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共掺铈、铁铝酸锂的转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8718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掺铈Ce、铁Fe的铝酸锂的转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该转光粉能有效地将紫外光转成红光和近红外光,可用于农用转光、人工植物照明荧光灯具、电视机遥控器、夜视装置及医疗等。该荧光粉以普通铝酸锂为基质,以Fe↑[3+]为激活剂,以稀土离子Ce↑[3+]为敏化剂;将Fe↑[3+]和Ce↑[3+]作为掺杂剂,通过硝酸溶解、混合并高温反应制备出所需转光荧光粉体,其化学组成式为LiAlO↓[2]∶xFe,yCe,其中x和y为Fe、Ce离子与LiAlO↓[2]分子的摩尔比,x和y的允许值范围均为0.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共掺铈、铁铝酸锂的转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该发光荧光粉可以掺入到薄膜中提高转光效率,用于各种农用设施,也可用做灯粉制作荧光灯用于医疗等领域。
技术介绍
研究表明,增加对农作物红光和蓝光的照射强度,可以促使农作物生长和增产,植物生长荧光灯便是因此而发展起来的农用科学技术,它在农作物室温育苗方面十分有用。另一方面,怎样将阳光中的绿光和紫外光转换成红光和蓝光,是充分利用太阳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科技问题。光致发光材料具有光转换功能,大量研究表明,将光致发光材料作为助剂掺入塑料中吹成的农膜能够有效地将日光中的绿光或紫外光,转换成红光和蓝光。应用于塑料农膜中的光致发光材料称为转光剂,添加了转光剂的塑料农膜称为转光膜。农田实验表明,用转光膜栽培的作物根系发达、茎叶茂盛,并能增产增收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早在1976年,日本农业用光线选择利用技术研究协会就曾报道过掺蓝色荧光、红色荧光助剂的聚氯乙烯薄膜。1979年,报道了使用若丹明6G制成将黄绿光转换成红橙光的薄膜。1982年,日本山添胜彦等人将稀土荧光化合物添加到聚苯乙烯里制成发光聚合物。1987年,Tanaka等人将香豆素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共掺铈、铁铝酸锂的转光荧光粉,其特征在于该转光荧光粉的化学组成式为LiAlO↓[2]:xFe,yCe,其中x和y分别为掺杂的铁Fe离子、铈Ce离子与LiAlO↓[2]分子的摩尔比,x和y的允许值范围皆为0.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掺铈、铁铝酸锂的转光荧光粉,其特征在于该转光荧光粉的化学组成式为LiAlO2:xFe,yCe,其中x和y分别为掺杂的铁Fe离子、铈Ce离子与LiAlO2分子的摩尔比,x和y的允许值范围皆为0.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掺铈、铁铝酸锂的转光荧光粉,其特征在于该转光荧光粉的发射波长的范围为630~850nm。3.一种共掺铈、铁铝酸锂的转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共掺铈、铁铝酸锂的转光荧光粉根据如下步骤制备:A.按权利要求1所述转光荧光粉化学组成式的比例称取九水硝酸铝A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思国强人峰丁建文阳效良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