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35947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23:37
一种显影盒,能够包括外表面,小直径齿轮,大直径齿轮,第一齿轮,以及移动构件。小直径齿轮能够包含第一接合部,第一接合部位于小直径齿轮的圆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相较于小直径齿轮之于外表面,大直径齿轮能够定位成更远离外表面。大直径齿轮能够与小直径齿轮一同旋转。第一齿轮能够包括第二接合部,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以及至少一个突起。移动构件能够包括接触部,接触部被构造成在接触部与突起接触的状态下使移动构件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

developer cartridge

A developing box can include an outer surface, a small diameter gear, a large diameter gear, a first gear, and a moving member. The small diameter gear can contain the first joint part, and the first joint part is at least at least part of the circumference surface of the small diameter gear. Large diameter gears can be positioned far away from the outer surface, compared to the outer surface of a small diameter gear. Large diameter gears can rotate together with small diameter gears. The first gear can include second joints, the first end face, the second end face, and at least one protrusion. The movable member can include a contact portion, and the contact portion is configured to move the moving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in contact with the protrus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影盒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影盒。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显影盒能够附接到其上并且从其上拆卸。显影盒存储作为显影剂的色粉。这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确定显影盒中的色粉量是否减少或者打印纸张的数量是否超过预定量。如果确定色粉量减少或者打印纸张的数量超过预定量,图像形成设备在其显示器上显示信息以便通知用户区更换显影盒。用户借由显示器上的信息的通知而将显影盒更换为新盒。同样已知一种显影盒,该显影盒具有检测新盒的机构。当显影盒被更换,图像形成设备通过该机构的动作来检测显影盒是否是新的。用于检测新盒的机构需要被布置在一个小空间内,同时避免与传输驱动力到该机构的其他齿轮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或构造,其用于检测显影盒的信息,同时避免与传输驱动力到机构的其他齿轮之间不必要的接触。因此本公开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显影盒,其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外表面,且被构造成容纳显影剂,小直径齿轮,大直径齿轮,第一齿轮,和移动构件。小直径齿轮能够面向该外表面。小直径齿轮能够包括第一接合部,第一接合部位于小直径齿轮外圆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小直径齿轮能够绕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轴线旋转。相较于小直径齿轮之于外表面,大直径齿轮能够定位成更远离外表面。大直径齿轮能够与小直径齿轮一同绕第一轴线旋转。第一齿轮能够绕不同于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第一齿轮能够包括第二接合部,第二接合部定位在该第一齿轮的外圆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第二接合部能够被构造成与第一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接合。第一端面在轴向方向上能够面向外表面。第二端面在轴向方向上能够定位成与第一端面相对。第二端面能够定位成远离大直径齿轮。第二端面在轴向方向上能够具一部分面向大直径齿轮的一部分。相较于大直径齿轮之于外表面,第二端面能够更接近于外表面。至少一个突起能够定位在第二端面。突起的远端部能够在轴向方向上远离大直径齿轮。突起能够与第一齿轮一同旋转。当第一齿轮从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时,突起的部分旋转轨迹在轴向方向上与大直径齿轮的部分旋转轨迹重叠。移动构件相对于壳体能够在第三位置到第四位置之间移动。相较于大直径齿轮之于外表面,壳体的一部分能够更远离外表面。移动构件能够包括接触部。接触部能够定位在大直径齿轮的旋转轨迹的外侧。当第一齿轮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接触部能够与突起接触。在接触部与突起接触的状态下,接触部能够被构造成使移动构件从第三位置移动到第四位置。第二接合部能够是摩擦构件。优选地,摩擦构件能够是橡胶。优选地,第一齿轮能够包括多个突起,并且多个突起能够在旋转方向上彼此分隔。优选地,显影盒能够进一步包括齿轮罩,齿轮罩覆盖第一齿轮的至少一部分。齿轮罩能够可移动地支撑移动构件。优选地,显影盒能够进一步包括弹性构件,弹性构件被构造成将移动构件从第四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的。优选地,移动构件能够在与轴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显影盒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显影盒的齿轮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搅拌器齿轮,检测装置,以及移动构件的平面图;图4是搅拌器齿轮,检测装置,以及移动构件的侧视图;图5是根据实施例,在第一突起与接触部接触的状态下,齿轮部的截面图;图6是在第一突起与接触部接触的状态下,齿轮部的平面图;图7是齿轮部在第四位置时的截面图;图8是齿轮部在第四位置时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显影盒1,其中相同的部件和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以避免重复描述。假定显影盒处于被使用时的方位,将在整个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向上”、“向下”、“上”、“下”、“上方”、“下方”、“下面”、“右”、“左”、“前”、“后”等。使用中,显影盒1被布置成如图1所示。假定检测装置或者第三齿轮具有沿如图1,2以及4所示轴向方向也即第一轴线上延伸的旋转轴线,将在说明书中使用术语“轴向方向”。1.显影盒的构造图1示出了显影盒1的立体图。显影盒1是这样的单元,当其附接于用于电子显像的例如,激光打印机或者LED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设备时,向感光鼓供给作为显影剂的色粉。如图1所示,显影盒1包括壳体10,显影辊20以及齿轮部30。壳体10是用于容纳用于电子显像的色粉的外壳或壳体。壳体10具有第一外表面11(图2)以及与第一外表面11相对的第二外表面,齿轮部30被定位在第一外表面11上。壳体10具有大体呈正方体的形状,沿轴向方向在第一外表面11和第二外表面之间延伸。壳体10内部,配置有用于容纳色粉的色粉储存器12。壳体10包括搅拌器13,搅拌器13在色粉储存器12内沿轴向方向延伸。搅拌器13安装到稍后描述的搅拌器齿轮34上,从而搅拌器13能够以与搅拌器齿轮34一同旋转。搅拌器13的旋转搅拌色粉储存器12内部的色粉,从而减少色粉储存器12内部的色粉凝聚。