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竹蛏倒池移苗装置及其移苗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0981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竹蛏倒池移苗装置及其移苗方法,移苗装置包括三通、三通插管、直插管和筛绢网袋,培育池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外接三通,三通的上通口在移苗时与三通插管连接、在向培育池注水时与直插管连接,三通插管和直插管的顶端与培育池顶部边沿等高,三通插管的水平管套有筛绢网袋。移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移苗时间选择当晚19:00至翌日4:00;将三通插管与三通插接,将筛绢网袋绑定到三通插管的水平管;打开排水口向外排水,大竹蛏贝苗随水流进入筛绢网袋得到收集;拆下三通插管,将直插管与三通插接,通过直插管从培育池底部进行涨潮式进水;根据情况重复步骤(b)~步骤(d)。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移苗过程对大竹蛏贝苗的损伤,实现高效移苗。

A clam down Dazhu pool device and method of transplanting transplant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and a pool of Dazhu clam down transplanting transplanting method, transplanting device includes three links, three direct intubation, intubation and silk screen mesh bag,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pond drain, drainage is connected outside three, three through the opening in three when transplanting and intubation connection and to foster when the pool water injection and straight intubation, intubation and intubation through the top three straight and pond top edge high level, three with intubation tube silk screen mesh bag. Transplanting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electing 19:00 the next day to night time of transplanting 4:00; three and three pass through cannula inserted, the silk screen bag is bound to three through intubation in horizontal pipe; the water outlet is opened to drain the water, with the water into the Dazhu clam spat silk screen mesh bag collection; remove three direct intubation. Intubation and three way plug, through direct intubation from the cultivation of the bottom of the pool water tide type;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repeat steps (b) ~ (d) steps. The invention reduces the damage of transplanting process of Dazhu razor clam seedling, transplanting efficien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竹蛏倒池移苗装置及其移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竹蛏育苗移池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竹蛏倒池移苗装置及其移苗方法。
技术介绍
常见双壳类贝类人工育苗要经过浮游生活、附着变态和底栖生活阶段。浮游幼虫通过面盘在培育水体中浮游生活,幼虫附着变态后,其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等都发生巨大变化。附着变态也就是幼体从空间向底面集中的过程,最后完全转化为底栖生活。附着后以泥为底质营埋栖生活。随着培育过程的开展,前期会每隔5~10天进行一个倒换池,后期也会15~20天倒换池,倒换池的过程往往是通过1寸水泵将泥带贝苗一起冲出培育池,通过培育池管道进入不同孔径的网袋中实现泥苗分离。不同于其他双壳类贝苗,大竹蛏稚贝壳脆薄稚嫩,运用常规的水冲法会造成损伤,影响存活率;同时大竹蛏稚贝1~2mm以后,随着倒换池的时间相应变长,投饵方式从形式单一的人工单胞藻投喂到鱼虾肥水的混合投喂,培育池中投喂过剩的饵料、排泄的假粪、换水过程中带入了沙蚕幼体、裸赢蜚等其他生物相继长成使得底质结构复杂,粘连物质增多,仅采用不同孔径网袋实现泥苗分离,获得较干净的稚贝已不大可能,因此会经常反复冲洗,甚至用筛盘筛除杂质,转手几遍才能获得较为干净的稚贝。另外,3~4mm以后的大竹蛏苗种有时还会放到沙层中培育养殖,由于目前没有较好方法实现沙苗分离,这种以沙子作为底质的培育也给倒换池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现有方法不管是小苗时的简单冲洗,还是大苗时的反复筛洗,对壳薄稚嫩的大竹蛏稚贝而言都不甚理想。多年实践发现大竹蛏附着后存在着与一般双壳类贝类不同的习性:大竹蛏附着苗白天会埋栖在池底的附着基内生活,在黑暗条件下又会重新浮游于水体中。这为克服大竹蛏天生壳薄易损伤的缺陷,寻找一种可靠便捷的倒池移苗方法创造了有利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竹蛏倒池移苗装置及其移苗方法,降低倒池过程对大竹蛏育苗的损伤,实现高效移苗。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竹蛏倒池移苗装置,包括三通、三通插管、直插管和筛绢网袋,培育池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外接三通,所述三通的上通口在移苗时与三通插管连接、在向培育池注水时与直插管连接,所述三通插管和直插管的顶端与培育池的顶部边沿等高,所述三通插管的水平管套有筛绢网袋。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培育池为底部倾斜的结构,所述排水口设置于培育池倾斜底部的低位。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筛绢网袋为梯形网,筛绢网袋的大开口端与三通插管的水平管绑定、另一端设有带钩,所述带钩上连接有绳索,所述绳索通过调节缠绕在木柄刷上的长度控制筛绢网袋高度,所述木柄刷呈T型。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水口的排水进水端设有可控制打开和关闭的橡皮塞。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三通的水平管一端与排水口连接、另一端可打开排污。