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回转长距自动收集卸载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213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8:5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全回转长距自动收集卸载船,包括依次安装于船体的前舱、中舱与后舱,还包括安装于甲板上的移动平台、安装于船体尾部的支撑装置、安装于船体尾部的推进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容量大且调头方便,能够实现长距卸载,解决了很多水库库区或河道码头因坡长或斜坡,全自动垃圾打捞船不能直接将垃圾输送上岸的难题。

Fully rotary long distance automatic collection unloading ship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tary long distance automatic collection unloading ship, including in turn mounted on the hull of the front cabin, cabin and rear cabin, are installed on the deck of the mobile platform, installed in the tail of ship supporting device, installed in the tail of ship propuls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capacity and convenient U-turn, and can realize long distance unloading,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automatic garbage salvage ship can not directly transport garbage to the shore due to the slope length or the slope of many reservoir areas or river pi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回转长距自动收集卸载船
本申请涉及一种保洁船,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回转长距自动收集卸载船。
技术介绍
现有的保洁船大多容量较小,而且调头困难,需要开阔水域才能调头,十分不方便,且卸载距离通常只有2~3米,比如很多水库库区或河道码头因坡长或斜坡,全自动垃圾打捞船不能直接将垃圾输送上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量大且调头方便,卸货距离达8~10米的保洁船,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回转长距自动收集卸载船,包括依次安装于船体的前舱、中舱与后舱,所述前舱包括一收集面板,所述收集面板可翻转安装于船头,所述收集面板表面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收集面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还包括安装于甲板上的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沿船体延伸方向移动,所述中舱包括第一车厢,所述第一车厢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平台上表面,所述第一车厢表面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车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车厢靠近所述收集面板的一端位于所述收集面板的下方,所述后舱包括第二车厢,所述第二车厢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平台上表面,所述第二车厢表面设置有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二车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二车厢靠近所述第一车厢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车厢的下方,所述第二车厢可翻转安装于所述移动平台,还包括安装于船体尾部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船体尾部两侧的支撑腿,还包括安装于船体尾部的推进系统,所述推进系统包括对称设置于船尾底部两侧的螺旋桨,所述螺旋桨可升降安装于船尾底部。优选的,在上述的全回转长距自动收集卸载船中,还包括第一液压泵,所述第一液压泵一端固定安装于船头,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收集面板。优选的,在上述的全回转长距自动收集卸载船中,还包括第二液压泵,所述第二液压泵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平台,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车厢。优选的,在上述的全回转长距自动收集卸载船中,所述支撑腿翻转安装于船尾,还包括第三液压泵,所述第三液压泵一端固定安装于船尾底部,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腿。优选的,在上述的全回转长距自动收集卸载船中,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表面分别设置有滤水孔。优选的,在上述的全回转长距自动收集卸载船中,所述移动平台底部设置有滚轮,船体甲板上设置有配合所述滚轮的滑轨。优选的,在上述的全回转长距自动收集卸载船中,还包括驾驶室,所述驾驶室形成于所述中舱上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前舱将收集面板翻转入水,通过第一传送带将水中垃圾收集起来,移动平台移动,固定于移动平台上方的中舱与后舱随之移动,中舱靠近前舱的一端位于前舱的下方,这就可以将前舱收集的垃圾储存起来,储存一部分后可以通过第二传送带往后输送一点,然后中舱可以继续储存,当中舱整体已经收集满时,因为后舱靠近中舱的一端位于中舱的下方,可以将中舱的垃圾传送至后舱,方法一致,当中舱与后舱都已经收集满载时,将船靠岸,后部支撑腿支撑在岸边,移动平台将中舱与后舱整体往后移动,使后舱最大范围的伸出船舷,便于长距靠岸卸载,通过表面的传送带将垃圾卸载至收集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在于:1、中舱与后舱同为存储舱,大大增加了容量,两者均安装于移动平台上,移动平台根据作业需要通过滑轨在甲板上移动;2、收集作业时,移动平台移动至前舱尾端,中舱位于前舱的一端位于前舱的下方,收集垃圾由前舱进入中舱,实现无缝衔接;非作业时间,前舱翻转起来,不进入水面,减轻阻力;3、卸载作业时,移动平台移动至最尾端,使后舱最大程度伸出船舷,便于长距靠岸卸载,经试验,最大卸载距离可达8米;4、卸载作业时,启动船尾支撑腿,将船支撑于岸边,提高整船稳定性;5、通过设置在船尾底部两侧的全回转螺旋桨,单独控制螺旋桨即可实现船只在狭窄水域也能自由转弯,同时螺旋桨可升降设置,便于清理螺旋桨上的缠绕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全回