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用弹性触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15580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6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按键用弹性触片,其包括有支撑圆环、按压部以及复数个弹性拱臂,该按压部设置于支撑圆环上方,该弹性拱臂沿按压部同向弯曲延伸至支撑圆环上,相邻的弹性拱臂之间形成用于卸除载荷的镂空部,该镂空部面积沿弹性拱臂弯曲方向由大变小。藉此,通过于按压部和支撑圆环之间设置弹性拱臂,形成卸除载荷的镂空部,使按压部传导的压应力能够通过弹性拱臂旋转分散释放,从而提高弹性触片在工作过程中的应力释放能力,增加弹性触片的回弹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另外,该弹性触片手感轻,触片高度适中,按压行程长,解决了传统弹性触片无法增高或者增高后,需要较大的按压力甚至无法按压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按键用弹性触片,其包括有支撑圆环、按压部以及复数个弹性拱臂,该按压部设置于支撑圆环上方,该弹性拱臂沿按压部同向弯曲延伸至支撑圆环上,相邻的弹性拱臂之间形成用于卸除载荷的镂空部,该镂空部面积沿弹性拱臂弯曲方向由大变小。藉此,通过于按压部和支撑圆环之间设置弹性拱臂,形成卸除载荷的镂空部,使按压部传导的压应力能够通过弹性拱臂旋转分散释放,从而提高弹性触片在工作过程中的应力释放能力,增加弹性触片的回弹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另外,该弹性触片手感轻,触片高度适中,按压行程长,解决了传统弹性触片无法增高或者增高后,需要较大的按压力甚至无法按压的难题。【专利说明】按键用弹性触片
本技术涉及电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按键用弹性触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数码相机、手机、MP4等数码电子产品逐渐走向微型化,因此,对于用于方便这些电子产品之输入所使用的按键的要求亦不断提高,传统的按键下方设置有一用于按键复位的弹性触片,这种弹性触片一般呈碟形,为一个整体,没有任何缺口,如图1、2所示,弹性触片在向下按压后,顶部下凹接通电路,由于这类弹性触片受力点都集中在触片边缘,在按压到一定次数后,触片边缘会疲劳断裂,导致按键失灵,业界为了解决触片应力集中所导致的疲劳断裂问题,于触片上开设有分散应力的孔,如图3、4所示,另外一种是孔与孔之间的支撑条50为直线型,如图5、6所示,弹性触片受到压力时,支撑条50上应力仍然集中在A点,无法分散,容易疲劳断裂,另外,上述整体式或具有孔的触片无法根据需要提高触片的高度,原因是这类触片高度一旦加大后,按压触片所需压力增大,甚至无法按压下去。因此,针对传统弹性触片的以上缺陷,应对触片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按键用弹性触片,通过于按压部和支撑圆环之间设置弹性拱臂,由按压部传导的压应力能够通过弹性拱臂旋转分散释放,从而提高弹性触片应力释放能力,延长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按键用弹性触片,其包括有支撑圆环、按压部以及复数个弹性拱臂,该按压部设置于支撑圆环上方,该弹性拱臂沿按压部同向弯曲延伸至支撑圆环上,相邻的弹性拱臂之间形成用于卸除载荷的镂空部,该镂空部面积沿弹性拱臂弯曲方向由大变小。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数个弹性拱臂分别沿逆时针方向弯曲延伸。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圆环、按压部和弹性拱臂均呈薄片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拱臂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应力传导部,该第一连接部与按压部外沿一体连接,该第二连接部与支撑圆环一体连接,该应力传导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其呈向上拱起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按压部以圆弧过渡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支撑圆环以圆弧过渡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镂空部呈扇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于按压部和支撑圆环之间设置弹性拱臂,形成卸除载荷的镂空部,使按压部传导的压应力能够通过弹性拱臂旋转分散释放,从而提高弹性触片在工作过程中的应力释放能力,增加弹性触片的回弹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另外,该弹性触片手感轻,触片高度适中,按压行程长,解决了传统弹性触片无法增高或者增高后,需要较大的按压力甚至无法按压的难题。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之弹性触片为整体时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之弹性触片为整体时受压侧视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之带孔的弹性触片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之带孔的弹性触片受压剖视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之具有直线型支撑条的弹性触片示意图;图6为现有技术之具有直线型支撑条的弹性触片受压侧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之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之应力分散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之弹性拱臂为三片时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支撑圆环20、按压部30、弹性拱臂31、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33、应力传导部40、镂空部50、支撑条A、受力点。【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7至图9所示,一种按键用弹性触片,包括有支撑圆环10、按压部20和复数个弹性拱臂30,其中:该支撑圆环10呈薄片状,支撑圆环10内沿倾斜上扬。该按压部20呈薄片状,其位于支撑圆环10上方,并正对支撑圆环10圆心。该复数个弹性拱臂30分别沿按压部20逆时针方向弯曲延伸至支撑圆环10上,相邻的弹性拱臂30之间形成用于卸除载荷的镂空部40,该镂空部40面积沿弹性拱臂弯曲方向由大变小;该弹性拱臂30呈薄片状,其包括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和应力传导部33,其中,该第一连接部31与按压部20外沿以圆弧过渡形式一体连接,该第二连接部32与支撑圆环10也以圆弧过渡形式一体连接,该应力传导部33呈向上拱起状,其连接于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之间。上述按压部20、弹性拱臂30和支撑圆环10连成一体后,整体呈拱形,复数个弹性拱臂30将按压部20和支撑圆环10之间分隔成复数个上述镂空部40,每个镂空部40呈扇形,复数个镂空部40整体呈梅花状。此外,该弹性触 片中的弹性拱臂30数量可以根据弹性触片的弹力需要在3至6片中进打选择,本实施例中以4片为例,另一实施例中以3片为例。本技术原理如下:利用相互分隔开的弹性拱臂30连接按压部20和支撑圆环10,按压弹性触片时,按压部20所受到的按压应力能够通过弹性拱臂30旋转分散释放,弹性拱臂30逆时针弯曲的外形,避免应力集中在一点,减少了弹性触片疲劳断裂的风险,增强了弹性触片的抗疲劳性,并且,采用弹性拱臂20能够方便增加弹性触片高度,避免在增加了高度后,无法按压或需要较大的压力才能使弹性触片导通的问题。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于按压部和支撑圆环之间设置弹性拱臂,形成卸除载荷的镂空部,使按压部传导的压应力能够通过弹性拱臂旋转分散释放,从而提高弹性触片在工作过程中的应力释放能力,增加弹性触片的回弹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另外,该弹性触片手感轻,触片高度适中,按压行程长,解决了传统弹性触片无法增高或者增高后,需要较大的按压力甚至无法按压的难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按键用弹性触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圆环、按压部以及复数个弹性拱臂,该按压部设置于支撑圆环上方,该弹性拱臂沿按压部同向弯曲延伸至支撑圆环上,相邻的弹性拱臂之间形成用于卸除载荷的镂空部,该镂空部面积沿弹性拱臂弯曲方向由大变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键用弹性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弹性拱臂分别沿逆时针方向弯曲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键用弹性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环、按压部和弹性拱臂均呈薄片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键用弹性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拱臂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应力传导部,该第一连接部与按压部外沿一体连接,该第二连接部与支撑圆环一体连接,该应力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用弹性触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圆环、按压部以及复数个弹性拱臂,该按压部设置于支撑圆环上方,该弹性拱臂沿按压部同向弯曲延伸至支撑圆环上,相邻的弹性拱臂之间形成用于卸除载荷的镂空部,该镂空部面积沿弹性拱臂弯曲方向由大变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宪登陈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博罗承创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