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式冲击夯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2679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轮式冲击夯移动装置,包括转轴,所述伸缩杆的上端与导向筒的内腔顶端之间通过缓冲弹簧连接,且伸缩杆的下端设有万向轮,最右侧的支撑杆上套接有转筒,且转筒的右端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右端连接有垂直向里的拉杆,所述伸缩杆的侧壁上端设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下侧的支撑板之间通过拉紧弹簧连接。该三轮式冲击夯移动装置,冲击夯放在挡板和支撑杆上,两侧有支撑板进行阻挡防滑,后侧有两个后轮支撑,中部则由万向轮支撑,这样受力比较平衡,手臂受力就比较小,不容易感到疲劳,运动中缓冲弹簧起到减震作用,同时,转筒与支撑杆之间可以转动,这样就会起到缓冲作用,对手部的震动不会大,更舒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轮式冲击夯移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击夯移动装置,具体为一种三轮式冲击夯移动装置,属于冲击夯移动领域。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城市建设中,经常需要将地面夯实作业,其中就使用到冲击夯设备,利用冲击夯的震动和冲击力将地面夯实。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冲击夯本身需要有足够的重量才能起到夯实地面的功效,并且一般冲击夯自身不带移动装置,所以在搬运中比较麻烦,需要其它运输设备或人工抬的方式来搬运,这样必然产生物力或人力的浪费,降低了工作效率。市场上也有辅助移动冲击夯的装置,比如公告号为CN202064357U的专利,但是,该专利中只有后端两个轮支撑,冲击夯放在支架上,人在前面拉,冲击夯用的地面一般凸凹不平,如果支架放的比较陡,那么就容易向后翻动,比较费力,如果比较平缓,手臂就比较费力,而且不平的地面对手部产生震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三轮式冲击夯移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三轮式冲击夯移动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三轮式冲击夯移动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水平向里,且转轴的前后端均转动连接有后轮,所述转轴的右端连接有前后两个右端向上翘起的支撑板,且支撑板位于两个后轮的内侧,两个支撑板的下侧之间均匀设有支撑杆,所述转轴的左端连接有向左上方翘起的挡板,其中一个支撑杆的下端中部设有向下的导向筒,且该支撑杆靠近支撑板的中部,所述导向筒的下端插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与导向筒的内腔顶端之间通过缓冲弹簧连接,且伸缩杆的下端设有万向轮,最右侧的支撑杆上套接有转筒,且转筒的右端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右端连接有垂直向里的拉杆,所述伸缩杆的侧壁上端设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下侧的支撑板之间通过拉紧弹簧连接。本技术一种三轮式冲击夯移动装置,包括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缓冲弹簧的上端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位于导向筒内,所述滑块可沿导向筒上下移动,且导向筒的侧壁上设有第一伸缩调节旋钮,所述第一伸缩调节旋钮的内端抵在滑块上。本技术一种三轮式冲击夯移动装置,包括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杆的上端套接有滑筒,且滑筒的侧壁上设有第二伸缩调节旋钮,所述拉杆固定在滑筒的右端。本技术一种三轮式冲击夯移动装置,包括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拉杆上套接有弹性橡皮层。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三轮式冲击夯移动装置,冲击夯放在挡板和支撑杆上,两侧有支撑板进行阻挡防滑,后侧有两个后轮支撑,中部则由万向轮支撑,这样受力比较平衡,手臂受力就比较小,不容易感到疲劳,运动中缓冲弹簧起到减震作用,同时,转筒与支撑杆之间可以转动,这样就会起到缓冲作用,对手部的震动不会大,更舒服。