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890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由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一舌板,舌板具有第一对接面、第二对接面和第三对接面,舌板于第一对接面与第三对接面之间设有一凸部,第二对接面位于凸部上,基部的后端面向前凹设第一插槽,第一插槽延伸至凸部内;第一端子模组插设于第一插槽内,第一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绝缘块、固持于第一绝缘块内的第一端子组和包覆于第一绝缘块和第一端子组外的第一屏蔽壳,第一端子组显露于第二对接面,第一屏蔽壳遮蔽第一端子组,有效的减少了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对产生的噪音,改善了串音,使电连接器的高频性能好。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ic connector comprises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es a base and a tongue plate extends forward from the base form, the tongue plate has a first contact surface, second surface and the third surface docking docking, docking docking tongue plate between the first surface and the third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part second in convex contact surface on the base of the Department, after the end of the first forward concave slot, the first slot extends to the convex part; a first terminal module is inserted into the first slot and a first terminal module includes a first insulating block and a first terminal fixed on the first insulating block and the first shielding shell coated on the first insulating block and a first terminal of the group first, terminal group exposed to second contact surface, a first shielding shell covering the first set of terminals,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irst pair of differential signal terminals to generate noise, improve the crosstalk, the high 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Can do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串行连接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erialAttachedSCSI,SAS)是并行SCSI基于串行技术的发展,除了有更高的信号传输速度优点以外,另一个显著的优点是SAS接口可以与SATA接口兼容,即SATA插头连接器能直接插入SAS插座连接器。通过这种方式,系统结构可以灵活整合SAS或SATA设备,并且大大降低支持两个单独接口的成本。现有的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具有一基座及由基座向前延伸形成的一舌板,所述舌板设有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和第三对接部,第一对接部和第三对接部之间设有凸部,第二对接部位于凸部上,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和第三对接部分别设有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和第三端子组。第二端子组包括三个接地端子和两对差分信号端子对,差分信号端子对与接地端子间隔排列,一导电片延伸形成三个导通接脚分别与各个接地端子接触。然而,导电片仅仅通过将接地端子导通来减少差分信号端子对产生的噪音,无法对差分信号端子对本身进行有效的屏蔽,串音问题还是严重,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好的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通过在基座和舌板内插入一屏蔽壳且包围端子,以达到电连接器高频性能好的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由所述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一舌板,所述舌板具有一第一对接面、一第二对接面和一第三对接面,所述舌板于所述第一对接面与第三对接面之间设有一凸部,所述第二对接面位于所述凸部上,所述基部的后端面向前凹设一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延伸至所述凸部内;一第一端子模组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包括一第一绝缘块、固持于所述第一绝缘块内的一第一端子组和包覆于所述第一绝缘块和第一端子组外的一第一屏蔽壳,所述第一端子组显露于所述第二对接面。进一步,所述第一屏蔽壳具有环状的一第一包覆部和自所述第一包覆部向前延伸形成的一第一片部,所述第一包覆部包覆所述第一绝缘块,所述第一片部插入所述凸部的第一插槽内。进一步,所述第一包覆部设有至少一第一弹片,所述第一插槽内壁面凸伸一第一挡止块,所述第一挡止块向前挡止所述第一弹片。进一步,所述第一挡止块的后端面设有倾斜的一第一导引面。进一步,所述第一包覆部设有至少一第二弹片,所述第一绝缘块设有一第二挡止块,所述第二档止块向前挡止所述第二弹片。进一步,所述第二挡止块后端面设有倾斜的一第二导引面。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三个第一接地端子和两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对,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交替排列且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位于最外侧,所述第一片部遮蔽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对和第一接地端子的上方。进一步,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对具有固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块的一第一固持部、由所述第一固持部向前延伸出所述第一绝缘块前端面的一第一接触部及由所述第一固持部向后延伸出所述第一绝缘块后端面的一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片部设有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接触部显露于所述第一通孔。进一步,所述凸部设有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接触部显露于所述第二通孔。进一步,所述第一屏蔽壳具有至少一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一包覆部向后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延伸部遮蔽所述第一焊接部。进一步,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具有固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块的一第二固持部、由所述第二固持部向前延伸出所述第一绝缘块前端面的一第二接触部及由所述第二固持部向后延伸出所述第一绝缘块后端面的一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包覆部设有至少一第一接地脚,所述第一接地脚和所述第二焊接部用以焊接于一电路板上的同一个焊点上。