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停车设备以及智能立体停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3854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停车设备以及智能立体停车系统,涉及停车库领域,该立体停车设备包括升降导架、环设于升降导架外侧的载车平台以及设置于升降导架底部的回转底盘;升降导架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运车盘以及多个用于带动运车盘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任意一个运车盘的底部设置有限位件和传感器,限位件通过第一弹性件与运车盘连接,传感器与限位件连接,传感器与驱动机构连接。通过限位件和传感器能够检测运车盘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当距离太近时,控制驱动机构的运动情况,从而有效地避免运车盘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存取车辆更安全。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包括上述立体停车设备的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其能够安全、快速地对车辆进行存取。

Stereo parking equipment and intelligent stereo park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arking equipment and intelligent parking system, involving parking areas, the parking equipment comprises a lifting guide frame, the car carrying platform ring is arranged on a lifting guide frame and the outside is arranged on the lifting guide frame at the bottom of the rotary chassis; lifting guide frame has a plurality of disc and a plurality of transport vehicles for driving body movement vehicle wheel set along the shaft line direction, an arbitrary vehicle disc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limit piece and a sensor, limiting member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lastic member through the vehicle plate, the sens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opper, the sens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 mechanism.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moving plate and the obstacle can be detected by the limiting part and the sensor. When the distance is too close, the movement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can be controlled, so as to effectively avoid collision between the moving plate and the obstacle, and to access the vehicle more safely. In addition,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stereo park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above three-dimensional parking equipment, which can safely and quickly access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以及智能立体停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停车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设备以及智能立体停车系统。
技术介绍
立体停车库,是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立体停车库通常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多层车位,每个车位均有停车区间,通过运车盘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升降或旋转使车辆达到指定位置,然后移动车辆使其完成存取过程。但现有技术中的立体车库的多个运车盘之间的距离无法准确定位,导致上下两层相邻的运车盘发生碰撞问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停车设备,其能安装准确的判断两层运车盘之间的间距,有效避免上下两层相邻的运车盘发生碰撞,更安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其能够安全、快速地对车辆进行存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体停车设备,其包括升降导架、环设于升降导架外侧的载车平台以及设置于升降导架底部的回转底盘;升降导架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运车盘以及多个用于带动运车盘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任意一个运车盘的底部设置有限位件和传感器,限位件通过第一弹性件与运车盘连接,传感器与限位件连接,传感器与驱动机构连接。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传感器包括用于控制运车盘的运动速度的第一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运车盘停止运动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的上方间隔设置有第一触发件,第二传感器的上方间隔设置有第二触发件,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均通过第二弹性件与运车盘连接。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传感器与运车盘的距离小于第二传感器与运车盘的距离。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限位件的底部设置有支杆和平衡杆,支杆的一端与限位件固定连接,支杆的另一端与平衡杆铰接,平衡杆的一端连接有重力球,平衡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触发件以及第二触发件连接。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立体停车设备还包括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第一指示灯与第一传感器连接,第二指示灯与第二传感器连接。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运车盘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与运车盘铰接,连接板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载车平台连接。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升降导架上设置有相对的两条滑轨以及位于两条滑轨之间的丝杠,运车盘设置有与滑轨配合的滑块以及与丝杠配合的螺母,丝杠与驱动机构连接;丝杠为多个且与多个运车盘一一对应,驱动机构为多个且与多个丝杠一一对应。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升降导架还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包括定铁芯、绕设于定铁芯上的线圈、与定铁芯相对的动铁芯以及为线圈供电的电源,定铁芯安装于滑轨的外侧,动铁芯与定铁芯通过第三弹性件连接,动铁芯与定铁芯围合成供丝杠穿过的通孔,动铁芯上设置有用于限制丝杠转动的卡件,电源的开关与第二传感器电连接。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定铁芯上设置有导向孔,动铁芯设置有与导向孔配合的凸起。一种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其包括上述立体停车设备以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立体停车设备的驱动机构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例如包括: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停车设备通过在运车盘的底部设置限位件和传感器,用于检测运车盘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当距离太近时,控制驱动机构的运动情况,从而有效地避免运车盘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存取车辆更安全,此处的障碍物为下层的运车盘或者是下层运车盘上负载的车辆。此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的智能立体停车系统,能够控制驱动机构的升降高度,从而更智能化的控制车辆的停车位置。其能够安全、快速地对车辆进行存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停车设备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停车设备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运车盘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运车盘在第四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立体停车设备;100-载车平台;200-升降导架;210-运车盘;211-限位件;212-传感器;213-第一弹性件;214-第一传感器;215-第二传感器;216-第一触发件;217-第二触发件;218-第二弹性件;219-连接板;220-支杆;221-平衡杆;222-重力球;231-第一指示灯;232-第二指示灯;240-驱动机构;241-滑轨;242-丝杠;243-滑块;244-螺母;250-回转底盘;260-定位件;261-定铁芯;262-线圈;263-动铁芯;264-第三弹性件;265-电源;266-通孔;267-卡件;268-导向孔;269-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停车设备10,其包括升降导架200以及环设于所述升降导架200外侧的载车平台100。其中,载车平台100为环形结构,在载车平台10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车辆的空间,车辆经升降导架200转运并储存至载车平台100。升降导架200设置于载车平台100的内部,由于本实施例中,载车平台100为环形,也即是载车平台100环设于升降导架200的外侧。本实施例中,升降导架200设置有运车盘210、驱动机构240以及回转底盘250。首先,对运车盘210的结构进行阐释。运车盘210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其设置于升降导架200的外部,运车盘210能够在驱动机构240的带动下相对于升降导架200上下运动。通过上下运动的运车盘210使得负载于运车盘210上的车辆被运至载车平台100进行存取。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运车盘210为多个,升降导架200的周向和轴线均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以及智能立体停车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升降导架、环设于所述升降导架外侧的载车平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升降导架底部的回转底盘;所述升降导架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运车盘以及多个用于带动所述运车盘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任意一个所述运车盘的底部设置有限位件和传感器,所述限位件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所述运车盘连接,所述传感器与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传感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升降导架、环设于所述升降导架外侧的载车平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升降导架底部的回转底盘;所述升降导架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运车盘以及多个用于带动所述运车盘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任意一个所述运车盘的底部设置有限位件和传感器,所述限位件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所述运车盘连接,所述传感器与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传感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运车盘的运动速度的第一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运车盘停止运动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上方间隔设置有第一触发件,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上方间隔设置有第二触发件,所述第一触发件和所述第二触发件均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运车盘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运车盘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运车盘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底部设置有支杆和平衡杆,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平衡杆铰接,所述平衡杆的一端连接有重力球,所述平衡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触发件以及所述第二触发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停车设备还包括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与所述第一传感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昭宗袁兴斌田茂斌梅世霞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精正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