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接触端子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8905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接触端子及其制造方法。该端子包括:纵向延伸的腔体,其用于在其中接纳电接触引脚。另外,该端子包括至少一个接触梁,所述接触梁具有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腔体内部的接触面,其中,所述接触梁适于在所述电接触引脚的作用下发生偏转,以在所述电接触引脚被接纳在所述腔体中时向所述电接触引脚施加接触力。该端子还包括平坦支撑壁,所述平坦支撑壁与所述电接触引脚插入所述腔体中的所述插入方向基本平行地取向,其中,靠近所述平坦支撑壁的边缘形成有至少一个孔,以在所述平坦支撑壁中形成至少一个支撑弹簧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弹簧元件适于在所述接触梁发生偏转时与所述接触梁接合,以增大所述接触力。

Electric contact terminal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lectric contact terminal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terminal includes a longitudinally extending cavity for receiving an electrical contact pin therein. In addition, the terminal includes at least one contact beam, the contact surface, the contact beam has at least partially disposed within the cavity in which the contact beam for deflection occurs at the contact pin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contact force applied to the electrical contact pins on the electrical contact pins are is accommodated in the cavity when. The terminal also comprises a flat support wall, the planar support wall and the contact pin is inserted into the cavity in the insertion direction substantially parallel orientation, which is close to the edge of the flat support wall is formed with at least one hole in the flat support at least one support spring element. The formation of the wall, the at least one support spring element is adapted to the contact deflection when Liang Fasheng contact with the beam joint,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contact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接触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支撑弹簧元件的电接触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本领域的趋势是提供具有较小尺寸的电连接器,例如,用于在受约束的建筑空间内设置多个连接器。然而,随着电连接器变得越来越小,这些电连接器的导电插入物(即,电接触引脚和/或电接触端子)也必须变得更小。虽然电接触引脚可被非常容易地制造成较小尺寸(即,较小横截面),但是设置具有较小尺寸的电接触端子更具挑战性。因为为了提供较小的电接触端子,通常必须使用较薄的金属片材,所以出现了困难。然而,提供由较薄金属片材制成的电接触电子,这导致电接触端子的壁厚减小,进而使电接触引脚和电接触端子之间可实现的接触力减小。这是因为电接触端子的接触力通常是通过由金属片材形成的接触梁产生的,其中,接触梁优选地与电接触端子一体形成。因此,电接触端子的接触梁可对电子接触引脚施加的接触力强烈地取决于所使用的材料(即,片材材料)和片材厚度。因此,在仅仅设置较小端子的情况下,施加在电接触引脚上的接触力将变得更小。然而,较小的电接触端子必须实现相同的接触力要求,即,它们必须对电接触引脚施加与由传统厚片材材料制成的电接触端子相同的接触力。通常,在电连接器中期望有高接触力(独立于连接器大小),以在电接触引脚和电接触端子之间提供固定的电接触,这是因为较高的接触力将减小电接触件的接触电阻。另外,随着接触力增大,连接器愈发不受诸如振动和/或冲击等环境条件影响。因此,可扩宽具有高接触力的连接器的应用领域。在本领域中,已知电接触端子100,如图1中所示,电接触端子100设置有接触梁120,接触梁120被支撑梁142支撑,以在电接触端子100和可被接纳在电接触端子100中的电接触引脚110之间提供增大的接触力。由于接触梁120和支撑梁142的叠放布置,所以当引脚110被接纳在电接触引脚110中时,接触梁120和支撑梁142二者必须发生偏转,由此使接触力FN增大。然而,在已知的电接触端子100中,接触力直接取决于所使用的片材材料厚度。因此,所需的接触力限制最小片材厚度,使得设置有叠放的接触梁120和支撑梁142的端子不可设置成非常小的尺寸。