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319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所述底壳(1)内设有风机,且所述底壳(1)上开设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3),其中,所述风机对应的所述底壳区域为凹凸起伏的波浪形结构,所述进风口(2)开设在所述波浪形结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炉进风量较大,散热性良好,解决了现有电磁炉中进风口进风量较小而导致电磁炉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Electromagnetic furna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ctromagnetic oven, comprising a bottom shell (1), wherein the bottom shell (1) is arranged in the fan, and the bottom shell (1) is arranged on the air inlet (2) and the outlet (3), wherein, the fan corresponds to the bottom shell area of wave shape concave convex surface, the air inlet (2) is arranged on the wave structure, the electromagnetic furna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nto a larger air volume, good heat dissipation, solves the problems of electromagnetic furnace inlet air flow is small due to poor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ov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炉
本技术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炉。
技术介绍
电磁炉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烹饪器具,其中,电磁炉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常用的散热方式为风冷散热,具体就是在电磁炉内设置风机进行散热,通过风机的扇叶旋转产生气流以对电磁炉内部的发热元器件散热。目前,专利(CN205655346U)公开一种电磁炉,具体公开(参见图1):该电磁炉包括盖板、底壳、设置在所述底壳内的电路板、线圈盘、风扇,所述底壳上设置有进风口23,所述风扇靠近所述进风口23设置,其中,所述底壳的侧壁的顶端设置有上出风口。在电磁炉工作时,通过进风口23进风,风机上的扇叶带动风从出风口排出,以对电磁炉底壳内的发热器件进行散热,以保证电磁炉正常工作。然而,上述电磁炉中,当进风口23直接在电磁炉的底壳上开设时,由于可开设进风口23的区域被限定,这样造成进风口23的总开口面积较小,从而使得进风口23的进风量较小,导致风机的出风量无法达到最佳出风量,电磁炉的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涉及电磁炉的进风口总开口面积较小而导致电磁炉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进风量较大的电磁炉。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内设有风机,且所述底壳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所述风机对应的所述底壳区域为凹凸起伏的波浪形结构,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波浪形结构上。通过将风机对应的底壳区域设置为凹凸起伏的波浪形结构,由于波浪形结构具有凹凸起伏的褶皱,在相同平面面积上,波浪形结构的总表面积比平面的表面积要大,那么,将进风口开设在波浪形结构上时,用于开设进风口的总面积就较大。这样,在同等条件下,波浪形结构上的进风口的总开口面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平面壳体上的进风口的总开口面积更大,进风口的总开口面积越大,进风口的进风量越大,从而使得电磁炉的散热效果较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进风量较大的电磁炉,解决了现有进风口进风量较小而导致电磁炉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可选的,所述波浪形结构是以所述风机对应的所述底壳区域的中心为圆心由内向外依次凹凸排列组成。通过以风机对应的底壳区域的中心为圆心向外辐射形成波浪形结构,增大了底壳区域用于开设进风口的总面积,实现了增大进风口的总开口面积的目的。可选的,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波浪形结构的外凸端和内凹端之间,所述进风口为长形孔,且所述长形孔的一端朝向所述外凸端,另一端朝向所述内凹端。可选的,所述进风口在所述外凸端和所述内凹端之间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外凸端和所述内凹端之间的所述进风口与相邻的所述外凸端和所述内凹端之间的所述进风口的倾斜方向相反。通过在波浪形结构的外凸端和内凹端之间倾斜设置进风口,进风口的总面积更大,增大了进风口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此外,外凸端和内凹端之间的进风口与相邻的外凸端和内凹端之间的进风口的倾斜方向相反,空气从进风口进入,阻力更小,气流更加流畅。可选的,所述进风口的最大宽度小于或等于5.5mm。通过限定进风口最大宽度小于或等于5mm,使得使用过程中避免了手指误入受到伤害以及避免了较大的杂质进入底壳的问题。可选的,所有所述外凸端的底部和所述底壳的外底部处于同一平面;所有所述内凹端的顶部处于同一平面。通过将全部外凸端设为与电磁炉底壳的外底部处于同一平面,使得底壳上的进风口与放置电磁炉的台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电磁炉风机运行过程中,有效避免了将台面上的水或者其他杂物通过进气口吸入电磁炉内部,影像风机正常运转的问题。