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湿地可再生基质块结构及制作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工程的湿地生态
,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湿地可再生基质块结构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量大,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应用广泛,然而目前人工湿地基质多采用天然基质,堵塞后处理难度大,且成本高。因此,开发可再生基质,制成基质块,针对堵塞的位置更换,确保湿地连续运行不受影响。目前尚无针对人工湿地制作基质块,人工湿地堵塞后,整个系统瘫痪,更换基质需要整片开挖,施工周期长,同时耗费大量的资金。因此,开发可再生的人工湿地基质块,在出现堵塞现象后能够实现局部更换,不影响人工湿地系统的整体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人工湿地基质主要授权或公开的专利包括:人工湿地大颗粒基质表面微生物DNA的定性和/或定量提取方法(申请专利号:201610843824.4)、一种以污染湖泊底泥为主要原料的人工湿地基质填料及制备方法(申请专利号:201610761257.8)、一种人工湿地除磷基质材料的制备方法(申请专利号:201510249581.7)、一种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结构系统(申请专利号:201620961986.3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湿地可再生基质块结构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基质块结构包括基质块固定构件和基质块两部分,人工湿地基质块固定构件包括底板(1)、固定端(2)、上提杆(3)和上提拉头(4),基质块(8)由若干基质片(5)组成,基质片(5)由杨絮棉层(6)和基质(7)组成,基质块(8)压缩后固定于基质块固定构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湿地可再生基质块结构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基质块结构包括基质块固定构件和基质块两部分,人工湿地基质块固定构件包括底板(1)、固定端(2)、上提杆(3)和上提拉头(4),基质块(8)由若干基质片(5)组成,基质片(5)由杨絮棉层(6)和基质(7)组成,基质块(8)压缩后固定于基质块固定构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1)采用混凝土透水板,其宽为200~350mm,长为300~500mm,厚度为10~20mm;上提杆(3)采用塑料制备,直径为5~10mm;上提拉头(4)采用木制或塑料制备,长为30~50mm,宽为10~20mm,厚为5~10mm,固定于上提杆(3)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质块(8)制作完成后,采用50~100kPa的压力进行压缩,压缩后中心开孔,开孔孔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玲,王汉席,刘学军,盛连喜,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