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结构的光纤松套管鼓包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0191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改进结构的光纤松套管鼓包检测装置,该装置具有一模座,该模座设有一滑道;两顶珠,该顶珠对称设在滑道壁上;一检测模,该检测模按可滑动式组装在模座的滑道中,检测模具有适配光纤松套管穿行的通孔和适配顶珠的凹形槽,通孔的孔径根据光纤松套管的外径及偏差要求设计;一探测头,该探测头组设在模座上,探测头检测滑道中的检测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检测模配合探测头在线检测光纤松套管是否出现鼓包的情况,检测准确性高,避免人工观察存在的漏检现象,同时,有效防止误报警的现象,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减少因误报警造成的不必要的复绕返工。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易操作使用,符合产业推广利用。

Improved structure of optical fiber loose casing bulge dete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ptical fiber, especially relates to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optical fiber loose tube bulge detection device, the device has the first mock exam seat, th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 mode; two ball, the ball slide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wall; a detection module, the detection module according to a sliding assembly in slide die holder in the detection of mould with concave groove hole with a matching and adaptive optical fiber loose tube through the aperture of the through hole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outer diameter and deviation of optical fiber loose tube requirements; a probe, the probe is arranged in the die seat, probe detection in the detection of mold slide. The utility model is matched with the probe line detection optical fiber loose tube is bulging through the detection module, high detection accuracy, avoid the phenomenon of missing, artificial observation to exist at the same time,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false alarm phenomenon, improve the monitoring accuracy and reduce false alarm for rewinding rework caused by unnecessar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investment cost, easy operation and use, and i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opularization and util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结构的光纤松套管鼓包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缆
,尤其是涉及光纤松套管生产检测

技术介绍
光纤松套管是光缆的主要元件,一般由光纤和油膏通过挤出机挤包一层塑料护套而成型,其外径的稳定性能对于后道工序及产品质量影响较大,如果出现鼓包情况,会在后道工序生产过程中出现卡断的情况;而光纤松套管的生产过程一般都是高速状态,仅靠人工观察不易发现生产过程出现鼓包的情况,容易让不合格半成品流向后道工序。本公司原来申请过技术专利,名称为光纤松套管鼓包检测装置,专利号ZL201520853001.0,其提供了一种光纤松套管鼓包检测装置,避免人工观察存在的漏检现象。但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设备的生产速度越来越高,对于更高速度生产线,套管在生产过程中抖动相比原来要更加大,采用原来的装置,易出现因松套管抖动太大将检测模抖出模座,但实际上松套管并没有鼓包,造成误报警的情况,监测不准确,增加了不必要的复绕返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原来装置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光纤松套管鼓包检测装置,避免出现误报警的情况,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减少因误报警造成的不必要的复绕返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改进结构的光纤松套管鼓包检测装置,该装置具有:一模座,该模座设有一滑道;两顶珠,该顶珠对称设在滑道壁上;一检测模,该检测模按可滑动式组装在模座的滑道中,检测模具有适配光纤松套管穿行的通孔和适配顶珠的凹形槽,通孔的孔径根据光纤松套管的外径及偏差要求设计;一探测头,该探测头组设在模座上,探测头检测滑道中的检测模。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顶珠为球形状,采用弹簧固定在模座的滑道壁上,有一半露出滑道壁。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检测模为圆柱状,模座的滑道设计为圆孔结构,检测模与模座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检测模的凹形槽沿整个圆周开设,凹形槽底部为圆形。