将内凹端的顶部处于同一平面的设置方式避免了对电磁炉内部其他部件的安装位置的影响。可选的,所述外凸端与所述内凹端之间的垂直高度介于1-10mm。可选的,所述波浪形结构的圆心处为外凸端,且所述圆心处的所述外凸端为圆凸台。通过在波浪形结构的圆心处设置圆形凸台,增强了波浪形结构中心部位的连接强度。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电磁炉的开设进风口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磁炉的底壳的内部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电磁炉的底壳的外部示意图;图5是图4中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电磁炉的底壳的俯视图;图7是图6中的A-A剖面图;图8是图7中的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底壳-1;进风口-2、21、22;出风口-3;外凸端-4、41、42;内凹端-5、51、52。具体实施方式图2是本技术电磁炉的底壳的内部图;图3是图2中的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电磁炉的底壳的外部示意图;图5是图4中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电磁炉的底壳的俯视图;图7是图6中的A-A剖面图;图8是图7中的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其中,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电磁炉,包括:底壳1,底壳1内设有风机,且底壳1上开设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3,其中在电磁炉工作状态下,空气通过底壳1上的进风口2进入底壳内部,在风机的旋转作用下,空气的压力和流速不断增大,最终形成气流,通过风机的出风口吹向底壳内的发热元件,从而对发热元件进行散热,吹向发热元件的气流最终通过底壳1上的出风口3排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电磁炉还包括风扇、发热元件以及控制电路等其他部件,该些结构具体参考现有电磁炉的结构,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风机对应的底壳区域为凹凸起伏的波浪形结构,进风口2开设在波浪形结构上,如图2-图3所示,风机所对应的底壳区域具体为圆形,则该圆形区域内的底壳为波浪形结构,波浪形结构具有外凸端4和内凹端5,由于波浪形结构具有凹凸起伏的褶皱,这样在特定区域内,波浪形结构的总表面积比平面壳体的总表面积更大,因此,当在波浪形结构上开设进风口2时,可以用于开设进风口2的总面积比平面壳体的面积更大,在同等条件下,在波浪形结构上开设的进风口2的总开口面积必然比在平面壳体上开设的进风口2的总开口面积更大,进风口2的总开口面积越大,其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越大,进风口的进风量越大,从进风口2进入电磁炉壳体内的气流越多,从而使得散热效果越好,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良好的电磁炉,解决了进风口的总开口面积受平面壳体面积限制而导致进风量较少的技术问题。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风机对应的底壳区域并不限于只是圆形,也可以是长方形或者其他形状,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2可以开设为圆孔形,空气从圆孔中进入底壳1内部,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孔状结构,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波浪形结构可以为三角形波浪和/或梯形波浪,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为了减小电磁炉底壳1对气流造成的阻力,在本实施例中,波浪形结构是以风机对应的底壳区域的中心为圆心由内向外依次凹凸排列组成,其中,波浪形结构由内向外凹凸排列时,波浪形结构中包括多个外凸端4和多个内凹端5,图3中,外凸端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外凸端41和外凸端42,内凹端5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内凹端51和内凹端52,波浪形结构具体由外凸端41、内凹端51、外凸端42和内凹端52依次凹凸排列构成,其中,风机对应的底壳区域为圆形区域(如图2中的I部和图4中的II部所示),该圆形区域内,从圆心向外设置多个外凸端4和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磁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所述底壳(1)内设有风机,且所述底壳(1)上开设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对应的底壳区域为凹凸起伏的波浪形结构,所述进风口(2)开设在所述波浪形结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所述底壳(1)内设有风机,且所述底壳(1)上开设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对应的底壳区域为凹凸起伏的波浪形结构,所述进风口(2)开设在所述波浪形结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结构是以所述风机对应的所述底壳区域的中心为圆心由内向外依次凹凸排列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开设在所述波浪形结构的外凸端(4)和内凹端(5)之间,所述进风口(2)为长形孔,且所述长形孔的一端朝向所述外凸端(4),另一端朝向所述内凹端(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在所述外凸端(4)和所述内凹端(5)之间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外凸端(4)和所述内凹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勇张涛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