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培育池的排水口邻近设置,相邻两套移苗装置之间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头端的进水管阀门通过旋转阀转动实现转向能够分别向两套移苗装置的直插管注水。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直插管的顶端设有上端开口较大的漏斗。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述大竹蛏倒池移苗装置的移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移苗时间选择:根据大竹蛏稚贝黑暗条件下浮游的生物特性,选择当晚19:00至翌日4:00作为大竹蛏倒池移苗操作时间;b)移苗装置准备:将三通插管与三通插接,将筛绢网袋绑定到三通插管的水平管;c)排水收集贝苗:打开排水口向外排水,大竹蛏贝苗随水流进入筛绢网袋得到收集,排尽培育池内养殖水并分批收集流出的大竹蛏贝苗;d)注水:拆下三通插管,将直插管与三通插接,通过直插管从培育池底部进行涨潮式进水;e)根据培育池中的大竹蛏贝苗移苗收集情况重复步骤(b)~步骤(d)完成大竹蛏贝苗移苗收集工作。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a)的移苗时间选择为当晚19:00至22:00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b)中对筛绢网袋的高度进行调节。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了大竹蛏稚贝黑暗条件下浮游的生物特性,通过池底排水的方式将贝苗随流水转移到筛绢网袋中进行收集,避免了压力水泵冲池,一方面能够降低对大竹蛏贝苗的损伤,另一方面该移苗过程培育池水相对平稳,避免了池底底质的大量排出,有利于获得干净无杂质的贝苗,节省了筛洗除杂质的时间,便捷高效。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装置成本低,操作方便,有利于节约劳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移苗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注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筛绢网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4所示的一种大竹蛏倒池移苗装置,包括三通5、三通插管13、直插管4和筛绢网袋6。培育池1为6m×4m长条形水泥池,水泥池底部为一角向下倾斜的结构,排水口2设置于水泥池低位的一角靠下水道处。排水口2的排水进水端设有橡皮塞3,可控制排水的打开和关闭。排水口2外接三通5,三通5的水平管一端与排水口2连接、另一端可打开排污,三通5的上通口在移苗时与三通插管13连接,在向培育池1注水时与PVC直插管4连接,三通插管13和直插管4的顶端与培育池1顶部边沿等高。三通插管13的水平管套有筛绢网袋6,筛绢网袋6为梯形网,长1.95m。筛绢网袋6的大开口端直径为24cm,大开口端穿60cm长气管线用于与三通插管13的水平管绑定,小开口端开口直径为12cm,小开口端距开口5cm处设有带钩8,带钩8上连接有绳索,绳索通过调节缠绕在木柄刷7上的长度控制筛绢网袋6高度,木柄刷7呈T型,防止因筛绢网袋6重力变化引起木柄刷7产生旋转。筛绢网袋6可为100目、80目网袋,视稚贝大小选取不同规格。相邻培育池1的排水口2邻近设置,相邻两套移苗装置之间设有进水管14,进水管(14)头端的进水管阀门9通过旋转阀10转动实现转向能够分别向两套移苗装置的直插管4注水,直插管4的顶端设有上端开口较大的漏斗12,进水管阀门9通过软管11向漏斗12进水。下面提供一种大竹蛏倒池移苗装置的移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移苗时间选择:根据大竹蛏稚贝黑暗条件下浮游的生物特性,选择当晚19:00至翌日4:00作为大竹蛏倒池移苗操作时间,大竹蛏稚贝大量浮游于水体中,一般选22:00之前的前半夜移苗为宜。b)移苗装置准备:将三通插管13与三通5插接,将筛绢网袋6绑定到三通插管13的水平管,通过木柄刷7调节绳索的缠绕长度控制筛绢网袋6在下水道里的高度。c)排水收集贝苗:拔出橡皮塞3打开排水口2向外排水,大竹蛏贝苗随水流进入筛绢网袋6得到收集,排尽培育池1内养殖水并分批收集流出的大竹蛏贝苗。分批集苗的收集量以5~6斤重为宜,以免苗量大、分量重,相互挤压造成不必要的损伤。d)注水:拆下三通插管13,将直插管4与三通5插接,通过直插管4从培育池1底部进行涨潮式进水,进水量50~60cm深度。涨潮式进水水体相对缓和,能够有效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大竹蛏倒池移苗装置及其移苗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竹蛏倒池移苗装置,包括三通(5)、三通插管(13)、直插管(4)和筛绢网袋(6),其特征在于:培育池(1)的底部设有排水口(2),所述排水口(2)外接三通(5),所述三通(5)的上通口在移苗时与三通插管(13)连接、在向培育池(1)注水时与直插管(4)连接,所述三通插管(13)和直插管(4)的顶端与培育池(1)的顶部边沿等高,所述三通插管(13)的水平管套有筛绢网袋(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竹蛏倒池移苗装置,包括三通(5)、三通插管(13)、直插管(4)和筛绢网袋(6),其特征在于:培育池(1)的底部设有排水口(2),所述排水口(2)外接三通(5),所述三通(5)的上通口在移苗时与三通插管(13)连接、在向培育池(1)注水时与直插管(4)连接,所述三通插管(13)和直插管(4)的顶端与培育池(1)的顶部边沿等高,所述三通插管(13)的水平管套有筛绢网袋(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竹蛏倒池移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池(1)为底部倾斜的结构,所述排水口(2)设置于培育池(1)倾斜底部的低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竹蛏倒池移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绢网袋(6)为梯形网,筛绢网袋(6)的大开口端与三通插管(13)的水平管绑定、另一端设有带钩(8),所述带钩(8)上连接有绳索,所述绳索通过调节缠绕在木柄刷(7)上的长度控制筛绢网袋(6)高度,所述木柄刷(7)呈T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竹蛏倒池移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2)的排水进水端设有可控制打开和关闭的橡皮塞(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竹蛏倒池移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5)的水平管一端与排水口(2)连接、另一端可打开排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竹蛏倒池移苗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培育池(1)的排水口(2)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杨平陈爱华姚国兴张雨曹奕张曹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