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美国三M公司专利>正文

可除去的粘合带层压物和可分离的固定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16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从一个或多个其粘附的物体上除去的粘合带结构物,并且该结构物内部可重复使用地分离,从而使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相分离并且随后再相互连接。该粘合带结构物可用于粘结物体的对置表面,包括刚性物体(如将画框粘结在墙面上),在物体之间不突出粘合带结构物,并且随后能容易地分离物体而不对其产生损伤。更具体地说,所述粘合带结构物包括带有可重复使用的连接物表面的拉伸剥离的粘合带结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粘合在表面上并在除去后基本不损伤该表面或明显残留粘合剂残余物的粘合带结构。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可除去并可分离的粘合带产品。专利技术的背景己开发的许多粘合带产品能可分离地与多个物体连接。例如,使用层压粘合带结构将两个物体对置的表面粘结在一起,如将悬挂物(如海报、装饰片或图画)粘结在墙面上。为了进行可分离的连接,粘合剂产品可包括一种容易剥离的粘合剂,使之能从基材表面上除去而在该表面上很少留下或不留下粘合剂残余物。这种粘合剂的例子包括以Post-it的商品名购自美国3M公司的可重新放置的产品。另一种可除去的粘合带层压物是单面或双面粘合带,可将其拉伸而除去。这种粘合带的一个或两个主表面上可具有常规的压敏粘合剂,并且粘合带的背衬包括一种可高度伸长的材料。或者,所述粘合剂可包括一种固态粘合剂材料,该材料本身提供一个或两个粘性表面并具有足够的拉伸性能。通常将这种粘合带称为可伸长的剥离粘合带,因为将该粘合带粘合在一个或两个表面上以后对背衬或固态粘合剂层进行拉伸时,粘合剂伸长,从其粘结的一个或两个基材上干净地脱粘。另外,已知这种拉伸剥离的粘合带以粘合条的形式将物体粘结在一起,并在该粘合条的端部具有供手拉的小突出部,以便于拉伸和脱粘。这种粘合条和小突出部的例子描述在美国专利5,409,189(Luhmann)和5,516,581(Kreckel等)以及1994年9月20日提交的题为“可除去的发泡粘合带”的美国专利申请08/308,937和1997年9月30日提交的题为“能受控连续剥离的可除去的粘合带”的美国专利申请08/940,555(均为Bries等)中。经特殊设计以便使用这种拉伸剥离粘合带的制品描述在Hamerski等的美国专利5,507,464中。这种拉伸剥离粘合带的一个优点是它们采用常规的压敏粘合剂,能提供抗剪力、剥离力和脱落(lift-off)力的牢固的粘结。另外,它可支承较重的物体。对于这些可拉伸剥离的粘合条,必须提供使用所述小突出部的机会(access)以进行剥离。当在将该粘合条使用于物体支承物(如画钩)和表面(如墙面)之间的情况下,能容易地形成该小突出部,在该处所述支承物和所述露出的小突出部被要支承在墙面上的所述物体(如图画)所掩盖。同时,对于物体支承物(如画钩),通过提供一个新的粘合条而可重复使用该画钩。但是,当要求用可拉伸剥离的粘合条直接将物体(如图画)粘结在基材(如墙面)上时,需要从对置的表面之间引出小突出部,来提供这种使用的机会。在许多情况下,这会破坏美观。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开发了一种具有可分离内层的粘合带层压结构,该结构描述在1996年11月8日提交的题为“可内分离的粘合带层压物”的未审定美国专利申请08/746,351中。它提供的粘合带结构能用于粘结物体对置的表面,该结构在物体之间无突出物并能分离这两个物体。该粘合带结构包括位于一条或两条可拉伸剥离的粘合条之间的可分离内层。使用这种结构物,可通过施加基本垂直于粘合带层压表面方向的力使所述可分离内层本身断裂,从而先将被粘物体相互分离。也就是说,一部分可分离内层粘附在一个物体上,而另一部分内层粘附在另一个物体上。随后,对于分离的物体,通过拉伸一个拉伸剥离的小突出部而从各物体上除去粘附的各层。由于仅在分离内层后才需要使用所述拉伸剥离小突出物,因此当物体固定在一起时能容易地隐蔽放置这些突出部。但是,一旦分离物体,导致内层破裂,除非使用新的可分离的粘合带结构(或其它类型的产品),否则不能将这两种物体再重新粘结在一起。各种可重复使用的连接物也是众所周知的,对于不同的用途来说特定类型的连接物比其它类型的连接物更适用。可重复使用的固定件包括机械型固定件,如钩圈系统(如商品名为Velcro的钩圈产品和以3M Scotchmate的商品名购自美国3M公司的工业固定件)、其它机械互锁固定件(例如Melbye等的美国专利5,077,870所述的固定件)和互相啮合固定件(无宏观机械变形或干涉的连接),如Appeldorn的美国专利4,875,259所述的固定件。其它可重复使用的固定件包括可剥离的接触响应固定件(如PCT国际专利公布WO 94/21742或PCT国际专利公布WO 96/24535所述的固定件)。接触响应固定件包括一层非粘性层和一层可粘合所述非粘性层的目标层。接触响应聚合物层能较容易地粘结在具有相似溶解度参数的材料上。