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收获机驾驶室软连接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904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收获机驾驶室软连接减震装置,包括多个固定板,固定板的横向板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减震体,减震体的大径端面上形成支脚柱,所述的支脚柱端面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形成凸台,所述的减震体小径端面与凸台之间形成装配孔,所述的装配孔的内壁处形成环状的装配槽,所述减震体的大径端面形成有定位孔,减震体的小径端面上设置有上护板,减震体的大径端面与支脚柱外壁处设置有下护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固定板便于安装,减震组件能够双向减震,减震体的结构便于安装,能够提高安装效率,减震效果好,有利于越过共振区,衰减高频振动和噪声,而且减震体中没有滑动连接部,易于保养,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收获机驾驶室软连接减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收获机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收获机驾驶室软连接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收获机又称收割机,收割机是一体化收割农作物的机械,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并将谷粒集中到储藏仓,然后在通过传送带将粮食输送到运输车上。也可用人工收割,将稻、麦等作物的禾秆铺放在田间,然后再用谷物收获机械进行捡拾脱粒。收获稻、麦等谷类作物子粒和秸秆的作物收获机械。收获机按照结构类型可以分为侧挂式收获机、背负式收获机、手扶式收获机、卧式收获机、立式收获机。由于收获机的工作环境恶略,常规车辆的减震装置并不适用于收获作业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收获机驾驶室软连接减震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收获机驾驶室软连接减震装置,包括多个L型的固定板,固定板的纵向板与收获机机架固定,所述固定板的横向板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通过螺栓、螺母固定的减震组件,减震组件中的大径端靠近固定板的横向板,所述减震组件的小径端设置有上垫片,减震组件的大径端设置有下垫片,减震组件包括减震体,所述的减震体呈去顶锥面状,减震体的大径端面上形成圆柱状的支脚柱,所述的支脚柱端面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形成凸台,所述的减震体小径端面与凸台之间形成装配孔,所述的装配孔的内壁处形成环状的装配槽,所述减震体的大径端面形成有定位孔,减震体的小径端面上设置有上护板,上护板中的套筒插入到装配孔中,套筒外的装配环与装配槽相配合,减震体的大径端面与支脚柱外壁处设置有下护板,下护板端面上的装配体插入到定位孔中。所述的固定板的纵向板通过螺栓与收获机机架固定。所述的定位孔为三个,定位孔沿减震体的大径端面均布。所述的定位孔为阶梯孔。所述的套筒长度与装配孔的轴向长度相一致。所述的减震体、上护板、下护板、支脚柱同轴。所述凹槽槽壁与槽底之间的过渡面为圆弧面。所述减震体的大径端面与支脚柱之间的过渡面为圆弧面。本专利技术固定板便于安装,减震组件能够双向减震,减震体的结构便于安装,能够提高安装效率,本专利技术减震效果好,有利于越过共振区,衰减高频振动和噪声,而且减震体中没有滑动连接部,易于保养,提高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减震组件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减震组件的主视图;图4是图3中沿A-A截面的剖视图;其中:1固定板2减震组件3上垫片4下垫片5螺栓6螺母7减震体8上护板9下护板10装配孔11支脚柱12凹槽13凸台14装配槽15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收获机驾驶室软连接减震装置,包括多个L型的固定板1,固定板1的纵向板与收获机机架固定,所述固定板1的横向板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通过螺栓5、螺母6固定的减震组件2,减震组件2中的大径端靠近固定板1的横向板,所述减震组件2的小径端设置有上垫片3,减震组件2的大径端设置有下垫片4,减震组件2包括减震体7,所述的减震体7呈去顶锥面状,减震体7的大径端面上形成圆柱状的支脚柱11,所述的支脚柱11端面形成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槽底形成凸台13,所述的减震体7小径端面与凸台13之间形成装配孔10,所述的装配孔10的内壁处形成环状的装配槽14,所述减震体7的大径端面形成有定位孔15,减震体7的小径端面上设置有上护板8,上护板8中的套筒插入到装配孔10中,套筒外的装配环与装配槽14相配合,减震体7的大径端面与支脚柱11外壁处设置有下护板9,下护板9端面上的装配体插入到定位孔15中。所述的固定板1的纵向板通过螺栓与收获机机架固定。所述的定位孔15为三个,定位孔15沿减震体的大径端面均布。所述的定位孔15为阶梯孔。所述的套筒长度与装配孔10的轴向长度相一致。所述的减震体7、上护板8、下护板9、支脚柱11同轴。所述凹槽12槽壁与槽底之间的过渡面为圆弧面。所述减震体7的大径端面与支脚柱11之间的过渡面为圆弧面。所述下护板9的下端面与支脚柱11的端面平齐。本专利技术中的固定板位于驾驶室两侧,且成对设置。本专利技术固定板便于安装,减震组件能够双向减震,减震体的结构便于安装,能够提高安装效率,本专利技术减震效果好,有利于越过共振区,衰减高频振动和噪声,而且减震体中没有滑动连接部,易于保养,提高了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收获机驾驶室软连接减震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收获机驾驶室软连接减震装置,包括多个L型的固定板(1),固定板(1)的纵向板与收获机机架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横向板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通过螺栓(5)、螺母(6)固定的减震组件(2),减震组件(2)中的大径端靠近固定板(1)的横向板,所述减震组件(2)的小径端设置有上垫片(3),减震组件(2)的大径端设置有下垫片(4),减震组件(2)包括减震体(7),所述的减震体(7)呈去顶锥面状,减震体(7)的大径端面上形成圆柱状的支脚柱(11),所述的支脚柱(11)端面形成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槽底形成凸台(13),所述的减震体(7)小径端面与凸台(13)之间形成装配孔(10),所述的装配孔(10)的内壁处形成环状的装配槽(14),所述减震体(7)的大径端面形成有定位孔(15),减震体(7)的小径端面上设置有上护板(8),上护板(8)中的套筒插入到装配孔(10)中,套筒外的装配环与装配槽(14)相配合,减震体(7)的大径端面与支脚柱(11)外壁处设置有下护板(9),下护板(9)端面上的装配体插入到定位孔(15)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收获机驾驶室软连接减震装置,包括多个L型的固定板(1),固定板(1)的纵向板与收获机机架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横向板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通过螺栓(5)、螺母(6)固定的减震组件(2),减震组件(2)中的大径端靠近固定板(1)的横向板,所述减震组件(2)的小径端设置有上垫片(3),减震组件(2)的大径端设置有下垫片(4),减震组件(2)包括减震体(7),所述的减震体(7)呈去顶锥面状,减震体(7)的大径端面上形成圆柱状的支脚柱(11),所述的支脚柱(11)端面形成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槽底形成凸台(13),所述的减震体(7)小径端面与凸台(13)之间形成装配孔(10),所述的装配孔(10)的内壁处形成环状的装配槽(14),所述减震体(7)的大径端面形成有定位孔(15),减震体(7)的小径端面上设置有上护板(8),上护板(8)中的套筒插入到装配孔(10)中,套筒外的装配环与装配槽(14)相配合,减震体(7)的大径端面与支脚柱(11)外壁处设置有下护板(9),下护板(9)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秀桂应发李砚鹏
申请(专利权)人:勇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