进一步,所述第一片部凸设有一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弹性接触。进一步,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对的厚度。进一步,所述第一对接面与第三对接面位于所述舌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对接面位于所述舌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对接面设有一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三对接面设有一第三端子组。进一步,所述基部的后端面向前凹设形成一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延伸至所述第一对接面对应的所述舌板内,所述第二插槽内插设有一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包括一第二绝缘块、固持于所述第二绝缘块内的所述第二端子组和包覆于所述第二绝缘块和第二端子组外的一第二屏蔽壳。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基座的后端面向前凹设一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延伸至所述凸部内,一第一端子模组插入所述第一插槽内,该第一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绝缘块、设于该第一绝缘块内的第一端子组及包覆于第一绝缘块和第一端子组外的一第一屏蔽壳。所述第一屏蔽壳遮蔽所述第一端子组,有效的减少了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对产生的噪音,改善了串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第一端子模组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第二端子模组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部分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部分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第一端子模组的立体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第二端子模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电连接器100绝缘本体1基部11导引槽111夹持槽112舌板12第一对接面121第二对接面122第三对接面123凸部124第四通孔125第二通孔126第二插槽13第三挡止块131第三导引面132第一插槽14第一挡止块141第一导引面142第二端子模组2第二端子组21第二差分信号端子对211第三固持部2111第三接触部2112第三焊接部2113第二接地端子212第四固持部2121第四接触部2122第四焊接部2123第二屏蔽壳22第二包覆部221第二片部222第二接地脚223第三弹片224第四弹片225第二延伸部226第三通孔227第二弹性部228第二绝缘块23第一端子模组3第一端子组31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对311第一固持部3111第一接触部3112第一焊接部3113第一接地端子312第二固持部3121第二接触部3122第二焊接部3123第一屏蔽壳32第一包覆部321第一片部322第一接地脚323第一弹片324第二弹片325第一延伸部326第一通孔327第一弹性部328第一绝缘块33第二挡止块331第二导引面332第三端子组4电路板5焊点51缺口52第一表面53第二表面54【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图4和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100用于对接至一对接连接器(图未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安装在一电路板5的一缺口52内,即沉板型结构。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一第一端子模组3、一第二端子模组2和一第三端子组4。如图1、图2和图7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呈纵长状,具有一基部11和自所述基部11向前延伸形成的一舌板12,所述舌板12具有一第一对接面121、一第二对接面122和一第三对接面123。所述第一对接面121与第三对接面123位于所述舌板12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一对接面121与第三对接面123之间设有一凸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由所述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一舌板,所述舌板具有一第一对接面、一第二对接面和一第三对接面,所述舌板于所述第一对接面与第三对接面之间设有一凸部,所述第二对接面位于所述凸部上,所述基部的后端面向前凹设一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延伸至所述凸部内;一第一端子模组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包括一第一绝缘块、固持于所述第一绝缘块内的一第一端子组和包覆于所述第一绝缘块和第一端子组外的一第一屏蔽壳,所述第一端子组显露于所述第二对接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15 US 62/434,476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由所述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一舌板,所述舌板具有一第一对接面、一第二对接面和一第三对接面,所述舌板于所述第一对接面与第三对接面之间设有一凸部,所述第二对接面位于所述凸部上,所述基部的后端面向前凹设一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延伸至所述凸部内;一第一端子模组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包括一第一绝缘块、固持于所述第一绝缘块内的一第一端子组和包覆于所述第一绝缘块和第一端子组外的一第一屏蔽壳,所述第一端子组显露于所述第二对接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壳具有环状的一第一包覆部和自所述第一包覆部向前延伸形成的一第一片部,所述第一包覆部包覆所述第一绝缘块,所述第一片部插入所述凸部的第一插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部设有至少一第一弹片,所述第一插槽内壁面凸伸一第一挡止块,所述第一挡止块向前挡止所述第一弹片。4.如权利要求3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止块的后端面设有倾斜的一第一导引面。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部设有至少一第二弹片,所述第一绝缘块设有一第二挡止块,所述第二档止块向前挡止所述第二弹片。6.如权利要求5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止块后端面设有倾斜的一第二导引面。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三个第一接地端子和两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对,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交替排列且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位于最外侧,所述第一片部遮蔽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对和第一接地端子的上方。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隆权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