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谈辉辉专利>正文

一种立式油气分离用压力容器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1805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6:06
一种立式油气分离用压力容器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挡油筒,所述挡油筒与进气油管贯通连接,所述挡油筒内腔上部设有分离伞,所述分离伞包括两层呈上下间隔排布的伞状分离盖构成,所述分离伞下部设有散油帽,所述散油帽位于所述挡油筒底端部,所述散油帽下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外边缘与所述罐体内腔壁贴合,所述隔板外边缘上设有一空腔口,所述隔板中心处设有出油槽,所述出油槽下端对应连接出油管,所述隔板下部设有水包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计,结合分离伞具有二次分离作用,提高了整体的油气分离效果,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油气分离效果好的特点。

A vertical pressure vessel for separating oil and gas

The vertical separation of oil and gas with the pressure container, comprising a tank,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ear oil cylinder, the oil cylinder and the intake pipe block is connected, the oil retain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eparating umbrella umbrella comprises two layers are separated under the umbrella cover separation interval arrangement, the the separation of the umbrella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dispersed oil cap, the bulk oil cap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oil baffle, the bulk oil cap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partition, the external edge of the baffl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tank fitting, the external edge of the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a hollow cavity, wherein the separator is arranged at the center of a the oil tank, the oil tank is conne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outlet,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area. By optimizing the design and combining the separating umbrella with two separation functions, the overall oil and gas separation effect is improved, and the structure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the oil and gas separation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油气分离用压力容器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容器罐
,特别涉及一种立式油气分离用压力容器罐。
技术介绍
油气分离用压力容器罐主要适用于油气分离使用,使得油气混合物完成油气两相分离,使其气中少带液,液中少带气。油气分离用压力容器罐依据重力分离通常分为立式结构和卧式结构,然而卧式结构因其通常占用面积大,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传统的立式结构的重力分离设备,其结构通常包括进油管、罐体和挡油筒,挡油筒与进气油管贯通连接,利用挡油筒内设置散油帽从而完成油气分离,然而其油气分离效果较差,不具备二次分离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油气分离用压力容器罐,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油气分离效果好的特点,特别是具有二次分离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立式油气分离用压力容器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挡油筒,所述挡油筒与进气油管贯通连接,所述挡油筒内腔上部设有分离伞,所述分离伞包括两层呈上下间隔排布的伞状分离盖构成,所述分离伞下部设有散油帽,所述散油帽位于所述挡油筒底端部,所述散油帽下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外边缘与所述罐体内腔壁贴合,所述隔板外边缘上设有空腔口,所述隔板中心处设有出油槽,所述出油槽下端对应连接出油管,所述隔板下部设有水包区。所述罐体上端设有上盖法兰,所述上盖法兰上端固定连接上盖板。挡油筒上端面与所述上盖法兰焊接固定。所述上盖板上设有安全阀接口和出气管接口。两层所述伞状分离盖分别为上伞状分离盖和下伞状分离盖,所述下伞状分离盖中心处设有一排气空腔,所述上伞状分离盖位于所述排气空腔正上端,所述上伞状分离盖与所述下伞状分离盖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杆。所述下伞状分离盖上排布设有若干集油孔,所述集油孔呈沙漏形结构。上伞状分离盖下表面上设有若干导油筋,若干所述导油筋由中心呈外边缘呈辐射状排布。所述水包区由大水包区和小水包区构成,所述小水包区位于所述大水包区底端一侧。所述小水包区内设有一隔水板,所述小水包区一端上端与所述大水包区呈贯通,另一端与控水阀接口连接。所述小水包区通过所述隔水板隔离形成“U”水路。