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162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所述外用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桑寄生10~18g、大青叶10~18g、羌活10~28g、川芎5~15g、鸡血藤10~18g、赤芍5~15g、乌梅6~12g、红花5~12g、血竭1~3g、丹参8~18g、白芍6~18g、制川乌2~4g、杜仲15~28g、制草乌2~4g、独活3~15g、牛膝15~30g、当归8~18g、桂枝3~12g、乌药3~12g、没药5~20g、乳香5~18g;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

External use medicine for treating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cording to a treatment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topical drug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the topical medicine components and quality ratio are as follows: Loranthaceae 10 ~ 18G, 10 ~ 18G, folium Qianghuo 10 ~ 28g, Chuanxiong 5 ~ 15g, 10 ~ 18G, Radix Paeoniae Rubra Caulis Spatholobi 5 ~ 15g, 6 ~ 12g, safflower ebony 5 ~ 12g, 1 ~ 3G, Salvia Resina Draconis 8 ~ 18G, 6 ~ 18G, Radix Paeoniae Radix Aconiti Preparata 2 ~ 4G, 15 ~ 28g, Eucommia kusnezoffii 2 ~ 4G, 3 ~ 15g, Angelica Niuxi 15 ~ 30g angelica, cassia twig of 8 ~ 18G, 3 ~ 12g, 3 ~ 12g, Lindera myrrh frankincense 5 ~ 20g, 5 ~ 18G; the medicin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a good prescri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特别是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使用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技术介绍
据有关资料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状。腰椎间盘突出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占95%以上。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上述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现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以解决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腰椎间盘突出。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桑寄生10~18g、大青叶10~18g、羌活10~28g、川芎5~15g、鸡血藤10~18g、赤芍5~15g、乌梅6~12g、红花5~12g、血竭1~3g、丹参8~18g、白芍6~18g、制川乌2~4g、杜仲15~28g、制草乌2~4g、独活3~15g、牛膝15~30g、当归8~18g、桂枝3~12g、乌药3~12g、没药5~20g、乳香5~18g。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桑寄生11~16g、大青叶11~16g、羌活11~25g、川芎6~13g、鸡血藤11~16g、赤芍6~13g、乌梅7~11g、红花6~11g、血竭1.5~2.5g、丹参9~16g、白芍7~16g、制川乌2.5~3.5g、杜仲17~25g、制草乌2.5~3.5g、独活4~13g、牛膝17~26g、当归9~16g、桂枝4~11g、乌药4~11g、没药6~17g、乳香6~16g。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外用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桑寄生15g、大青叶15g、羌活22g、川芎12g、鸡血藤15g、赤芍12g、乌梅10g、红花10g、血竭2g、丹参14g、白芍14g、制川乌3g、杜仲22g、制草乌3g、独活12g、牛膝23g、当归15g、桂枝10g、乌药10g、没药15g、乳香15g。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磨成2.5mm~3.0mm的颗粒状待用;B、①将研磨好的颗粒状药物装入纱袋中,制备成干药袋;②将纱袋放入净水中浸泡50分钟;③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锅内,注入过药100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煎煮45分钟,滤取药液;④药渣中再次注入过药90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煎煮40分钟,二次混合即得中药液1500毫升备用。一种上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成品中药液盛装到大浴盆内,进行自动加热,待温度达到人体适宜温度时,以药液浸泡至腰部为准,同时用手按揉腰部20~25分钟,每日用药一剂,浸泡腰部1~2次,12天为一疗程,治疗3~5个疗程,症状逐渐减轻或痊愈。本专利技术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专利技术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桑寄生,性味:苦、甘、性平,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错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大青叶,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高热烦渴、神昏、斑疹、吐血、衄血、黄疸、泻痢、丹毒、喉痹、口疮、痄腮;羌活,性味:辛苦、温,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川芎,性味:辛、温,具有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月经不调、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风湿痹痛;鸡血藤,性味:味苦、微甘、性温,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之功效,用于治疗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症;赤芍,性味:苦、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之功效,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乌梅,性味:酸、涩、平,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等症;红花,性味:味辛、性温,具有活血能经、祛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胞痹心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竣、斑疹等症;血竭,性味:味甘、咸、性平,小毒,具有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之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内伤瘀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及痔疮;丹参,性味: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症瘕积聚、热痹肿痛、跌打损伤、热入营血、烦躁不安、心烦失眠、痈疮肿毒;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症;制川乌,性味:辛、苦、热,有毒,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杜仲,性味:甘、微辛、性温,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沥、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制草乌,性味:味辛、苦,性热,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泠痛、寒疝止痛;独活,性味:辛、苦、微温,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牛膝,性味:苦、酸、性平,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敌国(火)下行、利尿通淋之功效,用于治疗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徵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当归,性味:性温、味甘辛,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桂枝,性味:辛、甘、温,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等症;乌药,性味:辛、温,具有顺气止痛、温肾散寒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腹胀痛、气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桑寄生10~18g、大青叶10~18g、羌活10~28g、川芎5~15g、鸡血藤10~18g、赤芍5~15g、乌梅6~12g、红花5~12g、血竭1~3g、丹参8~18g、白芍6~18g、制川乌2~4g、杜仲15~28g、制草乌2~4g、独活3~15g、牛膝15~30g、当归8~18g、桂枝3~12g、乌药3~12g、没药5~20g、乳香5~18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桑寄生10~18g、大青叶10~18g、羌活10~28g、川芎5~15g、鸡血藤10~18g、赤芍5~15g、乌梅6~12g、红花5~12g、血竭1~3g、丹参8~18g、白芍6~18g、制川乌2~4g、杜仲15~28g、制草乌2~4g、独活3~15g、牛膝15~30g、当归8~18g、桂枝3~12g、乌药3~12g、没药5~20g、乳香5~18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桑寄生11~16g、大青叶11~16g、羌活11~25g、川芎6~13g、鸡血藤11~16g、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兴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兴聚焦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