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缠包芯纱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0090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给出一种包缠包芯纱及其生产方法,包缠包芯纱包括主纱和芯纱,主纱为具有强捻的短纤纱,芯纱为化纤长丝或化纤长丝束,沿着所述包缠包芯纱的长度方向,主纱和芯纱之间的结合方式呈周期性变化,且一个周期内包含六种结合方式;生产时在加装包芯纱装置的细纱机上纺制,通过采用由电机主动控制的可沿着横杆来回滑动的导丝轮,实现芯纱由主体须条的中心喂入逐渐过渡到由主体须条的左、右两端喂入,继而实现纺纱过程中主体须条对芯纱的包芯过渡到芯纱对主体须条的包缠,从而实现兼具包缠和包芯效果的纱线的生产,丰富纱线的外观风格,提高产品附加值。

Wrapped core spun yarn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rapped core spun yarn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wrapped core spun yarn comprises a main yarn and core spun yarn, spun yarn with the main yarn twist, yarn for filament or fiber filament,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wrapped core spun yarn,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main yarn and the core yarn is changed periodically, and one period includes six kinds of combination; production in spinning machine with the core spun yarn spinning device, wire wheels can slide back and forth along the bar by motor active control, realize the core yarn from the main strip feeding center gradually to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by the main strand feeding, then realize the main process of spinning core spun yarn strand of core spun yarn strand of the transition to the main winding, so as to achieve both wrapped yarn and core spun yarn production effect, enrich the appearance style,. High product value ad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缠包芯纱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环锭纺纱新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包缠包芯纱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包芯纱是指通过芯纱和鞘纱组合的一种复合纱,一般以长丝为芯纱,短纤为外包纤维(鞘纱),其特点为通过外包纤维与芯纱的结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点,弥补双方的不足,扬长避短,优化成纱的结构和特性。包芯纱生产已有40余年历史,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相关纱线品种也不断丰富。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000余万锭包芯纱,预期每年还将以20-30万锭的速度增长。因此,包芯纱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包芯纱的生产工艺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第一种为在细纱工序上加入芯纱,形成包芯纱,外包纤维先经过粗纱工序得到所需的外包粗纱,然后外包粗纱在细纱机上由后罗拉喂入后经牵伸过程被抽长拉细,芯丝通过喂入装置由前罗拉喂入,两者一起被加捻形成包芯纱,实现外包短纤维对芯纱的包覆;第二种是在包覆纱机上加入芯纱,形成包芯纱,棉纱先被加捻形成棉纱筒子,在包覆机上芯纱通过喂入罗拉穿过包覆纱机的空心锭子的中心,棉纱筒子固定在空心锭子上,通过棉纱筒和锭子的旋转,棉纱被包缠在芯纱上,形成包芯纱;第三种是通过并纱的办法加入芯纱,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包缠包芯纱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缠包芯纱,包括主纱和芯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纱为具有强捻的短纤纱,所述芯纱为化纤长丝或化纤长丝束,沿着所述包缠包芯纱的长度方向,主纱和芯纱之间的结合方式呈周期性变化,一个周期内包含六种结合方式,首先是芯纱包缠在主纱的外部,此时芯纱和主纱呈包缠方式,且芯纱对主纱包缠的方向与主纱捻度方向一致,且芯纱对主纱的缠绕逐渐稀疏,构成第一结合方式;随后芯纱被主纱逐渐包裹,此时芯纱和主纱呈包芯方式,且芯纱在主纱内逐渐由主纱的左侧过渡到纱体的中心过渡到纱体的右侧,构成第二结合方式;随后芯纱再次逐渐包缠在主纱的外部,此时芯纱和主纱呈包缠方式,且芯纱对主纱包缠的方向与主纱捻度方向相反,且芯纱对主纱的缠绕逐渐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缠包芯纱,包括主纱和芯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纱为具有强捻的短纤纱,所述芯纱为化纤长丝或化纤长丝束,沿着所述包缠包芯纱的长度方向,主纱和芯纱之间的结合方式呈周期性变化,一个周期内包含六种结合方式,首先是芯纱包缠在主纱的外部,此时芯纱和主纱呈包缠方式,且芯纱对主纱包缠的方向与主纱捻度方向一致,且芯纱对主纱的缠绕逐渐稀疏,构成第一结合方式;随后芯纱被主纱逐渐包裹,此时芯纱和主纱呈包芯方式,且芯纱在主纱内逐渐由主纱的左侧过渡到纱体的中心过渡到纱体的右侧,构成第二结合方式;随后芯纱再次逐渐包缠在主纱的外部,此时芯纱和主纱呈包缠方式,且芯纱对主纱包缠的方向与主纱捻度方向相反,且芯纱对主纱的缠绕逐渐密集,构成第三结合方式;随后芯纱继续包缠在主纱的外部,此时芯纱和主纱呈包缠方式,且芯纱对主纱包缠的方向与主纱捻度方向相反,且芯纱对主纱的缠绕逐渐稀疏,构成第四结合方式;随后芯纱被主纱逐渐包裹,此时芯纱和主纱呈包芯方式,且芯纱在主纱内逐渐由主纱的右侧过渡到纱体的中心过渡到纱体的左侧,构成第五结合方式;最后芯纱再次逐渐包缠在主纱的外部,此时芯纱和主纱呈包缠方式,且芯纱对主纱包缠的方向与主纱捻度方向一致,且芯纱对主纱的缠绕逐渐密集,构成第六结合方式。2.一种包缠包芯纱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装包芯纱装置的细纱机上纺制,包芯纱装置包括向上连接杆,所述向上连接杆为长方体结构,在所述向上连接杆的长度的中间部位开有第一连接孔,在所述向上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杆,所述连接横杆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连接横杆为铁质材料,所述连接横杆穿过向上连接杆的第一连接孔,且通过螺钉固定在向上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横杆的左右两侧的圆面封闭,沿着所述连接横杆的长度方向开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贯穿连接横杆的前后方向,在位于向上连接杆左侧和右侧的连接横杆上设置有对称的左导纱装置和右导纱装置,所述左导纱装置和右导纱装置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左导纱装置和右导纱装置包括中间轴承,所述中间轴承的内部圆周上设置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穿过内部圆周的圆心,所述中心杆的两端与内部圆周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杆穿过连接横杆的第二连接孔,从而将轴承固定在连接横杆上,所述中心杆上设置有磁性可控的电磁铁,所述中心杆由电机带动沿着连接横杆的第二连接孔左右滑动,在所述轴承的外部圆周上固定连接有导纱轮,在所述导丝轮的外表面圆周上开有导纱槽,所述导纱轮可自由转动;纺纱时,包芯纱装置通过向上连接杆固定在细纱机的摇架上,主体粗纱由细纱机的后罗拉前部的喇叭口喂入,而后经后罗拉、中罗拉、前罗拉的牵伸作用后由前罗拉的钳口输出,得到主体须条,芯纱由芯纱筒主动导出后穿过导纱轮的导纱槽喂入前罗拉后部,此时首先导纱轮位于连接横杆的最左侧,且设置中心杆的电磁铁没有磁性,同时电机带动中心杆沿着连接横杆的第二连接孔由左往右滑动,在中心杆滑动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娣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岸鲁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