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径弹簧的弹性接触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056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径弹簧的弹性接触件,包括插孔基体、变径弹簧、外套及插头,所述插孔基体设有弹簧孔,所述变径弹簧为变截面圈簧,所述外套设有收口,所述插头设有接触头;所述变径弹簧设于插孔基体的弹簧孔内,外套套装在插孔基体外侧,插头的接触头穿过外套插接在变径弹簧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插孔基体内设置变径弹簧,当插头与变径弹簧插接时,其插头各部的正压力被分解到变径弹簧不同直径的弹簧圈上,变径弹簧不会同时扩展与收缩,从而改变了插孔整体交替受力的现状,不易产生疲劳,使连接器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径弹簧的弹性接触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是一种变径弹簧的弹性接触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市场上用于连接器的弹性接触件主要有片簧式插孔、冠簧式插孔、线簧式插孔或簧中簧插孔。存在的问题是,这些插孔的插合特点均为插头初始插入时,插入力较大,反之,一旦插合后拔出力也较大,上述弹性接触件的插孔在插合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力与插头的正压力正相关,即插头的插拔力与插孔的摩擦力成正比。在连接器反复插拔的过程中,导致插孔交替受力,以达到疲劳极限,使连接器产品的可靠性降低、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变径弹簧的弹性接触件,本专利技术采用在插孔基体内设置变径弹簧,当插头与变径弹簧插接时,其插头各部的正压力被分解到变径弹簧不同直径的弹簧圈上,变径弹簧不会同时扩展与收缩,从而改变了插孔整体交替受力的现状,不易产生疲劳,使连接器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径弹簧的弹性接触件,其特点包括插孔基体、变径弹簧、外套及插头,所述插孔基体为一端设有弹簧孔的柱状件,所述变径弹簧为变截面圈簧,其变截面圈簧沿轴线依次设有第一等圆外径、小圆外径、变截面外径、第二等圆外径及大圆外径,所述外套为筒口设有收口的筒状件,所述插头为一端设有接触头的柱状件,其接触头沿轴线依次设有小圆柱、锥圆柱及等圆柱;所述变径弹簧设于插孔基体的弹簧孔内,外套套装在插孔基体外侧,且变径弹簧的大圆外径卡接在插孔基体的端面与外套的收口之间;插头的接触头穿过外套插接在变径弹簧内,且插头的小圆柱、锥圆柱及等圆柱分别与变径弹簧的小圆外径、变截面外径及第二等圆外径触及;所述的外套的内径与插孔基体的外径为紧配合;所述的插头上小圆柱的端头为球头。本专利技术采用在插孔基体内设置变径弹簧,当插头与变径弹簧插接时,其插头各部的正压力被分解到变径弹簧不同直径的弹簧圈上,变径弹簧不会同时扩展与收缩,从而改变了插孔整体交替受力的现状,不易产生疲劳,使连接器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使用寿命大大延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变径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图3,本专利技术包括插孔基体1、变径弹簧2、外套3及插头4,所述插孔基体1为一端设有弹簧孔11的柱状件,所述变径弹簧2为变截面圈簧,其变截面圈簧沿轴线依次设有第一等圆外径21、小圆外径22、变截面外径23、第二等圆外径24及大圆外径25,所述外套3为筒口设有收口31的筒状件,所述插头4为一端设有接触头的柱状件,其接触头沿轴线依次设有小圆柱41、锥圆柱42及等圆柱43;所述变径弹簧2设于插孔基体1的弹簧孔11内,外套3套装在插孔基体1外侧,且变径弹簧2的大圆外径25卡接在插孔基体1的端面与外套3的收口31之间;插头4的接触头穿过外套3插接在变径弹簧2内,且插头4的小圆柱41、锥圆柱42及等圆柱43分别与变径弹簧2的小圆外径22、变截面外径23及第二等圆外径24触及。所述的外套3的内径与插孔基体1的外径为紧配合。所述的插头4上小圆柱41的端头为球头。本专利技术装配:参阅图1、图2、图3,将变径弹簧2设有第一等圆外径21的一端装入插孔基体1的弹簧孔11内,将外套3压配装在插孔基体1外侧,且使变径弹簧2的大圆外径25卡接在插孔基体1的端面与外套3的收口31之间;插接时,将插头4的接触头穿过外套3插接在变径弹簧2内,且插头4的小圆柱41、锥圆柱42及等圆柱43分别与变径弹簧2的小圆外径22、变截面外径23及第二等圆外径24触及。为便于插接时导向,本专利技术在插头4上小圆柱41的端头设置了球头。本专利技术是这样使用的:参阅图1、图2、图3,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在插孔基体1内设置了变径弹簧2,当插头4与变径弹簧2插接时,其插头4各部的正压力被分解到变径弹簧2不同直径的弹簧圈上,其间,插头4初步插入时,插头4与变径弹簧2无接触,只有当插头4的小圆柱41或等圆柱43与变径弹簧2的小圆外径22或第二等圆外径24触及时才开始受力,且变径弹簧2的小圆外径22或第二等圆外径24的弹簧圈也不会同时扩展与收缩,所以,导致插头4与变径弹簧2之间的插拔力减小,与此成正比的摩擦力也相应减小,从而改变了传统插孔整体交替受力的现状,不易产生疲劳,使连接器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使用寿命大大延长。本专利技术的插头4与变径弹簧2的插合过程其正压力逐圈作用在变径弹簧2上,相比传统插孔整体受力的状态而言,变径弹簧2的磨损更小使用寿命更高,且抗疲劳、抗振动冲击效果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变径弹簧的弹性接触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径弹簧的弹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插孔基体(1)、变径弹簧(2)、外套(3)及插头(4),所述插孔基体(1)为一端设有弹簧孔(11)的柱状件,所述变径弹簧(2)为变截面圈簧,其变截面圈簧沿轴线依次设有第一等圆外径(21)、小圆外径(22)、变截面外径(23)、第二等圆外径(24)及大圆外径(25),所述外套(3)为筒口设有收口(31)的筒状件,所述插头(4)为一端设有接触头的柱状件,其接触头沿轴线依次设有小圆柱(41)、锥圆柱(42)及等圆柱(43);所述变径弹簧(2)设于插孔基体(1)的弹簧孔(11)内,外套(3)套装在插孔基体(1)外侧,且变径弹簧(2)的大圆外径(25)卡接在插孔基体(1)的端面与外套(3)的收口(31)之间;插头(4)的接触头穿过外套(3)插接在变径弹簧(2)内,且插头(4)的小圆柱(41)、锥圆柱(42)及等圆柱(43)分别与变径弹簧(2)的小圆外径(22)、变截面外径(23)及第二等圆外径(24)触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径弹簧的弹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插孔基体(1)、变径弹簧(2)、外套(3)及插头(4),所述插孔基体(1)为一端设有弹簧孔(11)的柱状件,所述变径弹簧(2)为变截面圈簧,其变截面圈簧沿轴线依次设有第一等圆外径(21)、小圆外径(22)、变截面外径(23)、第二等圆外径(24)及大圆外径(25),所述外套(3)为筒口设有收口(31)的筒状件,所述插头(4)为一端设有接触头的柱状件,其接触头沿轴线依次设有小圆柱(41)、锥圆柱(42)及等圆柱(43);所述变径弹簧(2)设于插孔基体(1)的弹簧孔(11)内,外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禹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航宇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