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肺复苏期间的通气方法及呼吸机技术

技术编号:1659370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19:19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心肺复苏期间的通气方法及呼吸机,用于降低机械呼气通气阶段病患的胸腔压力,促进病患静脉血回流,促进自主循环恢复,同时维持病患肺容积相对恒定,防止肺泡塌陷。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在机械通气的呼气阶段,判断病患是否处于心肺复苏CPR按压阶段;若确定病患处于所述CPR按压阶段,则关闭吸气控制单元,已关闭的所述吸气控制单元用于封闭吸气支路,以使得病患无法通过已封闭的所述吸气支路吸入气体;监测得到病患肺容积的减少量;在机械通气的下一周期吸气阶段,增加吸气潮气量,所述吸气潮气量的增加量为上一周期呼气阶段所述病患肺容积的减少量。

A ventilation method and ventilator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ventilation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ventilation, to reduce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age expiratory intrathoracic pressure, promote patient venous return, promote the 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while maintaining a relatively constant patient lung volume, prevent alveolar collapse.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when the exhalation period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o determine whether patients i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pressing stage; determine if patients in the CPR pressing stage, close the suction control unit, closed the air control unit for a closed suction branch, so that patients can not through the the suction branch closed gas inhalation; monitoring patient lung volume reduction; in the next cycle of the inspiratory phas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creased inspiratory tidal volume, increase the amount of the inspiratory tidal volume for a period of the expiratory phase patients lung volume re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肺复苏期间的通气方法及呼吸机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肺复苏期间的通气及呼吸机。
技术介绍
心脏骤停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据报道美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因心脏骤停丧生,欧洲每年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33-71例/10万人。虽经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仅有3%-17%,如何提高CPR质量一直是现代医学的挑战。研究发现过度通气,特别是频率过快的通气在CPR中普遍存在,而基础研究发现过度通气会增加胸腔压力、减少静脉回流和心输出量,降低复苏成功率。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复苏指南从2010年开始明确强调避免过度通气。通过观察再培训后的急救人员实施CPR时的通气频率(respiratoryrate,RR),发现再培训前RR平均为37次/分,CPR再培训后RR仍达22次/分左右,即使是反复的CPR培训,亦难以完全避免过度通气。为了避免减少人为因素,现在普遍采用机械通气的方式对病患进行通气,例如,通过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并且呼吸机还可以对病患的各项生理参数指标进行检测,如图1所示。机械通气具有控制RR和通气量的特点,理论上具有避免过度通气的优势。在国内,CPR时使用呼吸机进行通气非常普遍,特别在院内CPR的情况下。然而,AHA指南目前仅推荐转运呼吸机可用于延长的CPR,对于普通院内呼吸机并无推荐和相关参数设置指导。在临床实际工作中,CPR时普通呼吸机频繁报警是常见现象,且目前多数现代呼吸机使用控制通气时无法关闭自主触发,胸外按压诱导的气道压力和流速变化,常会导致误触发而产生过快频率通气。心肺复苏过程中过度通气会导致胸腔内压增高,不仅不利于静脉回流,更不利于自主循环的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期间的通气方法及呼吸机,用于降低机械通气呼气阶段病患的胸腔压力,促进病患静脉回流,帮助静脉自主循环恢复,同时维持病患肺容积相对恒定,防止肺泡塌陷。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期间的通气方法,包括:在机械通气的呼气阶段,判断是否在进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操作;若确定正在进行CPR胸外按压,则关闭吸气控制单元,已关闭的所述吸气控制单元用于封闭吸气支路,以使得病患通过已封闭的所述吸气支路无法吸入气体,使得病患的胸壁回弹时产生胸腔负压;监测得到病患肺容积的减少量;在机械通气的下一周期吸气阶段,增加吸气潮气量,所述吸气潮气量的增加量为上一周期呼气阶段所述病患肺容积的减少量。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监测得到病患肺容积的减少量包括:获取病患的吸入潮气量和呼出潮气量;计算所述呼出潮气量和所述吸入潮气量的差值得到所述病患肺容积的减少量。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监测得到病患肺容积的减少量包括:通过吸气阶段峰压差值等效计算得到病患肺容积的减少量。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吸气潮气量的增加量设置有上限值。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关闭吸气控制单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病患的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是否小于或等于设定的负压下限;若确定病患的所述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负压下限,则开启所述吸气控制单元以通过所述吸气支路对病患的肺进行补气,以使所述呼气阶段病患的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大于所述负压下限。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启所述吸气控制单元以通过所述吸气支路对病患的肺进行补气包括:通过所述吸气支路对病患的肺进行补气,并监测病患的所述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是否大于或等于已设定的负压上限;若病患的所述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大于或等于已设定的负压上限,则控制所述吸气控制单元在所述呼气阶段关闭。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阈值修改信息;根据所述阈值修改信息修改所述负压下限和/或所述负压上限。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监测所述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谷值的绝对值。