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探测头电连接报警及记录设备。本技术通过检测模配合探测头在线检测光纤松套管是否出现鼓包的情况,检测准确性高,避免人工观察存在的漏检现象,提升生产稳定性及品质,同时,有效防止误报警的现象,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减少因误报警造成的不必要的复绕返工。本技术再一优点是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易操作使用,减少人工成本,符合产业推广利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其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参阅图1、2所示,系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本技术有关一种改进结构的光纤松套管鼓包检测装置,该装置具有一模座1、两顶珠2、一检测模3及一探测头4,该模座1设有一滑道11,给予导向滑动;两项珠2对称设在滑道11壁上;检测模3按可滑动式组装在模座1的滑道11中,检测模3具有适配光纤松套管穿行的通孔31和适配顶珠2的凹形槽32,通孔31的孔径根据光纤松套管的外径及偏差要求设计;探测头4组设在模座1上,探测头4检测滑道11中的检测模2是否滑落,当光纤松套管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出现鼓包情况,且鼓包的外径超过工艺要求时,鼓包处会卡在检测模3的通孔31的入口处,光纤松套管持续牵拉则带动检测模3一同往收线方向脱出模座1,由此达到鼓包检测。为增加提示及工作效能,本实施例的探测头3电连接报警及记录设备,由此对检测到的鼓包时报警提示及根据收线情况自动记录鼓包的位置,以便后续复绕返工处理,这样可使生产持续进行,并能提醒作业员再次装上检测模3在线检测。图1、2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设计是:顶珠2为球形状,采用弹簧固定在模座1的滑道11壁上,有一半露出滑道11壁,露出滑道11壁的这一半卡在检测模3的凹形槽32中。检测模3为两半构件分合式设计,通孔31由两半构件围合形成,该结构方便检测模3套装在生产的光纤松套管以及出现鼓包时还可自动分离,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地,检测模3为圆柱状,模座1的滑道11设计为圆孔结构,检测模3与模座1之间采用间隙配合,这样可方便检测模3与模座1之间的组装,模座1的滑道11有效管控两半构件组成的检测模3,使通孔31的孔径能保持稳定,满足光纤松套管穿行及鼓包的检测。检测模3的凹形槽32沿整个圆周开设,凹形槽32底部为圆形,顶珠2卡在检测模3的凹形槽32中,在恒定弹簧力作用下,有效防止因高速生产中套管抖动大而将检测模3抖出模座1,而当光纤松套管生产过程中出现鼓包大于工艺要求时,鼓包带动检测模3滑动时会使检测模3对顶珠2有一个较大的压力而使顶珠2往弹簧方向回缩,方便检测模3滑动至脱出模座1而分离。工作时,光纤松套管生产启动后,在光纤松套管的外径达到稳定时,再安装上检测模3,安装时套管两侧对准两半构件的中空部分,再合上两半构件,然后再将组合的检测模3推入模座1中,推至检测模3上的凹形槽32刚好被顶珠2卡住的位置,此时检测模3也刚好封住探测头3的探测端。检测模3与模座1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使检测模3在模座1内能够滑动,检测模3的通孔31的孔径根据光纤松套管的外径及偏差要求设计,由此,对于生产不同规格的光纤松套管,只需更换相应规格通孔31的检测模3即可。探测头4与生产设备的报警及记录装置电连接,图中,探测头4采用插入式连接,垂直安装在模座1的上半圆处,贯通模座的上半圆部分,用于探测生产过程中检测模3是否脱落。当光纤松套管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出现鼓包情况,且鼓包的外径超过工艺要求时,鼓包处会卡在检测模3的入口处,带动检测模3滑动时会使检测模3对顶珠2有一个较大的压力而使顶珠往弹簧方向回缩,检测模3继续往收线方向脱出模座1,检测模3脱出模座1后自动分开脱落,光纤松套管继续生产,此时探测头4检测到检测模3脱落,即会报警并记录该处的长度位置,生产结束后根据记录的长度位置对光纤松套管进行复绕修包,这样就可以减少对后道工序的影响,提高材料利用率。而当生产过程中由于高速生产时套管抖动厉害,并且没有生包时,顶珠2在弹簧力作用下顶于凹形槽32处,有效防止因套管抖动厉害带动检测模3脱落造成误报警的情况,减少了不必要的复绕返工,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易操作使用,减少人工成本,符合产业推广利用。当然,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因此,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改进结构的光纤松套管鼓包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改进结构的光纤松套管鼓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一模座(1),该模座(1)设有一滑道(11);两顶珠(2),该顶珠(2)对称设在滑道(11)壁上;一检测模(3),该检测模(3)按可滑动式组装在模座(1)的滑道(11)中,检测模(3)具有适配光纤松套管穿行的通孔(31)和适配顶珠(2)的凹形槽(32),通孔(31)的孔径根据光纤松套管的外径及偏差要求设计;一探测头(4),该探测头(4)组设在模座(1)上,探测头(4)检测滑道(11)中的检测模(3)。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结构的光纤松套管鼓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一模座(1),该模座(1)设有一滑道(11);两顶珠(2),该顶珠(2)对称设在滑道(11)壁上;一检测模(3),该检测模(3)按可滑动式组装在模座(1)的滑道(11)中,检测模(3)具有适配光纤松套管穿行的通孔(31)和适配顶珠(2)的凹形槽(32),通孔(31)的孔径根据光纤松套管的外径及偏差要求设计;一探测头(4),该探测头(4)组设在模座(1)上,探测头(4)检测滑道(11)中的检测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少加卢传远庄经荣佘海桐黄英伦林轶李钊陈列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高新区奥星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