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辊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346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辊车,包括滑车、支撑架及抓头装置,滑车一端纵向地设有第一齿轮滑轨及第一导槽滑轨,形成固定导轨组,固定导轨组以供安装抓头装置,支撑架可滑动地安装在滑车上,支撑架包括底架及形成在底架两侧的存辊架,每一存辊架相对侧顶端设置有支撑凸起,用以承载辊体,每一存辊架相对侧底端形成有边侧导轨组,抓头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且可相对机架上下滑动的换辊抓头机构,通过滑动所述支撑架使得两存辊架的边侧导轨组可选择性地与固定导轨组相对准,以供抓头装置滑入至一侧的边侧导轨组或另一侧边侧导轨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换辊车可快速更换辊体,提高换辊效率。

Roll changing ca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oll changing carriage, including pulley, frame and head scratching device, one end of the pulle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ear slide longitudinally and the first guide rail, forming fixed rail group, a fixed guide rail for mounting group head scratching device supporting frame is slidably mounted on the pulley, the supporting frame comprises a frame and a deposit formed in the bottom frame on both sides of the roller, roller frame opposite sid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every supporting bulge, for bearing roller body, a roller frame deposit opposite side bottom has a side rail group, head scratching device comprises a rack and rack mounted relative to the frame and roll and head scratching mechanism slide, frame side rail group makes two deposit roller frame can be selectively and relatively fixed rail group supported by the quasi sliding, for head scratching device to slide into the side of the side rails or the other side of the side rail group group. The roll changing ca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change the roll body quickly, and improve the roll chang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辊车
本技术涉及不锈钢轧制生产线的换辊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换辊车。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轧制钢板的效率,在轧制生产线上,轧制钢板的工作辊以及中间辊使用过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辊体进行维修或更换,当前的换辊机构更换辊体的换辊效率低,尤其对并排设置的辊体,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本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换辊效率的换辊车。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换辊车,包括滑车、支撑架以及抓头装置,滑车上横向平行地设有两条导轨,滑车的一端纵向地设有第一齿轮滑轨以及第一导槽滑轨,形成固定导轨组,与两条导轨呈T形连接,固定导轨组以供安装抓头装置,支撑架可滑动地安装在滑车的两条导轨上,支撑架包括底架以及形成在底架两侧的存辊架,每一存辊架相对侧顶端设置有支撑凸起,用以承载辊体,每一存辊架相对侧底端形成有边侧导轨组,抓头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且可相对机架上下滑动的换辊抓头机构,通过滑动所述支撑架使得两存辊架的边侧导轨组可选择性地与固定导轨组相对准,以供抓头装置滑入至一侧的边侧导轨组或另一侧边侧导轨组。进一步的,所述抓头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内用以驱使抓头装置相对存辊架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机架包括底板,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底板上的驱动电机、安装在驱动电机主轴上的主动轮以及与主动轮配合的从动轮,主动轮置于底板下部,与从动轮相互啮合,从动轮与滑车上的第一齿轮滑轨相啮合。进一步的,所述换辊抓头机构包括主体臂、设置在主体臂一端的抓头结构以及形成在主体臂另一端的滑动板,驱动器包括主体缸以及与主体缸上的伸缩杆末端铰接的连接臂,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滑动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抓头结构包括呈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件,每一夹持件包括托架、连接在托架上且可相对托架转动的压扣以及安装在托架内用以驱使压扣沿托架转动的驱动件,托架安装在主体臂的一端,所述托架外侧形成有卡持体。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包括长立杆,所述长立杆的两端安装有两条轨道,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滑轨,滑轨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安装在轨道上。进一步的,所述压扣安装在托架的顶面,压扣的中部通过一销轴连接在托架上,使得压扣的前端与后端可绕销轴摆转,压扣一端形成有抵持凸起,驱动件的伸缩端与压扣的另一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器的主体缸固设在两长立杆之间,所述主体缸的活塞杆末端铰接有连接臂,所述长立杆上开设有升降导向孔,所述连接杆穿过升降导向孔,并与滑动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板一侧的中部设有指示杆,指示杆指示长立杆外周侧面上的刻度。