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导引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840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导引小车,其包括自动导引车体和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固定设置于自动导引车体的顶面上;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夹抱货叉、至少两个载物台和驱动组件,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垂直且相对设置于自动导引车体的顶面上,至少两个载物台层叠设置于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夹抱货叉活动设置于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夹抱货叉与驱动组件电性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夹抱货叉夹持待搬运物品,并驱动夹抱货叉将待搬运物品运输至至少两个载物台中空闲的载物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提升机构上设置至少两个载物台,夹抱货叉将货物放置于空闲的载物台上,使得自动导引小车可单次搬运多个货物,提高了自动导引小车的工作效率。

An automatic guided vehi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guided vehicle, including automatic guided vehicle and lifting mechanism,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fix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automatic guided vehicle; lif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first frame, a second frame, holding a fork, at least two carrier and a driving component, the first frame and the second frame and vertical is at the top of automatic guided vehicle, at least two stage cascad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frame and the second frame, holding fork activitie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frame and the second frame, holding the fork and the driving component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drive assembly for driving the clamping fork clamp for handling goods, and drive the stage holding fork will be carrying goods to at least two carrier platform free. In the invention, at least two loading tables are arranged on the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cargo fork is clamped to place the goods on the idle loading platform, so that the automatic guided trolley can carry more than one cargo at a single time, thus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automatic guide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导引小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导引小车。
技术介绍
自动导引小车(AutomatedGuidedVehicle)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自动导引小车属于轮式移动机器人(WMR――WheeledMobileRobot)的范畴。自动导引小车的显著特点是无人驾驶,可以保障系统在不需要人工导航的情况下自动行驶,柔性好,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高。自动导引小车可以根据仓储货位要求、生产工艺流程等改变而灵活配置,并且运行路径改变的费用与传统的输送带或刚性的传送线相比非常低廉。如果配有装卸机构,自动导引小车还可以与其他物流设备自动接口,实现货物或物料装卸与搬运全过程自动化。此外,自动导引小车还具有清洁生产的特点,自动导引小车依靠自带的蓄电池提供动力,运行过程噪声极低、无污染,可以应用在许多要求工作环境清洁的场所。目前的自动导引小车单次只能搬运一个货物,使得自动导引小车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导引小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导引小车单次只能搬运一个货物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导引小车,其包括自动导引车体和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自动导引车体的顶面上;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夹抱货叉、至少两个载物台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垂直且相对设置于所述自动导引车体的顶面上,所述至少两个载物台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所述夹抱货叉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所述夹抱货叉与所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夹抱货叉夹持待搬运物品,并驱动所述夹抱货叉将所述待搬运物品运输至所述至少两个载物台中空闲的载物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左驱动机构和右驱动机构,所述夹抱货叉包括左夹抱部和右夹抱部,所述左驱动机构和所述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左夹抱部、所述右夹抱部两者相对运动或两者相向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第一固定门架、第一活动门架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固定门架垂直设置于所述自动导引车体的顶面上,所述第一活动门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底部;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第二固定门架、第二活动门架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固定门架垂直设置于所述自动导引车体的顶面上,且所述第二固定门架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活动门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门架上,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门架底部,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门架和所述第二活动门架上下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夹抱部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活动部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活动门架连接,所述第一活动部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内侧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底部;所述右夹抱部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活动部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活动门架连接,所述第二活动部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内侧上,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底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活动部、所述第二活动部伸出或缩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活动门架与所述第二活动门架之间还垂直设置有多个支撑横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传动杆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门架顶端设置有第一传动链轮,所述第一活动门架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传动链轮;所述第一链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门架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链条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传动链轮与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链条的一端与所述左夹抱部连接,所述第二链条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传动链轮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三链条和第四链条,所述第二固定门架顶端设置有第三传动链轮,所述第二活动门架的顶端设置有第四传动链轮;所述第三链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门架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三链条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三传动链轮与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链条的一端与所述右夹抱部连接,所述第四链条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四传动链轮与所述第二固定门架底端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动链轮下方设置有第一