本专利技术通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计,结合分离伞具有二次分离作用,提高了整体的油气分离效果,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油气分离效果好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伞状分离盖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导油筋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下伞状分离盖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集油孔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隔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罐体;2、挡油筒;21、分离伞;211、上伞状分离盖;212、支撑杆;213、下伞状分离盖;214、排气空腔;215、导油筋;216、集油孔;3、进气油管;4、隔板;41、出油槽;42、空腔口;5、水包区;51、小水包区;511、隔水板;52、大水包区;6、控水阀接口;7、上盖板;71、安全阀接口;72、出气管接口;8、上盖法兰;9、出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立式油气分离用压力容器罐,包括罐体1,罐体1内设有挡油筒2,挡油筒2与进气油管3贯通连接,其与挡油筒2内腔直接贯通连接,方便完成油气混合物的输入,挡油筒2用于储存油气混合物从并使得其分离,挡油筒2内腔上部设有分离伞21,分离伞21用于起到二次分离作用,分离伞21包括两层呈上下间隔排布的伞状分离盖构成,分离伞21下部设有散油帽22,散油帽22位于挡油筒2底端部,散油帽22用于将油气混合物进行分离,还可以稳定液面,散油帽22下部设有隔板4,隔板4外边缘与罐体1内腔壁贴合,隔板4外边缘上设有空腔口42,隔板4可以为平板面结构,或者其隔板4外边缘逐渐向内呈倾斜向下结构,其倾斜角不大于1°,方便油体向中心聚集,隔板4中心处设有出油槽41,出油槽41下端对应连接出油管9,出油管9用于油体的排出,其焊接在隔板4内的出油槽41上,内部与隔板4上部空腔贯通,隔板4下部设有水包区5,隔板4位于油水界面处,其空腔口42为上下贯通,上面为油体,下面为水体。依据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油气混合物进入挡油筒2内部后,油气混合物喷洒在散油帽22上使得油气完成分离,其扩散后的油体依据重力沿散油帽22上侧壁下滑到底部集聚在隔板4上部,利用出油管9排出;同时,气体因密度小而上升,优化设计分离伞21结构,将上升的气体气流方向改变,从而可以将气体内的小油滴粘附在分离伞21表面上,从而聚集后滴落。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罐体1上端设有上盖法兰8,上盖法兰8上端固定连接上盖板7,挡油筒3上端面与上盖法兰8焊接固定,上盖板7上设有安全阀接口71和出气管接口72,安全阀接口71用于安装安全阀,可以保护罐体1,避免防止内部压力过高导致破坏整体,出气管接口72用于对接出气管,方便脱油后气体的排放,同时还可以完成气体的计量记录。进一步,本专利技术两层伞状分离盖分别为上伞状分离盖211和下伞状分离盖213,下伞状分离盖213中心处设有一排气空腔214,上伞状分离盖211位于排气空腔214正上端,上伞状分离盖211与下伞状分离盖213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杆212,下伞状分离盖213上排布设有若干集油孔216,集油孔216呈沙漏形结构,大孔端分别位于下伞状分离盖213上下两个表面上,小孔端位于下伞状分离盖213中间端,上伞状分离盖211下表面上设有若干导油筋215,若干导油筋215由中心呈外边缘呈辐射状排布,优化分离伞整体结构,有利于提高二次分离效果,气体首先接触下伞状分离盖213,完成与下表面的接触,同时通过中心处的排气空腔214向上分离,结合设计上伞状分离盖211完成将气体进行分流,增加气体的滞留时间,同时便于气体内小油滴的吸附,上伞状分离盖211内设计导油筋215便于小油滴聚集,下伞状分离盖213上排布若干集油孔216,优化采用沙漏形结构,便于油滴的聚集,从而提高整体的二次分离效果。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水包区5由大水包区52和小水包区51构成,小水包区51位于大水包区52底端一侧,小水包区51内设有一隔水板511,小水包区51一端上端与大水包区52呈贯通,另一端与控水阀接口6连接,控水阀接口6便于水量的增加或抽离,小水包区51通过隔水板511隔离形成“U”水路,利用隔水板511设计结构,提高水量增加时水流的稳定性,便于水流缓冲。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计,结合分离伞具有二次分离作用,提高了整体的油气分离效果,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油气分离效果好的特点。由技术常识可知,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专利技术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立式油气分离用压力容器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油气分离用压力容器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挡油筒,所述挡油筒与进气油管贯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筒内腔上部设有分离伞,所述分离伞包括两层呈上下间隔排布的伞状分离盖构成,所述分离伞下部设有散油帽,所述散油帽位于所述挡油筒底端部,所述散油帽下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外边缘与所述罐体内腔壁贴合,所述隔板外边缘上设有空腔口,所述隔板中心处设有出油槽,所述出油槽下端对应连接出油管,所述隔板下部设有水包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油气分离用压力容器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挡油筒,所述挡油筒与进气油管贯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筒内腔上部设有分离伞,所述分离伞包括两层呈上下间隔排布的伞状分离盖构成,所述分离伞下部设有散油帽,所述散油帽位于所述挡油筒底端部,所述散油帽下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外边缘与所述罐体内腔壁贴合,所述隔板外边缘上设有空腔口,所述隔板中心处设有出油槽,所述出油槽下端对应连接出油管,所述隔板下部设有水包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油气分离用压力容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端设有上盖法兰,所述上盖法兰上端固定连接上盖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油气分离用压力容器罐,其特征在于:挡油筒上端面与所述上盖法兰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油气分离用压力容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上设有安全阀接口和出气管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油气分离用压力容器罐,其特征在于:两层所述伞状分离盖分别为上伞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辉辉沈峰敏陈偲许斌
申请(专利权)人:谈辉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