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双层机械式升降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8242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11:42
一种新型双层机械式升降车库,包括主体支架、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旋转机构、竖向升降机构和载车板,主体支架内的腰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将主体支架分为上下两个停车位,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设置于主体支架上端并在主体支架上端左右运动,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设置于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上并在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上左右运动,旋转机构设置在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上,竖向升降机构设置于旋转机构下端,且竖向升降机构位于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下方。

A new type of double layer mechanical lifting garage

A new type of double mechanical type lifting garage, comprising a main frame, a first horizontal linear motion device, second horizontal linear motion device, a rotating mechanism,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vertical board, the main stent with waist support frame, a supporting rack to the main fram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king spaces, the first horizontal linear motion device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 and movement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 around second horizontal linear motion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lateral linear motion device and the first horizontal linear motion device on the left and right movement, the rota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second horizontal linear motion device, vertical lif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rotating mechanism, and the vertical lifting mechanism is positioned below the first horizontal linear mo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层机械式升降车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车库,尤其涉及双层机械式升降车库。
技术介绍
在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汽车作为人们的主要代步工具也在呈现着爆炸性的增长,而与相配套的停车位却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更为先进、土地利用率更高的机械式停车库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按其容车量划分,可分为可容纳几十甚至上百辆汽车的大型机械式停车库,也有仅仅容纳两辆车的小型机械车库,按其存取方式来划分,可分为升降横移型、垂直电梯型、小型升降型不等,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类型也适应于不同的场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停车位需求的改变,各种新式的停车设施不断推陈出新,各种改进升级也在不断的进行,而作为机械式车库的分支之一的小型双层车库也将成为新兴发展的潮流。但目前小型双层车库在上层车位内的车辆进出车库时都必须将下层车位内移走,且现在的车位大部分都是与道路垂直的,车辆在进出车库时都必须调整车身转动90°,即常说的倒车入库,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双层机械式升降车库,能同时停放两辆车,位于下层的车辆不影响位于上层车辆的进出,且上层车辆在进出时无需司机调整车身转动90°。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双层机械式升降车库,包括主体支架、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旋转机构、竖向升降机构和载车板,主体支架内的腰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将主体支架分为上下两个停车位,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设置于主体支架上端并在主体支架上端左右运动,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设置于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上并在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上左右运动,旋转机构设置在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上,竖向升降机构设置于旋转机构下端,且竖向升降机构位于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下方,载车板横向设置于竖向升降机构下端,竖向升降机构带动载车板上下运动,载车板运动至上极限时,载车板位于支撑架上方;当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和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分别运动至右极限,旋转机构旋转角度为0°时,载车板位于支撑架上端面并由支撑架支撑,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旋转机构、竖向升降机构和载车板均位于主体支架的竖向投影范围内;当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和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分别运动至左极限,旋转机构旋转角度为90°,载车板处于下极限状态时,载车板位于主体支架外部的地面上。所述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包括第一基座和设置在第一基座上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基座前后两侧的下端面设有第一滚轮,主体支架上端面的前后两侧设有相互平行第一滑轨,第一基座前后两侧的第一滚轮分别对应设置于主体支架前后两侧的第一滑轨内,第一滚轮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包括第二基座和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基座前后两侧的下端面设有第二滚轮,主体支架上端面的前后两侧设有相互平行第二滑轨,第二基座前后两侧的第二滚轮分别对应设置于主体支架前后两侧的第二滑轨内,第二滚轮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动盘、转动支撑板、驱动轴和第一伺服电机,转动支撑板水平设置并固定在第二基座上端面,转动盘位于转动支撑板上方并与转动支撑板平行,转动盘外侧圆周面上设有齿牙,且转动盘与转动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三滚轮,第三滚轮与转动盘下端面连接,驱动轴贯穿转动支撑板并与转动支撑板转动连接,驱动轴竖向设置,驱动轴上端与转动盘固定连接,驱动轴下端位于第一滑轨下方,第一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端面,第一伺服电机的转轴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且第一传动齿轮与转动盘外侧圆周面上的齿牙啮合。所述竖向升降机构包括第三基座、伸缩杆和第三驱动机构,第三基座与驱动轴下端固定连接,伸缩杆竖向设置,伸缩杆上端与第三基座底面固定连接,伸缩杆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第三基座的左右两侧,伸缩杆下端与载车板固定连接,载车板上端面设有四个吊耳,四个吊耳平均分为两组并左右对称设置于载车板两侧,第三基座上端面设有四个分别与四个吊耳对应的定滑轮,同侧的两个定滑轮之间设有绕线筒,每个定滑轮上均对应绕设有钢丝绳,且钢丝绳一端与同侧的绕线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其绕过的定滑轮对应的吊耳连接,绕线筒由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和传动轴,传动轴的中部设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伺服电机通过传动链条与第二传动齿轮连接,传动轴的两端均为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基座右部前后两端的下端面均设有倒挂轮,倒挂轮包括安装板、第四滚轮和第五滚轮,安装板竖向设置,第四滚轮和第五滚轮分别与安装板转动连接,第四滚轮位于第一滑轨上端面,第五滚轮位于于第一滑轨下端面。