显影辊20是能够绕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旋转的辊。显影辊20包括辊主体21以及辊轴22。辊主体21是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圆筒形构件。辊主体21由例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辊轴22具有沿轴向方向穿过辊主体21的基本呈圆柱形的形状。辊轴22是由具有导电率的金属或者树脂制成。辊主体21被安装到辊轴22上从而不会相对于辊轴22旋转,并且辊主体21能够和辊轴22一同旋转。顺便提及,辊轴22能够能在轴向方向上不贯穿辊主体21。例如,一对辊轴22能够独立地沿轴向方向从辊主体21的两个轴端延伸。壳体10具有色粉储存器12以及连通色粉储存器12和色粉储存器12外部的开口14。辊主体21定位在开口14从而能够在轴向方向上延伸。辊轴22在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并且第一端部安装在显影齿轮32(稍后进行描述)上从而不会相对于显影齿轮32旋转。相应地,辊轴22能够和显影齿轮32一同旋转,并且显影辊20也能够和辊轴22一同旋转。当图像形成设备被操作时,色粉被从壳体10的色粉储存器12经由未图示的供给辊供给至显影辊20的外圆周表面。色粉由供给辊和显影辊20之间的摩擦静电而充电。同时,偏压电压被施加于辊轴22,并且色粉因此由通过辊轴22施加在色粉上的摩擦静电力而被偏压至辊主体21的外圆周表面。显影盒1包括未示出的刮刀,用于通过去除多余的色粉来调节辊主体21的外圆周表面上的色粉的厚度。相应地,辊主体21的外表面在经过刮刀后,色粉具有均匀的厚度。辊主体21外圆周表面的色粉被供给至布置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感光鼓。根据感光鼓的外表面上的静电潜像将色粉转印到感光鼓上。因此,色粉对应于感光鼓的外表面上的静电潜像形成可见的色粉图像。齿轮部30被定位在壳体10的第一外表面11上。齿轮部30包括多个齿轮以及齿轮罩36,其覆盖多个齿轮的至少一部分。多个齿轮包括稍后描述的联接器311。当显影盒1被附接到图像形成设备时,驱动轴91被连接到联接器311。驱动轴91提供驱动力,并且驱动力经由齿轮部30的多个齿轮被传输到搅拌器13以及显影辊20。2.齿轮部的结构以下描述齿轮部30的结构。如图1和2所示,齿轮部30包括联接部31,显影齿轮32,空转齿轮33,搅拌器齿轮34,检测齿轮35,齿轮罩36,以及移动构件37。图1和2是齿轮部30的分解立体图。联接部31,显影齿轮32,空转齿轮33,搅拌器齿轮34以及检测齿轮35分别绕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影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表面,所述壳体被构造成容纳显影剂;小直径齿轮,所述小直径齿轮面向所述外表面,所述小直径齿轮包括第一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位于所述小直径齿轮的圆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小直径齿轮能够绕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轴线旋转;大直径齿轮,相比于所述小直径齿轮之于所述外表面,所述大直径齿轮被定位为更远离所述外表面,所述大直径齿轮与所述小直径齿轮一同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能够绕不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齿轮包含: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二接合部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圆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第二接合部被构造成与第一接合部的至少部分接合;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在所述轴向方向上面向所述外表面;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被定位为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所述第二端面被定位为远离所述大直径齿轮,所述第二端面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与所述大直径齿轮的一部分面对的一部分,相比于所述大直径齿轮之于所述外表面,所述第二端面更靠近所述外表面;和至少一个突起,所述突起位于所述第二端面上,所述突起的远端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远离所述大直径齿轮,所述突起与所述第一齿轮一同旋转,其中,当所述第一齿轮从所述第一位置旋转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突起的一部分旋转轨迹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与所述大直径齿轮的一部分旋转轨迹重叠;和移动构件,所述移动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相较于所述大直径齿轮之于所述外表面,所述壳体的一部分更远离所述外表面,所述移动构件进一步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大直径齿轮的所述旋转轨迹的外侧,当所述第一齿轮从所述第一位置旋转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突起接触,所述接触部被构造成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突起接触的状态下,使所述移动构件从所述第三位置移动到所述第四位置;其中,所述第二接合部是摩擦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28 JP 2016-0629641.一种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表面,所述壳体被构造成容纳显影剂;小直径齿轮,所述小直径齿轮面向所述外表面,所述小直径齿轮包括第一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位于所述小直径齿轮的圆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小直径齿轮能够绕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轴线旋转;大直径齿轮,相比于所述小直径齿轮之于所述外表面,所述大直径齿轮被定位为更远离所述外表面,所述大直径齿轮与所述小直径齿轮一同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能够绕不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齿轮包含: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二接合部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圆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第二接合部被构造成与第一接合部的至少部分接合;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在所述轴向方向上面向所述外表面;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被定位为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所述第二端面被定位为远离所述大直径齿轮,所述第二端面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具有与所述大直径齿轮的一部分面对的一部分,相比于所述大直径齿轮之于所述外表面,所述第二端面更靠近所述外表面;和至少一个突起,所述突起位于所述第二端面上,所述突起的远端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远离所述大直径齿轮,所述突起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口和奈阿部晃治虫贺元明深町泰生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