转长距自动收集卸载船收集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全回转长距自动收集卸载船卸载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图1-2所示,全回转长距自动收集卸载船,包括依次安装于船体的前舱100、中舱200与后舱300,前舱100包括一收集面板110,收集面板110可翻转安装于船头,收集面板110表面设置有第一传送带120,收集面板110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130,还包括安装于甲板上的移动平台400,移动平台400沿船体延伸方向移动,中舱200包括第一车厢210,第一车厢210固定安装于移动平台400上表面,第一车厢210表面设置有第二传送带220,第一车厢210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挡板230,第一车厢210靠近收集面板110的一端位于收集面板110的下方,后舱300包括第二车厢310,第二车厢310固定安装于移动平台400上表面,第二车厢310表面设置有第三传送带320,第二车厢310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挡板330,第二车厢310靠近第一车厢210的一端位于第一车厢210的下方,第二车厢310可翻转安装于移动平台400,还包括安装于船体尾部的支撑装置500,支撑装置500包括对称设置于船体尾部两侧的支撑腿510,还包括安装于船体尾部的推进系统600,推进系统600包括对称设置于船尾底部两侧的螺旋桨610,螺旋桨610可升降安装于船尾底部。前舱将收集面板翻转入水,通过第一传送带将水中垃圾收集起来,移动平台移动,固定于移动平台上方的中舱与后舱随之移动,中舱靠近前舱的一端位于前舱的下方,这就可以将前舱收集的垃圾储存起来,储存一部分后可以通过第二传送带往后输送一点,然后中舱可以继续储存,当中舱整体已经收集满时,因为后舱靠近中舱的一端位于中舱的下方,可以将中舱的垃圾卸载至后舱,方法一致,当中舱与后舱都已经收集满载时,将船靠岸,后部支撑腿支撑在岸边,移动平台将中舱与后舱整体往后移动,使后舱最大范围的伸出船舷,便于长距靠岸卸载,通过表面的传送带将垃圾卸载至岸上存储点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液压泵140,第一液压泵140一端固定安装于船头,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收集面板110。还包括第二液压泵340,第二液压泵340一端固定安装于移动平台400,另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二车厢310。支撑腿510翻转安装于船尾,还包括第三液压泵520,第三液压泵520一端固定安装于船尾底部,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支撑腿510。三个液压泵分别驱动前舱、后舱、支撑腿的转动,可以实现前舱在收集时入水,非收集时离开水面降低阻力;实现后舱收集时储存,卸载时延伸收集处;实现支撑腿非卸载时收拢,卸载时支撑于岸边,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回转长距自动收集卸载船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回转长距自动收集卸载船,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安装于船体的前舱、中舱与后舱,所述前舱包括一收集面板,所述收集面板可翻转安装于船头,所述收集面板表面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收集面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还包括安装于甲板上的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沿船体延伸方向移动,所述中舱包括第一车厢,所述第一车厢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平台上表面,所述第一车厢表面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车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车厢靠近所述收集面板的一端位于所述收集面板的下方,所述后舱包括第二车厢,所述第二车厢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平台上表面,所述第二车厢表面设置有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二车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二车厢靠近所述第一车厢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车厢的下方,所述第二车厢可翻转安装于所述移动平台,还包括安装于船体尾部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船体尾部两侧的支撑腿,还包括安装于船体尾部的推进系统,所述推进系统包括对称设置于船尾底部两侧的螺旋桨,所述螺旋桨可升降安装于船尾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回转长距自动收集卸载船,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安装于船体的前舱、中舱与后舱,所述前舱包括一收集面板,所述收集面板可翻转安装于船头,所述收集面板表面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收集面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还包括安装于甲板上的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沿船体延伸方向移动,所述中舱包括第一车厢,所述第一车厢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平台上表面,所述第一车厢表面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车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车厢靠近所述收集面板的一端位于所述收集面板的下方,所述后舱包括第二车厢,所述第二车厢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平台上表面,所述第二车厢表面设置有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二车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二车厢靠近所述第一车厢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车厢的下方,所述第二车厢可翻转安装于所述移动平台,还包括安装于船体尾部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船体尾部两侧的支撑腿,还包括安装于船体尾部的推进系统,所述推进系统包括对称设置于船尾底部两侧的螺旋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平徐海峰刘洪波杨红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康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