当目标层和接触响应聚合物层的溶解度参数足够接近时,能增加这些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促进粘结。还已知许多可重复使用的固定件系统在其各自非相互连接一侧的表面上带有粘合剂,用于与要连接的物体相粘结。例如,可将钩圈系统中的钩一侧粘合在一个物体上,而将圈一侧粘结在另一个物体上。尽管这些固定件系统能使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相分离,但是每个物体保留的部分固定件系统是不容易除去的。专利技术的概述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粘合带结构物,这种粘合带结构物可从一个或多个其粘附的物体上除去,并且这种结构物可重复使用地分离,从而可将物体相互分离并随后再相互连接。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粘合带结构物,它能将物体的对置表面(包括刚性物体,如画框)粘结在墙面上,其中在两个粘结物体之间不突出有粘合带结构物部分,随后能容易地分离这两者而不对其产生损伤。更具体地说,所述粘合带结构物包括带有可重复使用的连接物表面的拉伸剥离粘合带结构。使用粘结多个物体的粘合带可获得上述优点,所述粘合带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以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可拉伸的背衬层,在背衬层的至少一部分第一主表面上用于与物体表面相粘合的粘合剂表面,和覆盖在背衬层的至少一部分第二主表面上的可分离的连接物表面。背衬层和粘合剂表面可由单一(single)的固态粘合剂层形成,或者可包括带有粘合剂层的单独的背衬层。使用这种结构物,在将粘合剂表面粘结在物体上以后,通过向背衬层的第一端施加一个沿该背衬层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方向延伸的力,从而一起拉伸背衬层和粘合剂表面(由单独的各层形成或者一层固态粘合剂层同时起这两者的作用),使粘合剂层从该物体上逐渐脱粘。另外,可分离的连接物表面具有与另一个协同的连接表面连接、脱开和再连接的能力,而不会破坏该可分离的连接表面和/或粘合带。较好的是,还提供一层第二背衬层,它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以及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所述第一主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一个粘合剂表面用于与另一个物体的表面相粘合,在第二背衬层的至少一部分第二主表面上覆盖有一个协同的可分离连接物表面。第二背衬层和粘合剂表面可由单一的固态粘合剂层形成,或者可包括带有粘合剂层的单独背衬层。同样,在将其粘合剂表面粘结在物体上以后,通过向第二背衬层的第一端施加一个沿该第二背衬层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方向延伸的力,而一起拉伸第二背衬层及其粘合剂表面(由单独的层形成或者一层固态粘合剂层同时起这两者的作用),使粘合剂表面从另一个物体上逐渐脱粘,并且所述协同的可分离的连接物表面具有与第一背衬的连接表面连接、脱开和再连接的能力,而不会破坏该可分离的连接表面、协同连接表面和粘合带。根据具体的用途以及该用途所需的特性,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形成所述可分离的连接表面和可分离的协同连接表面。互锁的机械连接系统、互相啮合的连接系统、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使多个物体相互粘结的粘合带,所述粘合带包括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以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可拉伸的第一背衬层,在所述第一背衬层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用于与物体表面相粘合的粘合剂表面,和覆盖在所述第一背衬层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主表面上的可分离的连接物表面,在将粘合剂表面粘结在物体上以后,通过向第一背衬层的第一端施加一个沿该第一背衬层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方向延伸的力,所述第一背衬层和所述粘合剂表面可一起拉伸,使粘合剂表面从该物体上逐渐脱粘,并且所述可分离的连接物表面具有与另一个协同的连接表面连接、脱开和再连接的能力,而不会破坏该可分离的连接表面和粘合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L布里斯MD哈默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三M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