链条张紧组件,所述第一传动链轮与所述第一链条张紧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链条错位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链轮下方设置有第二链条张紧组件,所述第二传动链轮与所述第二链条张紧组件通过所述第二链条错位连接;所述第三传动链轮下方设置有第三链条张紧组件,所述第三传动链轮与所述第三链条张紧组件通过所述第三链条错位连接;所述第四传动链轮下方设置有第四链条张紧组件,所述第四传动链轮与所述第四链条张紧组件通过所述第四链条错位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链条与所述左夹抱部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一松链检测装置、第一报警器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松链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获取第一松链检测装置的第一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报警器;所述第四链条与所述右夹抱部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二松链检测装置和第二报警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松链检测装置、第二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获取第二松链检测装置的第二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报警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门架的外侧上还设置有第一防倾倒机构,所述第一防倾倒机构包括第一底座、第四驱动机构、第二控制器、第一前伸缩杆和第一后伸缩杆,所述第一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的外侧上,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前伸缩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一前伸缩杆与所述第四驱动机构机械连接,所述第一后伸缩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后伸缩杆与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门架的外侧上还设置有第二防倾倒机构,所述第二防倾倒机构包括第二底座、第五驱动机构、第二前伸缩杆和第二后伸缩杆,所述第二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门架的外侧上,所述第五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前伸缩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二前伸缩杆与所述第五驱动机构机械连接,所述第二后伸缩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后伸缩杆与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导引车体包括底框架、第三控制器、驱动舵轮、磁导航器件和多个辅助轮,所述驱动舵轮设置于所述底框架的底面上,所述磁导航器件设置于所述底框架的底面上,所述多个辅助轮均匀设置于所述底框架底面边缘处,所述第三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舵轮、所述磁导航器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磁导航器件的导航信号,并根据所述导航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舵轮行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自动导引小车在提升机构上设置至少两个载物台,夹抱货叉将货物放置于空闲的载物台上,使得自动导引小车可单次搬运多个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导引小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导引小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自动导引车体和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自动导引车体的顶面上;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夹抱货叉、至少两个载物台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垂直且相对设置于所述自动导引车体的顶面上,所述至少两个载物台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所述夹抱货叉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所述夹抱货叉与所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夹抱货叉夹持待搬运物品,并驱动所述夹抱货叉将所述待搬运物品运输至所述至少两个载物台中空闲的载物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导引小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自动导引车体和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自动导引车体的顶面上;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夹抱货叉、至少两个载物台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垂直且相对设置于所述自动导引车体的顶面上,所述至少两个载物台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所述夹抱货叉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所述夹抱货叉与所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夹抱货叉夹持待搬运物品,并驱动所述夹抱货叉将所述待搬运物品运输至所述至少两个载物台中空闲的载物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导引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左驱动机构和右驱动机构,所述夹抱货叉包括左夹抱部和右夹抱部,所述左驱动机构和所述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左夹抱部、所述右夹抱部两者相对运动或两者相向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导引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第一固定门架、第一活动门架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固定门架垂直设置于所述自动导引车体的顶面上,所述第一活动门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底部;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第二固定门架、第二活动门架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固定门架垂直设置于所述自动导引车体的顶面上,且所述第二固定门架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活动门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门架上,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门架底部,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门架和所述第二活动门架上下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导引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抱部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活动部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活动门架连接,所述第一活动部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内侧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底部;所述右夹抱部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活动部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活动门架连接,所述第二活动部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内侧上,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底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活动部、所述第二活动部伸出或缩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导引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门架与所述第二活动门架之间还垂直设置有多个支撑横梁。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导引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传动杆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门架顶端设置有第一传动链轮,所述第一活动门架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传动链轮;所述第一链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门架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链条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传动链轮与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链条的一端与所述左夹抱部连接,所述第二链条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传动链轮与所述第一固定门架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三链条和第四链条,所述第二固定门架顶端设置有第三传动链轮,所述第二活动门架的顶端设置有第四传动链轮;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玲罗宝林左剑萍欧阳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陆智慧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