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三轮式冲击夯移动装置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三轮式冲击夯移动装置的主视图。图中:1-转轴;2-后轮;3-支撑板;4-支撑杆;5-挡板;6-导向筒;7-伸缩杆;8-缓冲弹簧;9-万向轮;10-转筒;11-连杆;12-拉杆;13-连接块;14-拉紧弹簧;15-滑块;16-第一伸缩调节旋钮;17-滑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三轮式冲击夯移动装置,包括转轴1,转轴1水平向里,且转轴1的前后端均转动连接有后轮2,转轴1的右端连接有前后两个右端向上翘起的支撑板3,且支撑板3位于两个后轮2的内侧,两个支撑板3的下侧之间均匀设有支撑杆4,冲击夯放到挡板5和支撑杆4上,支撑杆4靠近支撑板3的下侧,这样支撑板3就能起到阻挡作用,防止往两侧滑,支撑杆4起到支撑杆连接作用,转轴1的左端连接有向左上方翘起的挡板5,其中一个支撑杆4的下端中部设有向下的导向筒6,且该支撑杆4靠近支撑板3的中部,太靠左容易向右侧翻,太靠右使用不方便,导向筒6的下端插接有伸缩杆7,伸缩杆7的上端与导向筒6的内腔顶端之间通过缓冲弹簧8连接。缓冲弹簧8的上端连接有滑块15,且滑块15位于导向筒6内,滑块15可沿导向筒6上下移动,且导向筒6的侧壁上设有第一伸缩调节旋钮16,第一伸缩调节旋钮16的内端抵在滑块15上,这样通过调节滑块15的位置,来调节万向轮9的伸出从长度,以此来调节冲击夯的放置倾斜度,且伸缩杆7的下端设有万向轮9,最右侧的支撑杆4上套接有转筒10,且转筒10的右端连接有连杆11,连杆11的右端连接有垂直向里的拉杆12,连杆11的上端套接有滑筒17,且滑筒17的侧壁上设有第二伸缩调节旋钮,拉杆12固定在滑筒17的右端,调节拉杆12的伸出长度,适应不同个头的人使用,拉杆12上套接有弹性橡皮层,防止磨手,伸缩杆7的侧壁上端设有连接块13,且连接块13与下侧的支撑板3之间通过拉紧弹簧14连接。本技术工作流程和优点:该三轮式冲击夯移动装置,冲击夯放在挡板5和支撑杆4上,两侧有支撑板3进行阻挡防滑,后侧有两个后轮2支撑,中部则由万向轮9支撑,这样受力比较平衡,手臂受力就比较小,不容易感到疲劳,运动中缓冲弹簧8起到减震作用,同时,转筒10与支撑杆4之间可以转动,这样就会起到缓冲作用,对手部的震动不会大,更舒服。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三轮式冲击夯移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轮式冲击夯移动装置,包括转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水平向里,且转轴(1)的前后端均转动连接有后轮(2),所述转轴(1)的右端连接有前后两个右端向上翘起的支撑板(3),且支撑板(3)位于两个后轮(2)的内侧,两个支撑板(3)的下侧之间均匀设有支撑杆(4),所述转轴(1)的左端连接有向左上方翘起的挡板(5),其中一个支撑杆(4)的下端中部设有向下的导向筒(6),且该支撑杆(4)靠近支撑板(3)的中部,所述导向筒(6)的下端插接有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上端与导向筒(6)的内腔顶端之间通过缓冲弹簧(8)连接,且伸缩杆(7)的下端设有万向轮(9),最右侧的支撑杆(4)上套接有转筒(10),且转筒(10)的右端连接有连杆(11),所述连杆(11)的右端连接有垂直向里的拉杆(12),所述伸缩杆(7)的侧壁上端设有连接块(13),且连接块(13)与下侧的支撑板(3)之间通过拉紧弹簧(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轮式冲击夯移动装置,包括转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水平向里,且转轴(1)的前后端均转动连接有后轮(2),所述转轴(1)的右端连接有前后两个右端向上翘起的支撑板(3),且支撑板(3)位于两个后轮(2)的内侧,两个支撑板(3)的下侧之间均匀设有支撑杆(4),所述转轴(1)的左端连接有向左上方翘起的挡板(5),其中一个支撑杆(4)的下端中部设有向下的导向筒(6),且该支撑杆(4)靠近支撑板(3)的中部,所述导向筒(6)的下端插接有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上端与导向筒(6)的内腔顶端之间通过缓冲弹簧(8)连接,且伸缩杆(7)的下端设有万向轮(9),最右侧的支撑杆(4)上套接有转筒(10),且转筒(10)的右端连接有连杆(11),所述连杆(11)的右端连接有垂直向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祥令徐志伟刘辉鲍英基黄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