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触点弹片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580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5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通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触点弹片及移动终端。该多触点弹片包括底座、弹臂以及接触部;其中,于底座的一端延伸折弯形成弹臂;弹臂包括至少一个折弯部;且折弯部凸出设置有至少两个接触部;至少两个接触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通过在一个弹片的折弯部设置至少两个接触部,这样一个弹片上就可以形成多个用于与整机其他部件接触的接触点,使得弹片的摆件空间有所降低,降低了整机的成本。同时也使得摆件的布局更加灵活。

Multiple contacts and mobile termina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and discloses a multi contact shrapnel and a mobile terminal. The number of contacts comprises a base, the elastic arm and the contact part; the end of a stretch bending forming elastic arm; the elastic arm includes at least one bending part; and the convex bend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contact part; at least two contact part on the same line.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by setting at least two contact in the bending part of a spring, a spring plate can form a plurality of contact points for contact with the other parts, so that the decoration space shrapnel decreased, reducing the cost of the machine. At the same time also makes the decoration of the layout is more flexi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触点弹片及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电子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触点弹片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手机弹片都是单接触点,如图1所示,通常将弹片1固定安装于主板2上,手机上的金属装饰件6需要确保静电消除,这时金属装饰件6需要增加接地点或者接触导通。就需要增加弹片1来增加接触点。但是这样会增大弹片摆件的占用面积,同时也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触点弹片及移动终端,降低了弹片的摆件空间,同时也降低了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多触点弹片,该弹片包括底座、弹臂以及接触部;其中,于底座的一端延伸折弯形成弹臂;弹臂包括至少一个折弯部;且折弯部凸出设置有至少两个接触部;至少两个接触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另外,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多触点弹片。本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在一个弹片的折弯部设置至少两个接触部,这样一个弹片上就可以形成多个用于与整机其他部件接触的接触点,使得弹片的摆件空间有所降低,降低了整机的成本。同时也使得摆件的布局更加灵活。另外,折弯部为1个;折弯部上设置至少两个接触部;弹臂还包括延伸部和倾斜部,其中,底座的一端折返延伸依次形成延伸部、倾斜部以及折弯部;倾斜部与延伸部呈一倾斜角度。另外,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用于限制弹臂位置的限位部,其中,限位部与延伸部卡接。限位部用于支撑弹臂,避免弹臂工作时出现的压溃问题。另外,折弯部为2个;每一个折弯部上设置至少一个接触部;弹臂还包括第一支撑部,其中,底座的一端折返延伸依次形成第一支撑部以及2个折弯部。另外,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的位置与远离第一支撑部的折弯部的位置对应,且第二支撑部的高度与第一支撑部的高度相同。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弹臂,避免弹臂工作时出现压溃的问题。同时保证弹片上的接触部的同时抵触。另外,底座、弹臂以及接触部一体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接触部为接触凸点或接触条。另外,于接触部上凸出设置若干个凸点。使得接触部与其他器件的抵触更牢靠。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整机中弹片与金属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弹片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弹片的侧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弹片与其他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弹片的侧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弹片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多触点弹片,如图2~4所示,该弹片包括底座3、弹臂4以及接触部5;其中,于底座3的一端延伸折弯形成弹臂4;弹臂4包括至少一个折弯部4-1;且折弯部4-1凸出设置有至少两个接触部5;至少两个接触部5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值得注意的是,折弯部4-1可以是2个;其中,每一个折弯部4-1上设置一个接触部5;弹臂4还包括第一支撑部4-2,其中,底座3的一端折返延伸依次形成第一支撑部4-2以及2个折弯部4-1。