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监测所述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谷值的绝对值包括:判断所述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谷值的绝对值在每次按压后是否逐渐递减;若所述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谷值的绝对值逐渐递减,则输出提示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病患是否处于心肺复苏CPR按压阶段包括:获取病患的所述气道压力;根据气道压力的变化判断是否在进行胸外按压;若确定病患的所述气道压力升高,则确定病患处于心肺复苏CPR按压阶段。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病患是否处于心肺复苏CPR按压阶段包括;通过所述按压传感器检测病患是否正在接受CPR按压;根据所述按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病患处于心肺复苏CPR按压阶段。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负压下限为小于0且大于或等于负50厘米水柱之间的任一数值;所述负压上限为大于所述负压下限且小于或等于0之间的任一数值。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病患的第一生理参数,所述第一生理参数为病患的血氧和/或病患呼气末二氧化碳;根据病患的所述第一生理参数调整所述吸气潮气量的增加量。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病患的第二生理参数,所述第二生理参数为病患的心电和/或心排;根据病患的所述第二生理参数设定所述负压上限和/或所述负压下限。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呼吸机,用于通过病人管路向病患提供机械通气,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吸气支路、呼气支路、传感器;所述吸气支路与病人管路连接,所述吸气支路上设置有吸气控制单元,所述吸气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呼气支路与所述病人管路连接,所述呼气支路上设置呼气控制单元,所述呼气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在病患处于心肺复苏CPR按压阶段时,所述控制模块在机械通气的呼气阶段,控制所述吸气控制单元停止向病患送气,控制所述呼气控制单元排出患者肺内气体;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传感器的监测值得到病患肺容积的减少量;在机械通气的下一周期吸气阶段,所述控制模块增加吸气潮气量,所述吸气潮气量的增加量为上一周期呼气阶段所述病患肺容积的减少量。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传感器包括:设于呼气支路和/或吸气支路上的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流量传感器获取病患的吸入潮气量和呼出潮气量;所述控制模块计算所述呼出潮气量和所述吸入潮气量的差值得到所述病患肺容积的减少量。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传感器包括:设于呼气支路和/或吸气支路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监测吸气阶段峰压值;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不同周期吸气阶段峰压值的差值等效计算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心肺复苏期间的通气方法及呼吸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心肺复苏期间的通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机械通气的呼气阶段,判断病患是否处于心肺复苏CPR按压阶段;若确定病患处于所述CPR按压阶段,则关闭吸气控制单元,已关闭的所述吸气控制单元用于封闭吸气支路,以使得病患无法通过已封闭的所述吸气支路吸入气体;监测得到病患肺容积的减少量;在机械通气的下一周期吸气阶段,增加吸气潮气量,所述吸气潮气量的增加量为上一周期呼气阶段所述病患肺容积的减少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肺复苏期间的通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机械通气的呼气阶段,判断病患是否处于心肺复苏CPR按压阶段;若确定病患处于所述CPR按压阶段,则关闭吸气控制单元,已关闭的所述吸气控制单元用于封闭吸气支路,以使得病患无法通过已封闭的所述吸气支路吸入气体;监测得到病患肺容积的减少量;在机械通气的下一周期吸气阶段,增加吸气潮气量,所述吸气潮气量的增加量为上一周期呼气阶段所述病患肺容积的减少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得到病患肺容积的减少量包括:获取病患的吸入潮气量和呼出潮气量;计算所述呼出潮气量和所述吸入潮气量的差值得到所述病患肺容积的减少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得到病患肺容积的减少量包括:通过吸气阶段峰压差值等效计算得到病患肺容积的减少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潮气量的增加量设置有上限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吸气控制单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病患的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是否小于或等于设定的负压下限;若确定病患的所述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负压下限,则开启所述吸气控制单元以通过所述吸气支路对病患的肺进行补气,以使所述呼气阶段病患的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大于所述负压下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所述吸气控制单元以通过所述吸气支路对病患的肺进行补气包括:通过所述吸气支路对病患的肺进行补气,并监测病患的所述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是否大于或等于已设定的负压上限;若病患的所述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大于或等于已设定的负压上限,则控制所述吸气控制单元在所述呼气阶段关闭。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通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阈值修改信息;根据所述阈值修改信息修改所述负压下限和/或所述负压上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吸气控制单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监测所述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谷值的绝对值。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所述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谷值的绝对值包括:判断所述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谷值的绝对值在每次按压后是否逐渐递减;若所述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谷值的绝对值逐渐递减,则输出提示信息。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病患是否处于心肺复苏CPR按压阶段包括:获取病患的所述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若确定病患的所述气道压力或胸腔压力升高,则确定病患处于所述CPR按压阶段。11.一种呼吸机,用于通过病人管路向病患提供机械通气,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吸气支路、呼气支路、传感器;所述吸气支路与病人管路连接,所述吸气支路上设置有吸气控制单元,所述吸气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呼气支路与所述病人管路连接,所述呼气支路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军刘京雷付阳阳朱华栋于学忠孙峰周小勇颜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