本专利技术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通过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和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可带动车辆在上层车库内左右运动;通过旋转机构可带动车身转动,无需司机操作;竖向升降机构可带动车辆上下移动,在地面和上层车位之间运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竖向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倒挂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新型双层机械式升降车库,包括主体支架1、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旋转机构、竖向升降机构和载车板2,主体支架1内的腰部设有支撑架3,支撑架3将主体支架1分为上下两个停车位,上层停车位的车辆停在支撑架3上方,下层停车位的车辆停在支撑架3下方的地面上,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设置于主体支架1上端并在主体支架1上端左右运动,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设置于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上端面并在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上左右运动,旋转机构设置在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上,竖向升降机构设置于旋转机构下端,且竖向升降机构位于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下方,载车板2横向设置于竖向升降机构下端,竖向升降机构带动载车板2上下运动,载车板2运动至上极限时,载车板2位于支撑架3上方;当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和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分别运动至右极限,旋转机构旋转角度为0°时,载车板2位于支撑架3上端面并由支撑架3支撑,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旋转机构、竖向升降机构和载车板2均位于主体支架1的竖向投影范围内,不占用主体支架1之外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也不会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当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和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分别运动至左极限,旋转机构旋转角度为90°,载车板2处于下极限状态时,载车板2位于主体支架1外部,载车板2位于主体支架1外部的地面上。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包括第一基座4和设置在第一基座4上的第一驱动机构5,第一基座4前后两侧的下端面设有第一滚轮6,主体支架1上端面的前后两侧设有相互平行第一滑轨7,第一基座4前后两侧的第一滚轮6分别对应设置于主体支架1前后两侧的第一滑轨7内,第一滚轮6由第一驱动机构5驱动。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包括第二基座8和设置在第二基座8上的第二驱动机构23,第二基座8前后两侧的下端面设有第二滚轮9,主体支架1上端面的前后两侧设有相互平行第二滑轨10,第二基座8前后两侧的第二滚轮9分别对应设置于主体支架1前后两侧的第二滑轨10内,第二滚轮9由第二驱动机构23驱动。旋转机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双层机械式升降车库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双层机械式升降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架、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旋转机构、竖向升降机构和载车板,主体支架内的腰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将主体支架分为上下两个停车位,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设置于主体支架上端并在主体支架上端左右运动,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设置于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上并在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上左右运动,旋转机构设置在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上,竖向升降机构设置于旋转机构下端,且竖向升降机构位于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下方,载车板横向设置于竖向升降机构下端,竖向升降机构带动载车板上下运动,载车板运动至上极限时,载车板位于支撑架上方;当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和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分别运动至右极限,旋转机构旋转角度为0°时,载车板位于支撑架上端面并由支撑架支撑,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旋转机构、竖向升降机构和载车板均位于主体支架的竖向投影范围内;当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和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分别运动至左极限,旋转机构旋转角度为90°,载车板处于下极限状态时,载车板位于主体支架外部的地面上,且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运动至左极限时,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右半部分位于主体支架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层机械式升降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架、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旋转机构、竖向升降机构和载车板,主体支架内的腰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将主体支架分为上下两个停车位,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设置于主体支架上端并在主体支架上端左右运动,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设置于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上并在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上左右运动,旋转机构设置在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上,竖向升降机构设置于旋转机构下端,且竖向升降机构位于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下方,载车板横向设置于竖向升降机构下端,竖向升降机构带动载车板上下运动,载车板运动至上极限时,载车板位于支撑架上方;当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和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分别运动至右极限,旋转机构旋转角度为0°时,载车板位于支撑架上端面并由支撑架支撑,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旋转机构、竖向升降机构和载车板均位于主体支架的竖向投影范围内;当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和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分别运动至左极限,旋转机构旋转角度为90°,载车板处于下极限状态时,载车板位于主体支架外部的地面上,且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运动至左极限时,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右半部分位于主体支架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层机械式升降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包括第一基座和设置在第一基座上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基座前后两侧的下端面设有第一滚轮,主体支架上端面的前后两侧设有相互平行第一滑轨,第一基座前后两侧的第一滚轮分别对应设置于主体支架前后两侧的第一滑轨内,第一滚轮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层机械式升降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直线运动装置包括第二基座和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基座前后两侧的下端面设有第二滚轮,主体支架上端面的前后两侧设有相互平行第二滑轨,第二基座前后两侧的第二滚轮分别对应设置于主体支架前后两侧的第二滑轨内,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积鹏李大磊张攀攀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