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点式弹性接触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2186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点式弹性接触件,包括顶柱、接触套、接线柱、弹性部件,接触套为前后贯穿的通孔结构,其前端设置有向中心轴线凸出的限位轴肩,接线柱塞入接触套的后端,与接触套固定连接,在接触套内部形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空腔;顶柱穿过接触套限位轴肩处,在接触套空腔内设置有第一限位轴环,弹性部件位于空腔,其前端面顶压在顶柱的第一限位轴环的后端面上,后端面顶压在接线柱的前端面上。顶柱受到外部挤压后可以相对于接触套径向活动。该弹性接触件在使用过程中,受弹性部件作用可以在接触套内前后伸缩,确保弹性接触件在较为严苛的机械振动、冲击环境下仍能高可靠的传递电气信号。

A pressure point type elastic contac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ressure point type elastic contact pieces, including top column, sleeve, contact terminals, elastic components, contact set before and after the through hole structure, which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to the center axis of the convex limit shaft, terminal into contact se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act set in the contact sleeve form a cavity, an opening at one end and the other end is closed; the top column through the contact set limit shaft shoulder in the contact sleeve is arranged. The first limiting collar, the elastic member is positioned in the cavity, the front end of the top pressure in the first column of the top limit collar back surface, after the end of the top pressure in the end the terminal. The top column can be moved radially relative to the contact sleeve after being extruded externally. The elastic contact part during use, by the elastic member can contact in sleeve before and after expansion, ensure the elastic contact part in mechanical vibration and shock environment is harsh and can still transmit electrical signals with high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点式弹性接触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触件,尤其涉及一种压点式弹性接触件,属于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是通过接触件的接触与分离来实现传输线路的连接与分离的,接触件是电连接器的核心部件,是实现电连接、建立电通道不可缺少的部件,接触件是使电连接器达到接触可靠起关键作用的零件。在各种接触件类型中,弹性接触件具有优良的接触性能,柔和稳健的插拔力,有较低的磨损率、较长寿命的特点,但是现有的几种弹性接触件如绞线式弹性插针、冠簧式插孔、线簧插孔等接触件均存在加工较为困难,装配过程较为复杂,分离力控制范围也比较大的情况,另外还有一种弹性接触件在接触对之间设置弹性部件来实现弹性接触功能,但是并没有对接触对实现限位,应用场合较为特殊。因此,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新型压点式弹性接触件,该结构要求机械加工、装配过程较为简单,分离力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要求设置有限位结构使弹性接触件构成组件形式,应用场合广泛,能达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电接触可靠地,稳定性高弹性接触件。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压点式弹性接触件,该接触件包括顶柱、接触套、接线柱、弹性部件,接触套为前后贯穿的通孔结构,其前端设置有向中心轴线凸出的限位轴肩;接线柱塞入接触套的后端,与接触套固定连接,在接触套内部形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空腔;顶柱穿过接触套限位轴肩处,一端位于接触套外部,为触头端,其外径面与接触套限位轴肩处内径面接触,另一端限位在接触套的空腔内部,顶柱在接触套的空腔内部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限位轴环,第一限位轴环的外径大于所述接触套限位轴肩的内径;弹性部件位于接触套空腔内部,一端顶压在顶柱的第一限位轴环的端面上,另一端顶压在所述接线柱的端面上,顶柱受到外部挤压后可以相对于接触套轴向运动。所述接触套的前端在周向上设有四个以上开口朝向前端的槽,在接触套前端形成多个弹性爪,多个弹性爪在接触套前端均向接触套的中心轴线弯曲。所述顶柱触头端外径大于所述弹性爪的内径。所述接触套在中间部位设有向外突出的第二限位轴环。所述顶柱触头端的端头为球状面或平面。所述接触套与接线柱通过压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部件为一中空柱状结构,所述顶柱还包括导柱,导柱与第一限位轴环相连接,位于触头端相对的另一端,插入在弹性部件空腔内。所述弹性部件为螺旋弹簧、波形弹簧或者蝶形弹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点式弹性接触件在其接触套前端设置有限位轴肩,顶柱设置有限位轴环,可实现电接触部件的限位,使弹性接触件以组件形式弹性传递电气信号。(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点式弹性接触件在接触套前端形成多个弹性爪,并对其进行收口,使其弹性爪内径小于顶柱前端圆柱头的外径,保证弹性接触件在使用过程中,传递电气信号的顶柱部件始终与接触套弹性爪多点插合接触,确保弹性接触件在较为严苛的机械振动、冲击环境下仍能高可靠的传递电气信号。