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散性薄片状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0983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目前沉淀法制备高分散性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工艺通常分两阶段:常温(一般低于90℃)沉淀合成和高温(一般高于120℃)水热改性。存在高温下水热处理的时间较长,生产效率较低等缺点。这种高分散薄片状纳米氢氧化镁晶体的制备工艺,是将成淀合成和水热处理两阶段合在一起进行。首先将碱溶液与含镁离子的水溶液在高温下(一般高于100℃)直接快速混合沉淀,然后紧接着进行水热处理。本工艺方法生产效率高,所制备的氢氧化镁晶粒为六方薄片状,尺寸在300~1000纳米,厚度为50~100纳米;该产品颗粒分散性好,不易团聚,与聚合物材料的相容性较好,对合成材料的加工流变、力学性能影响较小,是作为低烟无卤阻燃聚合物的理想添加剂之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高分散性薄片状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氢氧化镁由于具有阻燃、抑烟、环保及热分解温度高等优点,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聚合物阻燃剂之一。由于氢氧化镁是一种极性很强的无机化合物,其晶体在(101)方向有微观内应力,晶体表面具有亲水性,在常温条件下采用传统工艺合成的氢氧化镁为纳米晶体,表面极性较强,易于团聚形成粒径为10~100微米的二次例子,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在合成材料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很差,严重破坏聚合物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因而无法直接用于聚合物材料的阻燃。作为阻燃剂的氢氧化镁要求具有低比表面积和低微观内应力。经过文献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工艺为:首先在低温或室温下使镁盐和碱溶液发生沉淀反应,然后在高温(100~250℃)下进行4~20小时的水热处理而制得。该法制备的氢氧化镁阻燃剂比表面积小,在聚合物材料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能。但由于其在高温下水热处理的时间较长,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为了提高氢氧化镁晶体的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分散性薄片状纳米级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新工艺。这种高分散性薄片状纳米级氢氧化镁晶体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分散性薄片状纳米级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新工艺。这种高分散性薄片状纳米级氢氧化镁晶体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将碱溶液与含镁离子的水溶液在高温下直接快速混合,发生沉淀反应,[对于氨水的碱溶液体系,混合成淀反应温度控制在80 -250℃(温度在80~160℃范围内更经济);对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碱溶液体系,混合成淀反应温度控制在110-300℃进行(温度在160~220℃范围内更经济)],然后在110-300℃范围内保温0-5个小时(保温温度在160~220℃范围、保温时间在0~2小时范围内更经济);之后抽滤,洗涤,干燥得白色粉体产品。所述含镁离子的水溶液包括氯化镁...

【技术特征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分散性薄片状纳米级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新工艺。这种高分散性薄片状纳米级氢氧化镁晶体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将碱溶液与含镁离子的水溶液在高温下直接快速混合,发生沉淀反应,[对于氨水的碱溶液体系,混合成淀反应温度控制在80-250℃(温度在80~160℃范围内更经济);对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碱溶液体系,混合成淀反应温度控制在110-300℃进行(温度在160~220℃范围内更经济)],然后在110-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中王喜刚杨绪伟田子华吴刚何伟武海云肖凤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分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