,000。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芳族液晶聚酯的制备方法并不特别限定,并且可以包括,例如,其中使至少一种选自芳族羟羧酸和芳族二醇的化合物与过量的脂肪酸酐酰化以获得酰化化合物,并通过酰化化合物与至少一种选自芳族羟羧酸和芳族二羧酸的化合物之间的酯交换制备芳族液晶聚酯的方法。作为酰化化合物,也可以使用通过先前的酰化获得的脂肪酸酯。在酰化反应中,脂肪酸酐的用量优选为酚羟基的用量的1.0~1.2倍当量,更优选为1.05~1.1倍当量。如果脂肪酸酐用量小于1.0倍当量,在酯交换(缩聚)过程中,酰化化合物、芳族羟羧酸和芳族二羧酸可能在酯交换(缩聚)过程中发生升华,并且可能发生诸如反应容器管道系统的堵塞。如果脂肪酸酐的添加量大于1.2倍当量,产生的芳族液晶聚酯的色彩可能比较显著。酰化反应优选在约130~约180℃下进行约5分钟~约10小时,更优选在约140~约160℃下进行约10分钟~约3小时。用于酰化反应的脂肪酸酐并不特别限定,并且包括,例如,乙酸酐、丙酸酐、丁酸酐、异丁酸酐、戊酸酐、新戊酸酐、2-乙基己酸酐、一氯代乙酸酐、二氯代乙酸酐、三氯代乙酸酐、一溴代乙酸酐、二溴代乙酸酐、三溴代乙酸酐、一氟代乙酸酐、二氟代乙酸酐、三氟代乙酸酐、戊二酸酐、马来酸酐、丁二酸酐和β-溴代丙酸酐,且它们可以以它们中的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形式进行使用。考虑到成本和便于处理,优选乙酸酐、丙酸酐、丁酸酐和异丁酸酐,且更优选乙酸酐。在酯交换过程中,酰化化合物中酰基的量优选为羧基的量的0.8~1.2倍当量。酯交换反应优选在以0.1~50℃/分的速度从约130℃升温到约400℃的时候进行,且更优选在以0.3~5℃份的速度从约150℃升温到约350℃的时候进行。为了改变反应平衡,在羧酸与通过酰化获得的脂肪酸酯的酯交换过程中,优选将作为副产物生成的脂肪酸和未反应的脂肪酸酐通过常用方法如蒸馏蒸出。酰化反应和酯交换反应也可以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作为催化剂,可以使用用于聚酯聚合的那些常规已知的催化剂,并且它的例子包括金属盐催化剂,如乙酸镁、乙酸锡、钛酸四丁酯、乙酸铅、乙酸钠、乙酸钾、三氧化锑等等,有机化合物催化剂,如N,N-二甲基氨基吡啶、N-甲基咪唑等等。这些催化剂通常在单体进料的时候进料,并且在酰化后不必去除,且当不去除催化剂时,可以将它们用于酯交换反应。虽然通过酯交换的缩聚通常通过熔融聚合来进行,但也可以将熔融聚合与固相聚合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芳族液晶聚酯膜,其通过在基底上流延一种包括含有由下式(Ⅰ):***(Ⅰ)(其中,A为卤原子或三卤代甲基;i为1~5的整数;并且在i为2或更高的情况下,各个A可以相同或不同)表示的卤代苯酚的溶剂、芳族液晶聚酯和以1~2 00重量份非液晶树脂/100重量份芳族液晶聚酯的比例存在的非液晶树脂的芳族液晶聚酯溶液组合物,并去除溶剂获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桐史朗冈本敏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