(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点式弹性接触件的顶柱前端圆柱头可以为球状结构或平面结构,与其电接触的接触件可以为球窝结构、插孔结构或平面结构,同时由于圆柱头受弹性部件作用可以在接触套内前后伸缩,因此该弹性接触件工作时不需要设置太多的接触长度,这使该接触件适用于安装空间较小,需要具有浮动功能的电连接场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点式弹性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点式弹性接触件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中:1-顶柱,2-接触套,3-接线柱,4-弹性部件,11-第一限位轴环,21-限位轴肩,22-槽,23-第二限位轴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点式弹性接触件,该弹性接触件包括顶柱1、接触套2、接线柱3、弹性部件4,接触套2为前后贯穿的通孔结构,其前端设置有向中心轴线凸出的限位轴肩21;接线柱3塞入接触套的后端,与接触套2固定连接,在接触套2内部形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空腔;顶柱1穿过接触套2限位轴肩21处,一端位于接触套2外部,为触头端,其外径面与接触套2限位轴肩21处内径面接触,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另一端限位在接触套2的空腔内部,顶柱1在接触套2的空腔内部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限位轴环11,第一限位轴环11的外径大于所述接触套2限位轴肩21的内径;弹性部件4位于接触套2空腔内部,一端顶压在顶柱1的第一限位轴环11的端面上,另一端顶压在所述接线柱3的端面上,顶柱1受到外部挤压后可以相对于接触套2轴向运动。所述第一限位轴环11的外径大于所述限位轴肩21的内径,可以确保顶柱1被限位在接触套2内,使顶柱在受弹性部件作用时不会从接触套内掉落,使弹性接触件以组件形式弹性传递电气信号。接触套2在中间向外形成第二限位轴环23,该限位轴环是为了安装弹性接触件设置的台阶。所述顶柱1前端的圆柱头为球状面或平面,当圆柱头为球状时,与其电接触的结构可以为插孔结构或球窝结构,当圆柱头为平面时,与其电接触的结构可以为平面结构。所述接触套2与所述接线柱3通过压接固定,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所述接线柱3的后端通过压接或焊接与导线连接。所述弹性部件4为一中空柱状结构,所述顶柱1还包括导柱,所述导柱与第一限位轴环11相连接,位于触头端相对的另一端,插入在弹性部件空腔内。导柱的作用是限制顶柱1在接触套2空腔内部的行程,并且使之在相对于接触套径向运动时不容易晃动,更加稳定。顶柱受弹性部件作用可以在接触套内前后伸缩,因此该弹性接触件工作时不需要设置太多的接触长度,这使该接触件适用于安装空间较小,需要具有浮动功能的电连接场合。所述弹性部件4为螺旋弹簧、波形弹簧或者蝶形弹簧等。作为优先方案,所述接触套2的前端在周向上设有四个以上开口朝向前端的槽22,在接触套2前端形成多个弹性爪,所述多个弹性爪在前端进行收口工序,使其均向所述接触套2的中心轴线弯曲,同时所述顶柱1前端的圆柱头的外径大于所述弹性爪的内径,这样就能保证弹性接触件在工作时,顶柱在接触套内运动始终保持与弹性爪的插合,确保弹性接触件在较为严苛的机械振动、冲击环境下仍能高可靠的传递电气信号,提高弹性接触件的电连接可靠性。使用时,该弹性接触件插入相应的插座中,由于弹性部件4的作用,顶柱1触头端的端头与插孔中的电接触点相互挤压,紧密连,电信号通过顶柱1触头端传导到接触套2限位轴肩21处,再由接触套2限位轴肩21通过接触套2传导到接线柱3,接线柱3的后端通过压接或焊接与导线连接,电信号通过导线传输到用电设备内部。虽然结合附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并非是对本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定。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点式弹性接触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点式弹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柱(1)、接触套(2)、接线柱(3)、弹性部件(4),接触套(2)为前后贯穿的通孔结构,其前端设置有向中心轴线凸出的限位轴肩(21);接线柱(3)塞入接触套(2)的后端,与接触套(2)固定连接,在接触套(2)内部形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空腔;顶柱(1)穿过接触套(2)限位轴肩(21)处,一端位于接触套(2)外部,为触头端,其外径面与接触套(2)限位轴肩(21)处内径面接触,另一端限位在接触套(2)的空腔内部,顶柱(1)在接触套(2)的空腔内部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限位轴环(11),第一限位轴环(11)的外径大于所述接触套(2)限位轴肩(21)的内径;弹性部件(4)位于接触套(2)空腔内部,一端顶压在顶柱(1)的第一限位轴环(11)的端面上,另一端顶压在所述接线柱(3)的端面上,顶柱(1)受到外部挤压后可以相对于接触套(2)轴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点式弹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柱(1)、接触套(2)、接线柱(3)、弹性部件(4),接触套(2)为前后贯穿的通孔结构,其前端设置有向中心轴线凸出的限位轴肩(21);接线柱(3)塞入接触套(2)的后端,与接触套(2)固定连接,在接触套(2)内部形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空腔;顶柱(1)穿过接触套(2)限位轴肩(21)处,一端位于接触套(2)外部,为触头端,其外径面与接触套(2)限位轴肩(21)处内径面接触,另一端限位在接触套(2)的空腔内部,顶柱(1)在接触套(2)的空腔内部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限位轴环(11),第一限位轴环(11)的外径大于所述接触套(2)限位轴肩(21)的内径;弹性部件(4)位于接触套(2)空腔内部,一端顶压在顶柱(1)的第一限位轴环(11)的端面上,另一端顶压在所述接线柱(3)的端面上,顶柱(1)受到外部挤压后可以相对于接触套(2)轴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点式弹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套(2)的前端在周向上设有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仲海郑晓凡赵飞林苏黎佳姜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