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国庆专利>正文

一种处理有机污水的生物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7751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有机污水的生物床系统,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包括厚度为30~300cm的生物床体,生物床体的底部和侧面均设置土工膜防渗层,生物床体的中部为数条水平分布的透水布水管,透水布水管一端设置污水进水口,污水进水口一端与过滤池连接,透水布水管的上部铺设无纺布滤膜;无纺布滤膜两侧沿透水布水管长度方向向下倾斜;每立方米污水分布在20‑200平米表面积的生物床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无需电力、无需机械设备,无需化学试剂就能达到对有机污水处理的目的,并且水分可完全在空气中蒸发或者被植物吸收,在处理过程中污染物会被微生物菌彻底分解和被植物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有机污水的生物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说是一种处理有机污水的生物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处理污水的方法主要有生物处理法、物化处理法和土地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又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生化法和生物膜法等;但是生物处理法对温度和处理设备的要求高,寒冷地区净化效果较差,并且对于高浓度的有机污水比如垃圾渗滤液、养殖污水、屠宰废水、生活污水、食品行业废水的处理效果不突出,臭气严重,并且成本昂贵,达标排放困难;物化处理法需要较大的场地和能耗,一定量的化工原料,只能作为废水处理的预处理工艺,并且并且后续处理工艺复杂;需要溶剂的还需对溶剂进行再回收利用处理,处理成本高。综上,现有的有机污水处理技术由于涉及能耗问题,污水量问题,工艺管理问题,投资问题,场地问题,操作复杂,彻底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等十分困难,达标排放难度大等实际问题,需要添加大量化学制剂才能达标等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使用和发挥好的效果,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投资费用低,运行费用低,长期运行不需排泥和清洗,无机械搅拌和机械堵塞问题,无需添加化学制剂等,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有机污水处理系统十分必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处理有机污水的生物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有机污水的生物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厚度为30~300cm的生物床体,生物床体的底部和侧面均设置土工膜防渗层,生物床体的中部设置数条水平分布的透水布水管,透水布水管一端设置污水进水口,污水进水口一端与过滤池连接;透水布水管的上部铺设无纺布滤膜,无纺布滤膜两侧沿透水布水管长度方向向下倾斜;每立方米污水分布在20‑200平米表面积的生物床体内;所述生物床体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生物载体材料1000份,沸石15~25份,吸水石15~25份,纳米碳纤维粉2~4份,高效生物酶5~10份和高效生物菌制剂4~6份;所述生物载体材料为炉渣、炉灰或火山灰;其中生物载体材料的颗粒物之间孔隙率在70%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有机污水的生物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厚度为30~300cm的生物床体,生物床体的底部和侧面均设置土工膜防渗层,生物床体的中部设置数条水平分布的透水布水管,透水布水管一端设置污水进水口,污水进水口一端与过滤池连接;透水布水管的上部铺设无纺布滤膜,无纺布滤膜两侧沿透水布水管长度方向向下倾斜;每立方米污水分布在20-200平米表面积的生物床体内;所述生物床体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生物载体材料1000份,沸石15~25份,吸水石15~25份,纳米碳纤维粉2~4份,高效生物酶5~10份和高效生物菌制剂4~6份;所述生物载体材料为炉渣、炉灰或火山灰;其中生物载体材料的颗粒物之间孔隙率在70%以上;所述高效生物酶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琥珀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溶菌酶、辣根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辅酶Q10按照质量比1~3:1~3:1~3:1~2:1~3:1~3:1~2:1~2:1~2:1~2:1~2:1~2:1~2组成;所述高效生物菌制剂由EM菌和光合细菌按照质量比4:4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有机污水的生物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纺布滤膜末端的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为5~85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处理有机污水的生物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纺布滤膜末端的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为5~60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处理有机污水的生物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纺布滤膜末端的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为10~45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有机污水的生物床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孙国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