但是本实施方式不应以此为限,折弯部4-1也可以是3、4、5个等,每一个折弯部4-1上的接触部5也可以是2、3、4个等,本实施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的2个折弯部4-1彼此前后设置,相应地,每一个折弯部4-1上的接触部5彼此也是前后设置,这样就可以实现弹片与其他器件的纵向抵触。优选地,底座3上设置有第二支撑部3-1;第二支撑部3-1的位置与远离第一支撑部4-2的折弯部4-1的位置对应,且第二支撑部3-1的高度与第一支撑部4-2的高度相同。具体地,第二支撑部3-1可以用来支撑弹臂。可以想象,在弹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弹臂4比较长,这样当抵触时间长、抵触力度大时容易出现弹臂4压溃的问题,而第二支撑部3-1恰好能够在弹臂4与其他器件抵触的时候,支撑折弯部4-1。保证了弹片的正常功能。此外,第二支撑部3-1与第一支撑部4-2的高度相同,可以使得2个折弯部4-1上的接触部5可以同时与其他器件进行抵触。避免出现接触部5接触不到位的情况。优选地,底座3、弹臂4以及接触部5可以一体成型。一体成型可以提高弹片的生产效率,降低弹片的生产成本。具体地,接触部5可以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于折弯部4-1上,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形成于折弯部4-1上,比如焊接。进一步地,接触部5可以是接触凸点,也可以是接触条。本实施方式在此对接触部5的形状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接触部5与其他器件的抵触都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通过在一个弹片的折弯部设置两个接触部,这样一个弹片上就可以形成多个用于与整机其他部件接触的触点,使得弹片的摆件空间有所降低,降低了整机的成本。同时也使得摆件的布局更加灵活。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多触点弹片。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折弯部为2个;每一个折弯部上设置至少一个接触部;弹臂还包括第一支撑部,其中,底座的一端折返延伸依次形成第一支撑部以及2个折弯部。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5~6所示,折弯部4-1为1个;折弯部4-1上设置3个接触部5;弹臂4还包括延伸部4-4和倾斜部4-5,其中,底座3的一端折返延伸依次形成延伸部4-4、倾斜部4-5以及折弯部4-1;倾斜部4-5与延伸部4-4呈一倾斜角度。值得注意的是,底座3的两侧分别设置用于限制弹臂4位置的限位部3-2,其中,限位部3-2与延伸部4-4卡接。具体地,限位部3-2用于支撑整条弹臂4,避免弹臂4工作时出现压溃的问题。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接触部5可以设置3个,当然,也可以设置2个、4个、5个等,本实施方式在此不做限制。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的3个接触部5彼此左右相邻设置,实现了弹片与其他器件的横向抵触。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多触点弹片,第三实施方式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改进,其主要改进之处在于:于接触部上凸出设置若干个凸点。具体地,上述若干个凸点可以使得接触部与其他器件的抵触更牢靠,避免接触部与其他器件的产生接触不良问题。本技术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如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或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多触点弹片。具体地,该多触点弹片的底座可以焊接于终端内的屏蔽罩等金属上,该多触点弹片上的多个接触部与终端内的金属装饰件抵触连通。从而实现金属装饰件的接地。值得一提的是,该多触点弹片可以单独的使用,也可以呈联排式排布使用,但是这种联排式排布的多触点弹片间距较大,只能以贴片的方式固定到终端内的主板上。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触点弹片及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触点弹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弹臂以及接触部;其中,于所述底座的一端延伸折弯形成所述弹臂;所述弹臂包括至少一个折弯部;且所述折弯部凸出设置有至少两个接触部;所述至少两个接触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触点弹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弹臂以及接触部;其中,于所述底座的一端延伸折弯形成所述弹臂;所述弹臂包括至少一个折弯部;且所述折弯部凸出设置有至少两个接触部;所述至少两个接触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触点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为1个;所述折弯部上设置至少两个接触部;所述弹臂还包括延伸部和倾斜部,其中,所述底座的一端折返延伸依次形成所述延伸部、所述倾斜部以及所述折弯部;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延伸部呈一倾斜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触点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用于限制所述弹臂位置的限位部,其中,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延伸部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触点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为2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国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