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电平转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07524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压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第一负电压转换单元、第二负电压转换单元、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一信号一级输出端、第二信号一级输出端、第一信号二级输出端及第二信号二级输出端;所述第一负电压转换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实现信号输入,并由所述第一信号一级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信号一级输出端实现信号输出;所述第二负电压转换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信号一级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信号一级输出端实现信号输入,并由所述第一信号二级输出端及所述第二信号二级输出端实现信号输出。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负压电平转换电路结构简单、功耗低、电路转换速度快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压电平转换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电平转换电路。
技术介绍
在集成电路的应用中,为了适应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往往需要用到不同的电平,例如LCD驱动电路需要工作在不同的正负电平,但集成电路的输入通常都是单一的,因此需要电平转换电路以满足不同需要,特别是需要负压电平转换电路。相关技术中,所述负压电平转换电路为一种单端电路结构,由于其输出电压跨度大,为了防止器件被击穿,必须使用高压管或者其他辅助电路,但该结构会增加电路的复杂度,使得电路面积大,增加成本;而且该电路转换速度低,功耗较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负压电平转换电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电平转换电路,该电路结构简单、功耗低、电路转换速度快且成本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压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第一负电压转换单元、第二负电压转换单元、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一信号一级输出端、第二信号一级输出端、第一信号二级输出端及第二信号二级输出端;所述第一负电压转换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实现信号输入,并由所述第一信号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负压电平转换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压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负电压转换单元、第二负电压转换单元、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一信号一级输出端、第二信号一级输出端、第一信号二级输出端及第二信号二级输出端;所述第一负电压转换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实现信号输入,并由所述第一信号一级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信号一级输出端实现信号输出;所述第二负电压转换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信号一级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信号一级输出端实现信号输入,并由所述第一信号二级输出端及所述第二信号二级输出端实现信号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负电压转换单元、第二负电压转换单元、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一信号一级输出端、第二信号一级输出端、第一信号二级输出端及第二信号二级输出端;所述第一负电压转换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实现信号输入,并由所述第一信号一级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信号一级输出端实现信号输出;所述第二负电压转换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信号一级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信号一级输出端实现信号输入,并由所述第一信号二级输出端及所述第二信号二级输出端实现信号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电压转换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及第六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电源电压;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电源电压;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信号一级输出端;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信号一级输出端;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五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婷谢俊杰姜黎刘程斌周倩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