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类立体养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6720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7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类立体养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农业养植设备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立体支架和安装底板;安装底板的一对侧固定有位置上相配合对应的立体支架;安装底板上设置有两个位置上相配合对应的升降装置;立体支架上安装有若干个养植板;立体支架上设置有加湿管道和控制按钮;立体支架上固定有加固块;立体支架上开设有第三滑轨;加固块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升降装置,实现对养植板的高度调节,节约劳动力,养植者根据需要设置养植密度及养植数量,实现高产量养植,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降低劳动强度,使用简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证食用菌类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实现科学化管理。

An edible fungi culture stereo device and use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ereo planting device of edible fungu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and relates to the agricultural planting equipment field. The invention includes a three-dimensional bracket and a mounting plate; a pair of side mounting plate fixed position matched with corresponding three-dimensional support; moun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two position is match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lifting device; a plurality of culture plate mounting bracket stereo; three-dimensional support is arranged on the humidifying pipe and a control button; the reinforcing block is fixed three-dimensional bracket; the three-dimensional support is arranged on the third slide; the reinforcement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temperature sensor, humidity sensor and carbon dioxide sensor. By the invention is equipped with a lifting device, the working plate height adjustment, labor saving, planting density and planting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set number, to realize high yield cultivation, effectively avoid cross infection,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the use of simpl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ensure the edible fungus has a good growth environment, realize scientific manag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类立体养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养植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食用菌类立体养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温室的类型包括种植温室、养植温室、展览温室、实验温室、餐饮温室、娱乐温室等;温室系统包括增温系统、保温系统、降温系统、通风系统、控制系统、灌溉系统等。现代化温室中具有控制温湿度、光照等条件的设备,用电脑自动控制创造植物所需的最佳环境条件,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增加产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新型的农业设施受到业界人士的追捧。蘑菇生产环境每况愈下,诸如污染菌袋、带病菇体以及栽培废料的随意乱弃,使其成为新的“病源基地”,造成病害频发,并伴发交叉感染,使持续生产的难度越来越大,该现象至今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对温室大棚生产,在温室大棚内可强化消毒杀菌措施,温室大棚立体栽培食用菌类,能充分的利用自然光、温、湿条件,在有限的面积上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立体栽培是变平地传统栽培模式为大棚立体栽培模式,菌类立体栽培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产量,在温室有限的土地上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菌类需求量的增加,促进了菌类栽培业的发展和菌类栽培技术的提高。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菌的质量安全和需求量逐步提高,因此,提供一种食用菌类立体养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实现食用菌类的高效健康种植,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类立体养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在温室大棚中设置有便于使用的立体养植装置,实现对温室大棚的智能控制,解决了现有的菌类养植劳动强度大、温湿度控制精确度低、通风效果差以及易产生交叉病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食用菌类立体养植装置,包括立体支架和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为板块式结构;安装底板的一对侧固定有位置上相配合对应的立体支架;安装底板上设置有两个位置上相配合对应的升降装置;立体支架上安装有若干个养植板;立体支架上设置有加湿管道和控制按钮;立体支架上固定有加固块;立体支架上开设有水平的第三滑轨;加固块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均通过数据传感采集处理及信号转换传输模块与主处理控制器相联;主处理控制器驱动联接警报装置;主处理控制器通过信号分析处理及信号传输模块与升降装置的控制部分相联;控制按钮通过信号采集处理及信号转换传输模块与主处理控制器相联。进一步地,安装底板上开设有水平的第二滑轨;升降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滑轨相配合对应的第二滑块;升降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推料耳;升降装置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安装底板上。