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凯专利>正文

高精度自动恒温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8375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自动恒温控制器,由电池、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第一热敏电阻、第二热敏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时基集成芯片、发光二极管、双向可控硅和加热电热丝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热敏电阻感应温度的上限与下限,调节改变第二电阻或第三电阻的阻值改变热敏电阻的输出参数,则能够设定温度的上限和下限,从而有效的将温度自动控制在设定范围内,双热敏电阻提高控温精度,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High precision automatic constant temperature cont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 precision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ler, a battery, a first resistor and fifth resistor, the first thermistor, second thermal resistor, a first capacitor, a second capacitor, integrated chip, light emitting diode, bidirectional thyristor and electric heating wir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upper and lower limits of dual thermistor temperature induction the output parameters adjust second resistance or third resistance change of the thermistor, can set the upper and lower temperature, thus effectively the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 in the set range, dual thermistor to improve control precision, with the promotion of the value 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精度自动恒温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温度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自动恒温控制器。
技术介绍
温控器是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或者电子原件在不同温度下,工作状态的不同原理来给电路提供温度数据,以供电路采集温度数据。现有技术中,自动控制的温度控制器种类繁多,功能各有优劣,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精度自动恒温控制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由电池、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第一热敏电阻、第二热敏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时基集成芯片、发光二极管、双向可控硅和加热电热丝组成,电池为9V、第一电阻为100Ω、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均为500可变电阻、第四电阻为2kΩ、第五电阻为27kΩ、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热敏电阻型号均为NTC60D-5、第一电容为1000uF、第二电容为0.1uF、时基集成芯片型号为NE555、发光二极管型号为BT112/X、双向可控硅型号为MCR100-6/0.8A/400V、加热电热丝为通用电阻型加热电热丝;所述电池的正极同时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一引脚、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池的负极同时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一端、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四和第八引脚以及第二热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二端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五引脚与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二引脚同时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二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三引脚同时与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双向可控硅和加热电热丝串联于交流电源的回路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是一种高精度自动恒温控制器,本技术采用双热敏电阻感应温度的上限与下限,调节改变第二电阻或第三电阻的阻值改变热敏电阻的输出参数,则能够设定温度的上限和下限,从而有效的将温度自动控制在设定范围内,双热敏电阻提高控温精度,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电池E、第一电阻R1至第五电阻R5、第一热敏电阻RS1、第二热敏电阻RS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时基集成芯片IC、发光二极管LED、双向可控硅SCR和加热电热丝RL组成,电池E为9V、第一电阻R1为100Ω、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均为500Ω可变电阻、第四电阻R4为2kΩ、第五电阻R5为27kΩ、第一热敏电阻RS1和第二热敏电阻RS2型号均为NTC60D-5、第一电容C1为1000uF、第二电容C2为0.1uF、时基集成芯片IC型号为NE555、发光二极管LED型号为BT112/X、双向可控硅SCR型号为MCR100-6/0.8A/400V、加热电热丝RL为通用电阻型加热电热丝;所述电池E的正极同时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一引脚、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池E的负极同时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一热敏电阻RS1的第一端、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四和第八引脚以及第二热敏电阻RS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热敏电阻RS1的第二端和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六引脚连接,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五引脚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二引脚同时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第二热敏电阻RS2的第二端连接,时基集成芯片IC的第三引脚同时与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和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双向可控硅SCR的控制端连接,双向可控硅SCR和加热电热丝RL串联于交流电源AC的回路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电路由第一热敏电阻RS1和第二热敏电阻RS2与时基集成芯片IC组成控制器,其中第一热敏电阻RS1感应温度的下限值,第二热敏电阻RS2感应温度的上限值,通电时,时基集成芯片IC因触发端均为低电平而输出高电平,双向可控硅SCR触发导通,电热加热丝RL进行加热,温度升高;当温度升至下限温度值时,时基集成芯片IC仍处于低电平,从而触发电路自保,继续加热,温度继续上升,当升至上限值时,第二热敏电阻RS2接通,时基集成芯片IC电位为高电平,使时基集成芯片IC复位,输出低电平,双向可控硅SCR截止,停止加热;当温度下降后,至下限值时,时基集成芯片IC重新置位,输出高电平,双向可控硅SCR导通,再次加热。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精度自动恒温控制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精度自动恒温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由电池、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第一热敏电阻、第二热敏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时基集成芯片、发光二极管、双向可控硅和加热电热丝组成,电池为9V、第一电阻为100Ω、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均为500Ω可变电阻、第四电阻为2kΩ、第五电阻为27kΩ、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热敏电阻型号均为NTC60D‑5、第一电容为1000uF、第二电容为0.1uF、时基集成芯片型号为NE555、发光二极管型号为BT112/X、双向可控硅型号为MCR100‑6/0.8A/400V、加热电热丝为通用电阻型加热电热丝;所述电池的正极同时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一引脚、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池的负极同时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一端、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四和第八引脚以及第二热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二端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五引脚与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二引脚同时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二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三引脚同时与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双向可控硅和加热电热丝串联于交流电源的回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自动恒温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由电池、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第一热敏电阻、第二热敏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时基集成芯片、发光二极管、双向可控硅和加热电热丝组成,电池为9V、第一电阻为100Ω、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均为500Ω可变电阻、第四电阻为2kΩ、第五电阻为27kΩ、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热敏电阻型号均为NTC60D-5、第一电容为1000uF、第二电容为0.1uF、时基集成芯片型号为NE555、发光二极管型号为BT112/X、双向可控硅型号为MCR100-6/0.8A/400V、加热电热丝为通用电阻型加热电热丝;所述电池的正极同时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凯
申请(专利权)人:胡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