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常温制备纳米级NaYF4上转换荧光基质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9368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常温制备纳米级NaYF↓[4]上转换荧光基质材料的方法,包括:常温条件下,将钇的盐溶液加入至非极性有机溶剂中,边搅拌边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充分搅拌后,将氟化钠水溶液加入反应体系,继续搅拌0.5~24小时,反应结束后静置分层,分离出分散在油相中的产品,用丙酮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液超声洗涤,30~70℃下真空干燥3~5小时,即得纳米级NaYF↓[4]颗粒。该方法制备出的纳米级上转换荧光基质材料,具有粒度均匀、分散良好等特点,且粒径最小可控制在10nm以下,完全能够满足生物分子荧光标记基质材料在应用上的要求,而且产量极高,为荧光纳米材料的量产以及今后的广泛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上转换荧光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常温制备纳米级NaYF4上转换荧光基质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上转换荧光材料是一类在长波长光激发下能发出短波长光的发光材料。最近,用上转换荧光材料作为生物分子荧光标记探针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已出现上转换荧光材料(NaYF4:Yb3+/Er3+)在DNA探测技术中应用的相关报道(Chem.Commun.,2006,2557-2559);关于上转换荧光材料的最新报道与成果正在不断地涌现出来。以NaYF4为基质,Yb,Er掺杂的上转换荧光材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效率最高的;作为生物分子荧光标记材料,标记材料本身需要具备粒径小、颗粒分布均匀、发光效率高等特点。反胶束法是一种在纳米材料合成中被广泛使用的方法,用反胶束法制备的纳米粒子的大小、形状较容易控制,相关的研究也较多;但其产量过低,只适用于实验室少量生产,随着上转换材料应用领域的扩大以及其用量的与日俱增,该方法不能满足纳米材料大规模量化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常温制备纳米级NaYF4上转换荧光基质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是以高氯酸或盐酸作为氧化钇溶剂,使用甲苯等非极性油相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常温制备纳米级NaYF↓[4]上转换荧光基质材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稀土氧化钇粉末溶解于酸性溶剂中,再加水,配成钇的盐溶液备用;(b)配制阴离子表面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备用;(c)配制0.2~0.8mol /L,pH9.0~10.0氟化钠水溶液备用;(d)取非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备用;(e)20℃-40℃常温条件下,将步骤(a)中制备好的钇的盐溶液加入至步骤(d)备好的有机溶剂中,其水、油相的体积比为1∶10~1∶5,边搅拌边加 入步骤(b)配制好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此时反应体系中水相、油相的体积比为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温制备纳米级NaYF4上转换荧光基质材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稀土氧化钇粉末溶解于酸性溶剂中,再加水,配成钇的盐溶液备用;(b)配制阴离子表面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备用;(c)配制0.2~0.8mol/L,pH9.0~10.0氟化钠水溶液备用;(d)取非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备用;(e)20℃-40℃常温条件下,将步骤(a)中制备好的钇的盐溶液加入至步骤(d)备好的有机溶剂中,其水、油相的体积比为1∶10~1∶5,边搅拌边加入步骤(b)配制好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此时反应体系中水相、油相的体积比为1∶5~1∶2,剧烈搅拌10~60分钟后,将步骤(c)中制备好的氟化钠水溶液加入反应体系,继续搅拌0.5~24小时,此时反应体系中水油的体积比为1∶1~2∶3,反应结束后静置分层;(f)分离出分散在油相中的产品,用丙酮和水的混合液超声洗涤,30~70℃下真空干燥3~5小时,即得纳米级NaYF4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制备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兴平王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