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浇筑方法以及桩基浇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3763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桩基浇筑方法以及桩基浇筑系统,涉及建筑技术领域,通过在桩基浇筑区域进行机械成孔,形成桩基孔,再将浇筑导管通过吊装装置安装在桩基孔内并进行定位,通过浇筑导管向桩基孔内浇筑混凝土并进行拔管操作,直至拔出浇筑导管,并在桩基孔内形成第一层浇筑混凝土,最后在桩基孔内在第一层浇筑混凝土上进行人工浇筑并形成第二层浇筑混凝土,对第二层浇筑混凝土人工振捣。整个操作过程中无需人工下孔作业,同时浇筑效果良好,步骤简单,十分适用于桥梁桩基的浇筑。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桩基浇筑方法,通过浇筑导管进行浇筑,浇筑效果良好,步骤简单,且安全性高,无需人工下孔进行浇筑。

Pile foundation pouring method and pile foundation pouring system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of pile foundation and pile foundation concrete pouring system,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through the mechanical hole in the pile pouring area, the formation of pile hole, then pouring pipe through the lifting device is installed and positioned in the pile hole through the pouring pipe to the concrete pouring pile hole and pipe drawing operation, until the pull out the catheter placement, and the first layer of concrete form in the pile hole, finally the inner hole of the first layer in the pile pouring concrete on artificial pouring and forming a second layer of the second layer of concrete pouring, pouring concrete artificial vibration. No manual hole operation is needed in the whole operation process, meanwhile, the casting effect is good and the step is simple, which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pouring of the bridge pile foundation.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pile foundation pouring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casting effect, simple steps, high safety and no need of artificial lower hole for pou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基浇筑方法以及桩基浇筑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桩基浇筑方法以及桩基浇筑系统。
技术介绍
在桥梁桩基础施工中,常规地区的施工方法是采用人工或机械成孔,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工艺或水下混凝土浇筑工艺完成桥梁桩基础施工,此施工方法基本能解决普通地质施工问题。经专利技术人调研发现,若桥梁桩基础深度过大,人工无法满足孔下浇筑混凝土,同时若土质较为松散的情况下,人工孔下浇筑混凝土大大增加了人员伤亡的可能性。与此同时,部分地区由于地质条件所限,水资源缺乏,无法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方法来进行桩基础施工,增加了施工难度。有鉴于此,设计出一种无需人工孔下浇筑混凝土且适用地质范围较广的桩基浇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基浇筑方法,通过重力挤压对混凝土进行挤压,无需人工孔下浇筑混凝土,保障了施工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基浇筑系统,通过重力挤压对混凝土进行挤压,无需人工孔下浇筑混凝土,保障了施工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桩基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桩基浇筑区域进行机械成孔,形成桩基孔;将浇筑导管安装在桩基孔内并进行定位;通过浇筑导管向桩基孔内浇筑混凝土并进行拔管操作,直至拔出浇筑导管,并在桩基孔内形成第一层浇筑混凝土;以及,在桩基孔内在第一层浇筑混凝土上进行人工浇筑并形成第二层浇筑混凝土,对第二层浇筑混凝土人工振捣。进一步地,在桩基浇筑区域进行机械成孔,形成桩基孔的步骤包括:通过旋挖机在桩基浇筑区域挖出桩基孔;对桩基孔进行桩基础成孔检查。进一步地,对桩基孔进行桩基础成孔检查的步骤包括:对桩基孔的参数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并将测量值与标准数值进行比对;判断测量值与标准数值是否匹配;当测量值与标准数值匹配时,执行将浇筑导管安装在桩基孔内并进行定位的步骤;当测量值与标准数值不匹配时,重新继续执行通过旋挖机在桩基浇筑区域挖出桩基孔的步骤。进一步地,在将浇筑导管安装在桩基孔内并进行定位步骤之前,桩基浇筑方法还包括:将钢筋笼安装在桩基孔内,并通过人工辅助定位,确保钢筋笼的垂直度。