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953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后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泵壳通过螺栓与泵盖连接在一起,所述泵壳内安装有驱动转子和从动转子,所述泵壳一侧开有进气口,所述泵壳另一侧开有出气口,所述驱动转子和从动转子形状完全相同,都为六角形结构,且驱动转子和从动转子的大径与泵壳内壁圆的直径为过渡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六角形结构的驱动转子和从动转子之间的配合,使得驱动转子和从动转子之间的空气腔较大,提高了本装置的抽气能力,提高了本装置的工作效率;通过整体对称式的设计,使得只需转变驱动电机的转向就能将真空泵转变为充气泵,扩展了本装置的应用范围;整体上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泵
本技术属于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泵。
技术介绍
真空泵广泛应用于机械和汽车工业中,通过连续的工作维持真空或负压状态。目前市面上的真空泵多为套管式结构,漏气较为严重,结构复杂,工作寿命短,一旦出现问题很难维修和更换零件,而且此种真空泵的工作效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效率高的真空泵。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后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泵壳通过螺栓与泵盖连接在一起,所述泵壳内安装有驱动转子和从动转子。进一步,所述泵壳一侧开有进气口,所述泵壳另一侧开有出气口。进一步,所述驱动转子和从动转子形状完全相同,都为六角形结构,且驱动转子和从动转子的大径与泵壳内壁圆的直径为过渡配合。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六角形结构的驱动转子和从动转子之间的配合,使得驱动转子和从动转子之间的空气腔较大,提高了本装置的抽气能力,进而提高了本装置的工作效率;通过整体对称式的设计,使得只需转变驱动电机的转向就能将真空泵转变为充气泵,扩展了本装置的应用范围;整体上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去除螺栓和泵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泵壳;2、泵盖;3、螺栓;4、驱动电机;5、进气口;6、驱动转子;7、从动转子;8、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图1-2对本技术的真空泵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一种真空泵,包括包括泵壳1,所述泵壳1后侧安装有驱动电机4,所述泵壳1通过螺栓3与泵盖2连接在一起,所述泵壳1内安装有驱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所述泵壳1一侧开有进气口5,所述泵壳1另一侧开有出气口8,所述驱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形状完全相同,都为六角形结构,且驱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的大径与泵壳1内壁圆的直径为过渡配合。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4带动驱动转子6进而带动从动转子7转动;通过六角形结构的驱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之间的配合,使得驱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之间的空气腔较大,提高了本装置的抽气能力,进而提高了本装置的工作效率;通过整体对称式的设计,使得只需转变驱动电机4的转向就能将真空泵转变为充气泵,扩展了本装置的应用范围;整体上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效率高。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真空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泵,包括泵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后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泵壳通过螺栓与泵盖连接在一起,所述泵壳内安装有驱动转子和从动转子,所述驱动转子和从动转子形状完全相同,都为六角形结构,且驱动转子和从动转子的大径与泵壳内壁圆的直径为过渡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泵,包括泵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后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泵壳通过螺栓与泵盖连接在一起,所述泵壳内安装有驱动转子和从动转子,所述驱动转子和从动转子形状完全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银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通利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