进一步地,立体支架上开设有竖直的第一滑轨;立体支架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滑轨相配合对应的安装槽。进一步地,养植板的一表面为波形结构;养植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风槽道;养植板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第一滑块;养植板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立体支架上。进一步地,第三滑轨与安装底板之间的距离小于30cm;加固块的位置与第三滑轨的位置相配合对应。一种食用菌类立体养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菌包进行消毒处理,将菌包均匀的放置在养植板上;步骤二:将养植板通过第三滑轨推进立体支架;步骤三:调整两个升降装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升降装置的高度,保证升降装置的位置与养植板的位置相配合对应,且两个升降装置的高度保持一致;步骤四:通过控制按钮控制升降装置升至所需高度;步骤五:通过升降装置在第二滑轨上滑动,升降装置的推料耳推动养植板移动至安装槽内;步骤六:将升降装置恢复至初始位置;重复步骤一至五;步骤七: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实时检测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和二氧化碳浓度信息,操作者根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采集的信息,通过加湿管道对菌包加湿处理及通风处理。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立体养植装置上设置有升降装置、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实现对养植板的高度调节,节约劳动力,养植者根据需要设置养植密度及养植数量,实现高产量养植,便于管理,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降低劳动强度,使用步骤简单快捷,合理利用土地资源。2、本专利技术在立体养植装置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实时检测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和二氧化碳浓度信息,操作者根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采集的信息,通过加湿管道对菌包加湿处理及通风处理,保证食用菌类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实现科学化管理。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食用菌类立体养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M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养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食用菌类养殖环境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立体支架,2-安装底板,3-控制按钮,4-菌包,5-加固块,6-升降装置,7-养植板,8-加湿管道,101-第一滑轨,102-第三滑轨,103-安装槽,201-第二滑轨,501-温度传感器,502-湿度传感器,503-二氧化碳传感器,601-推料耳,602-第二滑块,701-第一滑块,702-通风槽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食用菌类立体养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立体支架1和安装底板2;安装底板2为板块式结构;安装底板2的一对侧固定有位置上相配合对应的立体支架1;安装底板2上设置有两个位置上相配合对应的升降装置6;立体支架1上安装有四个养植板7;立体支架1上设置有加湿管道8和控制按钮3;立体支架1上固定有加固块5;立体支架1上开设有水平的第三滑轨102;加固块5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01、湿度传感器502和二氧化碳传感器503;温度传感器501、湿度传感器502和二氧化碳传感器503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食用菌类立体养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类立体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体支架(1)和安装底板(2);所述安装底板(2)为板块式结构;所述安装底板(2)的一对侧固定有位置上相配合对应的立体支架(1);所述安装底板(2)上设置有两个位置上相配合对应的升降装置(6);所述立体支架(1)上安装有若干个养植板(7);所述立体支架(1)上设置有加湿管道(8)和控制按钮(3);所述立体支架(1)上固定有加固块(5);所述立体支架(1)上开设有水平的第三滑轨(102);所述加固块(5)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01)、湿度传感器(502)和二氧化碳传感器(503);所述温度传感器(501)、湿度传感器(502)和二氧化碳传感器(503)均通过数据传感采集处理及信号转换传输模块与主处理控制器相联;所述主处理控制器驱动联接警报装置;所述主处理控制器通过信号分析处理及信号传输模块与升降装置(6)的控制部分相联;所述控制按钮(3)通过信号采集处理及信号转换传输模块与主处理控制器相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类立体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体支架(1)和安装底板(2);所述安装底板(2)为板块式结构;所述安装底板(2)的一对侧固定有位置上相配合对应的立体支架(1);所述安装底板(2)上设置有两个位置上相配合对应的升降装置(6);所述立体支架(1)上安装有若干个养植板(7);所述立体支架(1)上设置有加湿管道(8)和控制按钮(3);所述立体支架(1)上固定有加固块(5);所述立体支架(1)上开设有水平的第三滑轨(102);所述加固块(5)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01)、湿度传感器(502)和二氧化碳传感器(503);所述温度传感器(501)、湿度传感器(502)和二氧化碳传感器(503)均通过数据传感采集处理及信号转换传输模块与主处理控制器相联;所述主处理控制器驱动联接警报装置;所述主处理控制器通过信号分析处理及信号传输模块与升降装置(6)的控制部分相联;所述控制按钮(3)通过信号采集处理及信号转换传输模块与主处理控制器相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类立体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2)上开设有水平的第二滑轨(201);所述升降装置(6)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滑轨(201)相配合对应的第二滑块(602);所述升降装置(6)的另一端设置有推料耳(601);所述升降装置(6)通过第二滑块(602)与第二滑轨(201)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安装底板(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类立体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支架(1)上开设有竖直的第一滑轨(101);所述立体支架(1)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滑轨(101)相配合对应的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恭正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原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