进一步地,将浇筑导管安装在桩基孔内并进行定位的步骤包括:计算浇筑导管的长度并拼接浇筑导管的第一段;将第一段牵引至桩基孔内并拼接浇筑导管的第二段。进一步地,浇筑导管包括储料斗和直流导管,储料斗上具有留置口,直流导管可拆卸地连接于储料斗的底部并与留置口连通,通过浇筑导管向桩基孔内浇筑混凝土并进行拔管操作步骤包括:将混凝土灌入储料斗后拉开留置口,通过灌入混凝土进行连续浇筑;在浇筑混凝土的同时不断将直流导管拔出混凝土,使得直流导管远离储料斗的一端伸入桩基孔中的混凝土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m;在桩基孔中的混凝土距离桩基孔的孔口小于或等于2m时,停止向储料斗中灌入混凝土,拔出直流导管。进一步地,直流导管远离储料斗的一端伸入桩基孔中的混凝土的距离保持在2.5m-3m之间。进一步地,在桩基孔中的混凝土距离桩基口的孔口1.5m-2m时,停止向储料斗中灌入混凝土,拔出直流导管。进一步地,在拔出浇筑导管后按照人工浇筑方式继续浇筑并通过人工捣振的方式使混凝土密实步骤之后,对硬化完成后的混凝土进行超声波检测。一种桩基浇筑系统,适用于上述的桩基浇筑方法,桩基浇筑系统用于浇筑桩基,包括旋挖机、浇筑导管、混凝土浇筑机以及吊装装置,其中,旋挖机用于在桩基浇筑区域进行机械成孔,形成桩基孔;吊装装置用于将浇筑导管安装在桩基孔内并拔出浇筑导管;混凝土浇筑机用于通过浇筑导管向桩基孔内浇筑混凝土。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桩基浇筑方法,通过在桩基浇筑区域进行机械成孔,形成桩基孔,再将浇筑导管通过吊装装置安装在桩基孔内并进行定位,通过浇筑导管向桩基孔内浇筑混凝土并进行拔管操作,直至拔出浇筑导管,并在桩基孔内形成第一层浇筑混凝土,最后在桩基孔内在第一层浇筑混凝土上进行人工浇筑并形成第二层浇筑混凝土,对第二层浇筑混凝土人工振捣。整个操作过程中无需人工下孔作业,同时浇筑效果良好,步骤简单,十分适用于桥梁桩基的浇筑。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桩基浇筑方法,通过浇筑导管进行浇筑,浇筑效果良好,步骤简单,且安全性高,无需人工下孔进行浇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桩基浇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桩基浇筑方法的步骤框图;图3为图2中S110的步骤框图;图4为图2中S150的步骤框图。图标:100-桩基浇筑系统;110-浇筑导管;111-储料斗;113-拉阀组件;115-直流导管;130-混凝土浇筑机;150-吊装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垂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桩基浇筑系统100,适用于上述的桩基浇筑方法,桩基浇筑系统100用于浇筑桩基,包括旋挖机(图未示)、浇筑导管110、混凝土浇筑机130以及吊装装置150,其中,旋挖机用于在桩基浇筑区域进行机械成孔,形成桩基孔,吊装装置150用于将浇筑导管110安装在桩基孔内并进行定位,吊装装置150还用于拔出浇筑导管110,混凝土浇筑机130用于通过浇筑导管110向桩基孔内浇筑混凝土,并在桩基孔内形成第一层浇筑混凝土。在本实施例中,浇筑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桩基浇筑方法以及桩基浇筑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桩基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桩基浇筑区域进行机械成孔,形成桩基孔;将浇筑导管安装在所述桩基孔内并进行定位;通过所述浇筑导管向所述桩基孔内浇筑混凝土并进行拔管操作,直至拔出所述浇筑导管,并在所述桩基孔内形成第一层浇筑混凝土;以及,在所述桩基孔内在所述第一层浇筑混凝土上进行人工浇筑并形成第二层浇筑混凝土,对所述第二层浇筑混凝土人工振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桩基浇筑区域进行机械成孔,形成桩基孔;将浇筑导管安装在所述桩基孔内并进行定位;通过所述浇筑导管向所述桩基孔内浇筑混凝土并进行拔管操作,直至拔出所述浇筑导管,并在所述桩基孔内形成第一层浇筑混凝土;以及,在所述桩基孔内在所述第一层浇筑混凝土上进行人工浇筑并形成第二层浇筑混凝土,对所述第二层浇筑混凝土人工振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桩基浇筑区域进行机械成孔,形成桩基孔的步骤包括:通过旋挖机在桩基浇筑区域挖出所述桩基孔;对所述桩基孔进行桩基础成孔检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基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桩基孔进行桩基础成孔检查的步骤包括:对所述桩基孔的参数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并将所述测量值与标准数值进行比对;判断所述测量值与所述标准数值是否匹配;当所述测量值与所述标准数值匹配时,执行所述将浇筑导管安装在所述桩基孔内并进行定位的步骤;当所述测量值与所述标准数值不匹配时,重新继续执行所述通过旋挖机在桩基浇筑区域挖出所述桩基孔的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浇筑导管安装在所述桩基孔内并进行定位步骤之前,所述桩基浇筑方法还包括:将钢筋笼安装在所述桩基孔内,并通过人工辅助定位,确保所述钢筋笼的垂直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基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浇筑导管安装在所述桩基孔内并进行定位步骤包括:计算所述浇筑导管的长度并拼接所述浇筑导管的第一段;将所述第一段牵引至所述桩基孔内并拼接所述浇筑导管的第二段。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基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小红苏昌茂傅郁健刘拓益罗剑虹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川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