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含水油田裂缝、特高渗透带等窜流通道封堵的触变性高强度凝胶转向剂。
技术介绍
注水开发是我国油田普遍采用的开发方式,目前仅东部油田年注水量就近7亿m3,注水费用40多亿元。但油藏中大量裂缝、高渗条带等水流优势通道的存在,导致注入水沿高渗优势通道低效或无效循环,引起油田高含水、采油成本大幅上升等问题,形成资源的巨大浪费。通过调剖、深部液流转向技术提高、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已成为目前老油田开发工作的主体和重点。为有效控制油藏裂缝、高渗条带等水流优势通道的水窜,常采用凝胶类堵剂对其实施封堵,从而使水流转向,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改善油藏整体水驱开发效果。以丙烯酰胺(AM)单体为主体,配合交联剂、引发剂等,使其地下聚合交联形成高强度凝胶的方法是用于封堵该类水流优势通道的一种技术手段。该条件下形成的凝胶强度高,为高分子聚丙烯酰胺凝胶的50~100倍,此外,与地层结合紧密,抗冲刷能力强。但此类体系所涉及的原材料均为水溶性小分子,体系粘度很低,仅为1.08mPa·S,接近清水。体系低粘度、小分子的特性使体系具有易于泵注的优点,但也带来相应的缺点,即:(1)溶液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变性高强度凝胶转向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在由丙烯酰胺6%、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05%和过硫酸铵0.004%组成的单体溶液体系中加入由黄原胶0.1~1%、醋酸铬0.001~0.1%和磷酸铵和磷酸二氢铵1∶1的质量比混合溶液0.025~0.5%组成的触变控制体系和水组成,触变控制体系、单体溶液体系和水质量总量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触变性高强度凝胶转向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在由丙烯酰胺6%、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05%和过硫酸铵0.004%组成的单体溶液体系中加入由黄原胶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孝芬,刘玉章,熊春明,刘戈辉,魏发林,覃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