进一步的,所述抓头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外侧用以与滑车上的第一导槽滑轨配合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固定在机架中底板的侧部,导向块一侧形成有导向凸起,导向凸起置于滑车的第一导槽滑轨的导向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换辊车通过设置可横向移动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三组轨道,且每组轨道可与承载架上的一组固定轨道对位,便于对旧辊的存放以及新辊的拿取,实现快速地更换工作辊或中间辊,提高换辊效率,进而提高轧制钢板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换辊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换辊车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换辊车的抓头装置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换辊车的抓头装置的左视图;图5是图3中I部的放大结构图;图6是图3中II部的放大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换辊车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一种换辊车,用以钢带加工线上的辊体,如工作辊、中间辊等。换辊车包括滑车100、安装在滑车100上且可相对滑车100横向运动(即在水平面上与滑车100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支撑架200以及设置在滑车100上且可相对支撑架200纵向运动的抓头装置300。滑车100下部设有若干滚轮102,滚轮102对应地设置在路轨上,以通过一驱动装置(图未示)驱动使滑车100在路轨上运动,接近钢带加工线,抓头装置300靠近辊体,可抓取钢带加工线轧压设备上的辊体,将辊体抽出进行更换。滑车100上形成有滑车板体101,滑车板体101上平行地设有两条导轨1011,两条导轨1011横向设置,与滑车100的运动方向垂直,两条导轨1011上安装有所述支撑架200,支撑架200可沿滑车100上的两条导轨1011滑动。滑车100的一端形成为承载架,承载架上固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齿轮滑轨103以及第一导槽滑轨104,第一齿轮滑轨103与第一导槽滑轨104平行地延伸至近邻的所述导轨1011的一侧,与导轨1011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齿轮滑轨103以及第一导槽滑轨104配合形成为滑车100上的固定导轨组,用以安装抓头装置300,固定导轨组与二导轨1011呈T型连接,抓头装置300可在固定导轨组上滑动。支撑架200安装在滑车100的两条导轨1011上,且可在两条导轨1011上运动,支撑架200上安装有传感器(图未示),以控制支撑架200在两条导轨1011上的滑动行程。支撑架200一侧设有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支撑架200在导轨1011上滑动,如此可便于实现对并排设置在钢带加工线轧压设备上的辊体分别对位。支撑架200包括底架201以及形成在底架201上两侧的存辊架202。底架201下部开设有与导轨1011配合的滑槽。每一存辊架202包括沿纵向平行设置的内支架2021与外支架2022,外支架2022邻近底架201的外侧,内支架2021邻近底架201的中心侧,两内支架2021之间具有间隙,每一存辊架202的内支架2021与外支架2022之间具有间隙,两内支架2021之间的间隙与每一存辊架202的内支架2021和外支架2022之间的间隙宽度相同。每一存辊架202的内支架2021与外支架2022之间的相对侧顶端设置有支撑凸起2023,用以承载辊体。底架201上两内支架2021的相对侧相对地设有第二齿轮滑轨204与第二导槽滑轨205,形成为支撑架200的中间导轨组,中间导轨组用以供抓头装置300滑动。第二齿轮滑轨204的齿槽与第一齿轮滑轨103的齿槽的齿宽相同,以在第一齿轮滑轨103与第二齿轮滑轨204对接后,抓头装置300从滑车100的第一齿轮滑轨103与第一导槽滑轨104之间滑动至支撑架200的第二齿轮滑轨204与第二导槽滑轨205之间。请结合参阅图1、3,抓头装置300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车100承载架上的固定导轨组上。抓头装置300包括机架10、安装在机架10上且可相对机架10上下滑动的换辊抓头机构20、驱使换辊抓头机构20上下运动的驱动器30、安装在机架10内用以驱使抓头装置300运动的驱动组件40。机架10包括底板12以及平行设置在底板12上的一对支撑架。每一支撑架包括长立杆13、短立杆14以及连接在长立杆13与短立杆14顶端的连接杆15。长立杆13位于邻近支撑架200的一侧,短立杆14位于远离支撑架200的一侧。长立杆13上朝向支撑架200的一侧安装有轨道11,用以配合换辊抓头机构20,以供换辊抓头机构20沿轨道11在机架10上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辊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辊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车(100)、支撑架(200)以及抓头装置(300),滑车(100)上横向平行地设有两条导轨(1011),滑车(100)的一端纵向地设有第一齿轮滑轨(103)以及第一导槽滑轨(104),形成固定导轨组,与两条导轨(1011)呈T形连接,固定导轨组以供安装抓头装置(300),支撑架(200)可滑动地安装在滑车(100)的两条导轨(1011)上,支撑架(200)包括底架(201)以及形成在底架(201)两侧的存辊架(202),每一存辊架(202)相对侧顶端设置有支撑凸起(2023),用以承载辊体,每一存辊架(202)相对侧底端形成有边侧导轨组,抓头装置(300)包括机架(10)以及安装在机架(10)上且可相对机架(10)上下滑动的换辊抓头机构(20),通过滑动所述支撑架(200)使得两存辊架(202)的边侧导轨组可选择性地与固定导轨组相对准,以供抓头装置(300)滑入至一侧的边侧导轨组或另一侧边侧导轨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辊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车(100)、支撑架(200)以及抓头装置(300),滑车(100)上横向平行地设有两条导轨(1011),滑车(100)的一端纵向地设有第一齿轮滑轨(103)以及第一导槽滑轨(104),形成固定导轨组,与两条导轨(1011)呈T形连接,固定导轨组以供安装抓头装置(300),支撑架(200)可滑动地安装在滑车(100)的两条导轨(1011)上,支撑架(200)包括底架(201)以及形成在底架(201)两侧的存辊架(202),每一存辊架(202)相对侧顶端设置有支撑凸起(2023),用以承载辊体,每一存辊架(202)相对侧底端形成有边侧导轨组,抓头装置(300)包括机架(10)以及安装在机架(10)上且可相对机架(10)上下滑动的换辊抓头机构(20),通过滑动所述支撑架(200)使得两存辊架(202)的边侧导轨组可选择性地与固定导轨组相对准,以供抓头装置(300)滑入至一侧的边侧导轨组或另一侧边侧导轨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头装置(300)包括安装在机架(10)内用以驱使抓头装置(300)相对存辊架(202)运动的驱动组件(40),机架(10)包括底板(12),驱动组件(40)包括安装在底板(12)上的驱动电机(41)、安装在驱动电机(41)主轴上的主动轮以及与主动轮配合的从动轮(42),主动轮置于底板(12)下部,与从动轮(42)相互啮合,从动轮(42)与滑车(100)上的第一齿轮滑轨(103)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辊抓头机构(20)包括主体臂(21)、设置在主体臂(21)一端的抓头结构以及形成在主体臂(21)另一端的滑动板(23),驱动器(30)包括主体缸以及与主体缸上的伸缩杆末端铰接的连接臂(232),连接臂(232)的另一端与滑动板(2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辊车,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继乔胡军朱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宏旺实业有限公司宏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