或者,如果使用薄片材,则不可实现所需的接触力。另外,为了增大接触力,可使用不同的片材材料,特别地,具有高硬度的片材材料,从而导致硬电接触端子。这些硬电接触端子可对接纳在其中的电接触引脚产生高接触力。然而,例如,由于所使用的电接触引脚尺寸变化,所以随着接触件和/或支撑梁的偏转增大,接触力将快速增加。因此,接触力和引脚插入力(即,将电接触引脚插入电接触端子中所需的力)强烈地取决于电接触引脚的尺寸。这不是期望的,因为必须实现一定接触力。另外,变化的引脚插入力使得更困难地进行自动化引脚插入和监视。特别地,高引脚插入力妨碍插入电接触引脚并且增加了使引脚插入期间电接触引脚和/或电接触端子的受损风险增加。另外,使用硬接触端子,这导致应力水平高,特别地是在接触梁和支撑梁处。如果随意地插入电接触引脚,则例如由于所需的引脚插入力高,所以端子例如因塑料变形而受损。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提供一种即使需要端子尺寸小也可提供高接触力的电接触端子。另外,电接触端子应当适于在引脚插入力适中时,提供所需的高接触力。另外,接触力和/或引脚插入力应当具有小容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目的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电接触端子、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和本专利技术的制造电接触端子的方法来解决的。特别地,这些目的是通过一种由弯曲和切割的片材金属制成的电接触端子来解决的,所述电接触端子包括:纵向延伸的腔体,所述腔体用于在其中接纳电接触引脚;至少一个接触梁,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梁具有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腔体内部的接触面,其中,在所述电接触引脚被接纳在所述腔体中时,所述接触梁适于在所述电接触引脚的作用下发生偏转,以向所述电接触引脚施加接触力;以及平坦支撑壁,所述平坦支撑壁与所述电接触引脚插入所述腔体中的插入方向A基本平行地取向,其中,靠近所述平坦支撑壁的边缘形成有至少一个孔,以在所述平坦支撑壁中形成至少一个支撑弹簧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弹簧元件适于在所述接触梁发生偏转时与所述接触梁接合,以增大所述接触力FN。当电接触引脚被接纳在腔体内时,至少部分布置在用于接纳电接触引脚的腔体内的接触梁将对电接触引脚施加接触力。优选地,接触梁包括弹簧部分,弹簧部分被设计成发生偏转并且对电接触引脚提供第一水平的接触力FN。适于与接触梁接合的支撑弹簧元件将增大经由接触梁施加到电接触引脚上的接触力FN。因此,可对电接触引脚施加所期望的高接触力FN。例如,在第一插入阶段,对电接触引脚施加第一水平的小接触力FN。该第一插入阶段对应于电接触引脚插入腔体中的插入路径x,其中,电接触引脚接触电接触端子的接触梁,但电接触梁优选地仍没有与支撑弹簧元件接合。另选地,即使电接触引脚没有被插入腔体中,则支撑弹簧元件也可与接触梁接合。在第二插入阶段,支撑弹簧元件由于接触梁偏转而与接触梁接合,并且经由接触梁对电接触引脚施加增大的接触力。由于施加到电接触引脚上的接触力和引脚插入力(即,将电接触引脚插入端子腔体中所需的力)是有依赖的,因此插入力将优选地在第一插入阶段和第二插入阶段期间逐渐增大。因此,可用小的插入力将电接触引脚插入电接触端子中,并且当通过电接触端子来引导电接触引脚时,由于所期望的插入路径x,导致插入力和对应的接触力可增大。因此,使电接触引脚和/或电接触端子在插入电接触引脚期间受损的风险可大幅减低。另外,在与电接触引脚插入腔体中的插入方向A基本平行取向的平坦支撑壁中设置支撑弹簧元件的情况下,可实现的接触力FN不取决于平坦支撑壁的片材厚度。可实现的接触力FN并非取决于靠近平坦支撑壁的边缘形成的孔的形状和设计和所得的支撑弹簧元件的形状和设计。例如,如果孔更远离平坦支撑壁的边缘形成,则支撑弹簧元件将具有增大的宽度,因此,将更硬。如果更靠近支撑壁的边缘形成孔,则所得的支撑弹簧元件不太硬,因此接触力FN将更低。平坦支撑壁的边缘可以是笔直边缘或弯曲边缘,其中,弯曲边缘优选地被设置为凸弯曲边缘。另外,边缘可初始地是笔直边缘,并且在例如通过冲压而形成孔之后,边缘可具有诸如凸弯曲形状的弯曲形状。根据形成在支撑壁中孔的形状,端子的内部应力可减小。特别地,由于支撑弹簧元件在电接触引脚插入电接触端子中期间弹性变形或偏转,因此将出现诸如弯曲应力的应力。在设置诸如具有至少一个倒圆拐角的形状的合适孔形状的情况下,应力可减小。通常,孔可具有诸如矩形形式、椭圆形形式、多边形形式的任何所期望形式,其中,该形状的至少一个拐角被优选地设置成倒圆的。根据平坦支撑壁相对于接触梁的取向,支撑弹簧元件将在平坦支撑壁的片材平面上偏转,或不这样。例如,如果平坦支撑壁与接触梁的偏转平面平行取向,则支撑弹簧元件的偏转方向将处于平坦支撑壁的片材平面上。接触梁可适于在电接触引脚的作用下在偏转平面中偏转,并且平坦支撑壁可平行于偏转平面取向。接触梁的偏转通常是在偏转平面上执行的枢转移动。因为平坦支撑壁(i)平行于偏转平面取向以及(ii)如之前描述的基本上平行于插入方向A取向,所以平坦支撑壁基本上垂直于接触梁取向。这意味着,支撑弹簧元件的偏转方向和接触梁的偏转方向布置在彼此基本平行的偏转平面上。