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粗糙脉孢菌的菌丝形态及提高纤维素酶产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3474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酶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粗糙脉孢菌的菌丝形态及提高纤维素酶产量的方法,通过控制粗糙脉孢菌孢子接种量和添加滑石粉来控制粗糙脉孢菌发酵的菌丝形态,其中,所述粗糙脉孢菌孢子接种量为2.4×10

Method of controlling mycelial morphology and improving cellulase yield of Neurospora Neurospora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nzyme fermentation, in particular to a control of Neurospora crassa hyphae morphology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yield of cellulase, mycelial morphology, controlled by Neurospora crassa spore inoculation and adding talc to control the Neurospora crassa fermentation in the Neurospora crassa spore inoculation of 2.4 * 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粗糙脉孢菌的菌丝形态及提高纤维素酶产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酶发酵
,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粗糙脉孢菌的菌丝形态及提高纤维素酶产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寻找化石燃料的新型替代品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因而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众多新型能源研究中,木质纤维素能源以其经济、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引领着生物质能研究的方向。生物质能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包括纤维素酶的产率偏低、成本偏高和酶解效率低下等。如何筛选和构建优良的木质纤维素降解微生物、提高纤维素酶的分泌效率以及提高纤维素酶的酶解效率等是目前该领域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丝状真菌因其生长成本低、酶分泌产率高已成为纤维素酶研究和生产的主要微生物,其中,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crassa)因其具有完整的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和全基因组基因敲除突变体库,以及基因改造手段丰富等优势,成为研究丝状真菌纤维素酶表达分泌和木质纤维素降解机制的优秀体系。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及工业化生产都证明,丝状真菌菌丝体的形态能显著影响纤维素酶的分泌和生产。一般来说,不同的真菌菌丝体形态对发酵液的流变性质有显著的影响,而不同的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控制粗糙脉孢菌的菌丝形态及提高纤维素酶产量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控制粗糙脉孢菌的菌丝形态及提高纤维素酶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粗糙脉孢菌孢子接种量和添加滑石粉来控制粗糙脉孢菌发酵的菌丝形态,其中,所述粗糙脉孢菌孢子接种量为2.4×10

【技术特征摘要】
1.控制粗糙脉孢菌的菌丝形态及提高纤维素酶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粗糙脉孢菌孢子接种量和添加滑石粉来控制粗糙脉孢菌发酵的菌丝形态,其中,所述粗糙脉孢菌孢子接种量为2.4×106/mL~8.9×106/mL,滑石粉的添加量为0~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粗糙脉孢菌的菌丝形态及提高纤维素酶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分生孢子的生成:将保存于硅胶颗粒上的粗糙脉孢菌FGSC1686分生孢子接种于蔗糖固体培养基斜面,30℃温度下黑暗培养3天,接着在25℃温度下,光照培养5天,生成成熟的分生孢子;步骤二、种子液的制备:向步骤一中的蔗糖固体培养基斜面加入含0.1%Tween-80的PBS缓冲液,轻轻冲洗已成熟的分生孢子,将洗下的分生孢子悬液振荡,过滤除去残留的菌丝,得到分散、均匀的孢子悬液,通过血球计数法测定孢子悬液的浓度;步骤三、摇瓶培养:将微晶纤维素、50×Vogel’s无机盐溶液,及滑石粉配置成微晶纤维滑石粉液体培养基,使滑石粉的含量为0~0.3%,对所述微晶纤维滑石粉液体培养基灭菌,将孢子悬液接种到微晶纤维滑石粉液体培养基中,使培养液中孢子终浓度达到2.4×106/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本涛韦林芳杨艳王一帆刘逸松郭仕婕张朵朵陈少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