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氧气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1276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用氧气袋,包括袋体、充气口、排气口和排气管,排气管后部依次连接有流量调节阀、单向阀、加湿装置和吸嘴,流量调节阀与加湿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氧气排尽辅助装置,氧气排尽辅助装置与单向阀并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家用氧气袋,在氧气袋上设置氧气排尽辅助装置,实现氧气袋内氧气排尽,同时还能保证排出的氧气流量,且本氧气排尽辅助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安装,实现带电自动工作。

Household oxygen ba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usehold oxygen bag, comprising a bag body, an air inlet and exhaust port and the exhaust pipe, the rear exhaust pipe is sequentially connected with a flow control valve, a one-way valve, a humidifying device and a suction nozzle, oxygen exhausting auxiliary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low control valve and a humidifying device, oxygen exhausting auxiliary device in parallel with the one-way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usehold oxygen bag, set the oxygen in the oxygen bag on the exhaust auxiliary device, realize the oxygen in the oxygen bag is discharged, but also can ensure the flow of oxygen and oxygen discharge, the discharge auxiliary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mall size, easy to install, realizing automatic live 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氧气袋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氧气袋。
技术介绍
氧气袋是用来应急抢救病人的医护设备,氧气袋体积小,重量轻,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是医生外出抢救的必备品,因此医院里都制备有大量氧气袋。传统氧气袋一般包括一个袋体,袋体上连通有充气管,充气管上安装有阀门。当需要给病人供氧时,将充气管与吸氧罩连通或者直接将充气管插入病人鼻孔内,然后开通阀门即可,操作非常简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氧气袋已经走进了单个的家庭,一般的家庭中有老人或孕妇等,常常需要定期吸氧,避免了吸氧者每天往返于医院和住家之间,为吸氧者带来了便利。但目前所用的氧气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内部气压逐渐降低,使得氧气不能排出,影响供氧效果,同时也造成了浪费;此外,氧气袋的出气流量一直是靠个人感觉,导致氧气流量不易控制,在氧气量降低后,出氧量降低,同时也影响吸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氧气袋,在氧气袋上设置氧气排尽辅助装置,实现氧气袋内氧气排尽,同时还能保证排出的氧气流量,且本氧气排尽辅助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安装,实现带电自动工作。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家用氧气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设置有充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后部依次连接有流量调节阀、单向阀、加湿装置和吸嘴,所述流量调节阀与加湿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氧气排尽辅助装置,所述氧气排尽辅助装置与单向阀并联,所述氧气排尽辅助装置包括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包括有泵体、电机和电池,所述流量调节阀、单向阀、氧气排尽辅助装置、加湿装置和吸嘴之间均通过导气管连接。优选的,所述泵体包括泵壳,所述泵壳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泵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流量调节阀的出口和加湿装置的进口连接。优选的,所述泵壳内设置有气腔和活塞,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位于气腔内端口部分别设置有进气塞和出气塞,所述活塞上连接有推杆,推杆另一端连接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上还设置有开关。优选的,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管状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两端分别设置密封端盖,密封壳体内部设置有固态加湿剂,所述固态加湿剂两端分别设置有隔离片并分别连接导气管,导气管靠近隔离片的端部设置有压环,所述密封端盖压紧压环。优选的,所述固态加湿剂为经过纯净水浸泡的脱脂棉。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家用氧气袋有益效果:1、在氧气袋的排气管上连接氧气排尽辅助装置,使得氧气袋内氧气量减少后,能够利用氧气排尽辅助装置主动将氧气排出,并保持氧气流量不便,避免造成氧气浪费或由于氧气排出不畅导致吸氧失败;2、氧气排尽辅助装置采用微型泵结构,并自带有电机和电池,电池一般采用干电池,结构简单,体积小,连接安装方便,便于携带或在使用中不受环境限制;3、在氧气袋的排气管上连接加湿装置,增加进入人体呼吸道内氧气湿度,提高吸氧舒适性;4、加湿装置内设计固态加湿剂,不受使用环境的限制,也不受氧气袋使用时放置位置和高度的限制,使用方便,同时加湿装置密封,干净卫生,不会与空气混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家用氧气袋结构示意图,图2为微型气泵结构示意图,图3为加湿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家用氧气袋,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上设置有充气口2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连接有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后部依次连接有流量调节阀4、单向阀5、加湿装置6和吸嘴7,所述流量调节阀4与加湿装置6之间还设置有氧气排尽辅助装置8,所述氧气排尽辅助装置8与单向阀5并联,所述氧气排尽辅助装置8包括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包括有泵体、电机86和电池,所述流量调节阀4、单向阀5、氧气排尽辅助装置8、加湿装置6和吸嘴7之间均通过导气管9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泵体包括泵壳81,所述泵壳81上设置有进气口89和出气口83,所述泵体的进气口89和出气口83分别与流量调节阀4的出口和加湿装置6的进口连接,所述泵壳81内设置有气腔82和活塞85,所述进气口89和出气口83位于气腔82内端口部分别设置有进气塞80和出气塞84,所述活塞85上连接有推杆88,推杆88另一端连接偏心轮87,所述偏心轮87与电机86连接,所述电机86上还设置有开关。如图3所示,所述加湿装置6包括管状密封壳体61,所述密封壳体61两端分别设置密封端盖64,密封壳体61内部设置有固态加湿剂62,所述固态加湿剂62两端分别设置有隔离片63并分别连接导气管9,导气管9靠近隔离片63的端部设置有压环91,所述密封端盖64压紧压环91,所述固态加湿剂62为经过纯净水浸泡的脱脂棉。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家用氧气袋,在吸氧前段时间,氧气袋内氧气含量较高,氧气袋内压力较大,氧气能够自动排出,吸氧时,只需要打开流量调节阀4、单向阀5、加湿装置6和吸嘴7即可实现吸氧,氧气流量稳定。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家用氧气袋,在吸氧后段时间,氧气袋内氧气量较低高,氧气袋内压力较小,氧气不能自动排出,吸氧时,需要打开氧气排尽辅助装置8,氧气排尽辅助装置8工作,将氧气袋1内的氧气泵出,并经过加湿装置被吸氧者吸取,单向阀5的设计,是避免氧气排尽辅助装置8将空气方向吸入导气管9内,避免造成空气污染和不能工作,氧气排尽辅助装置8的使用,可以将氧气袋1内的氧气全部泵出,且能够保证排出的氧气流量不变,便于吸氧。本技术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家用氧气袋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氧气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设置有充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连接有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后部依次连接有流量调节阀、单向阀、加湿装置和吸嘴,所述流量调节阀与加湿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氧气排尽辅助装置,所述氧气排尽辅助装置与单向阀并联,所述氧气排尽辅助装置包括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包括有泵体、电机和电池,所述流量调节阀、单向阀、氧气排尽辅助装置、加湿装置和吸嘴之间均通过导气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氧气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设置有充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连接有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后部依次连接有流量调节阀、单向阀、加湿装置和吸嘴,所述流量调节阀与加湿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氧气排尽辅助装置,所述氧气排尽辅助装置与单向阀并联,所述氧气排尽辅助装置包括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包括有泵体、电机和电池,所述流量调节阀、单向阀、氧气排尽辅助装置、加湿装置和吸嘴之间均通过导气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泵壳,所述泵壳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泵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流量调节阀的出口和加湿装置的进口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马磊左佳佳李光武徐金勇刘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麦德姆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