换句话讲,支撑弹簧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接触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弯曲和切割的片材金属制成的电接触端子(200;300),所述电接触端子包括:纵向延伸的腔体(232;332),所述腔体用于在其中接纳电接触引脚(210;310);至少一个接触梁(220;320),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梁具有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腔体内部的接触面(224;324),其中,在所述电接触引脚(210;310)被接纳在所述腔体(232;332)中时,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梁(220;320)适于在所述电接触引脚(210;310)的作用下发生偏转,以向所述电接触引脚(210;310)施加接触力(FN);以及平坦支撑壁(250;350),所述平坦支撑壁与所述电接触引脚(210;310)插入所述腔体(232;332)中的插入方向(A)基本平行地取向,其中,靠近所述平坦支撑壁(250;350)的边缘形成有至少一个孔(252;352),以在所述平坦支撑壁(250;350)中形成至少一个支撑弹簧元件(240;34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弹簧元件(240;340)适于在所述接触梁(220;320)发生偏转时与所述接触梁(220;320)接合,以增大所述接触力(FN)。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25 EP 16166801.71.一种由弯曲和切割的片材金属制成的电接触端子(200;300),所述电接触端子包括:纵向延伸的腔体(232;332),所述腔体用于在其中接纳电接触引脚(210;310);至少一个接触梁(220;320),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梁具有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腔体内部的接触面(224;324),其中,在所述电接触引脚(210;310)被接纳在所述腔体(232;332)中时,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梁(220;320)适于在所述电接触引脚(210;310)的作用下发生偏转,以向所述电接触引脚(210;310)施加接触力(FN);以及平坦支撑壁(250;350),所述平坦支撑壁与所述电接触引脚(210;310)插入所述腔体(232;332)中的插入方向(A)基本平行地取向,其中,靠近所述平坦支撑壁(250;350)的边缘形成有至少一个孔(252;352),以在所述平坦支撑壁(250;350)中形成至少一个支撑弹簧元件(240;34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弹簧元件(240;340)适于在所述接触梁(220;320)发生偏转时与所述接触梁(220;320)接合,以增大所述接触力(F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端子(200;300),其中,所述接触梁(220;320)适于在所述电接触引脚(210;310)的作用下在偏转平面中发生偏转,并且其中,所述平坦支撑壁(250;350)平行于所述偏转平面取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接触端子(300),其中,所述孔(352)包括基本闭环以形成所述支撑弹簧元件(340),所述支撑弹簧元件(340)包括适于与对应的所述接触梁(310)接合以增大所述接触力(FN)的单个支撑弹簧臂(34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接触端子(200),其中,所述孔(252)包括开环以形成弹簧元件(240),所述弹簧元件(240)包括主支撑弹簧臂(242)和辅支撑弹簧臂(246),其中,所述主支撑弹簧臂(242)和/或所述辅支撑弹簧臂(246)适于与对应的所述接触梁(210;310)接合以增大所述接触力(FN)。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接触端子(200),其中,所述主支撑弹簧臂(242)和所述辅支撑弹簧臂(246)具有不同长度,并且其中,更远离所述电接触端子(200)的引脚插入开口布置的所述主支撑弹簧臂(242)优选地比更靠近所述电接触端子(200)的所述引脚插入开口布置的所述辅支撑弹簧臂(246)长。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接触端子(200),其中,所述主支撑弹簧臂(242)和所述辅支撑弹簧臂(246)具有不同长度,并且其中,一个支撑弹簧臂(242、246)是相应的另一个支撑弹簧臂(242、246)的至少两倍长,优选地至少三倍长,更优选地至少五倍长。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触端子(200),其中,所述主支撑弹簧臂(242)和所述辅支撑弹簧臂在(246)被布置成,使得在电接触引脚(210)插入所述腔体(232)中期间,所述主支撑弹簧臂(242)适于首先与对应的接触梁(210)接合,并且所述辅支撑弹簧臂(246)适于随后与对应的所述接触梁(210)接合。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触端子(200;300),其中,所述孔(252;352)具有大体椭圆形形状。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触端子(200;300),其中,所述接触梁(220;320)包括接合面(226;326),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弹簧元件(240;340)适于与对应的所述接触梁(220;320)的所述接合面(226;326)接合,以增大所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E·迈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德尔福国际业务卢森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卢森堡,LU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