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臂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56984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悬臂导向装置,应用于板材的加工,包括支座、悬臂和模具组,悬臂为圆柱体结构,且一端固定于支座上,另一端悬置与支座上方,用于对向前移动的板材进行导向,使得板材逐一经过模具组中的各个模具下方,模具组设置于悬臂上方,且相对于悬臂上下往复运动。通过将悬臂通过一个支撑位进行支撑,减少了悬臂的长度,从而有效的减少设备的体积。

A cantilever gui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ntilever guiding device used in processing board, including bearings, cantilever and mould group, is a cylindrical structure, and one end fixed on the se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uspension and the supporting base, for the orientation of the plate to move forward, so that the plate one by one after each mold in the group below, the mold group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cantilever, and the cantilever under reciprocating motion relative to the. By supporting the cantilever through a supporting position, the length of the cantilever is reduced, thus the volume of the equipment is effectively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臂导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板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板材加工的悬臂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将片状板材加工成环装零件的过程中,大多采用毛坯连续加工的形式,即将原材料加工成多个连续设置的预成型板材毛坯,板材两端设置有卡合口,将毛坯放置在导向装置上逐一经过各个模具下方,逐步的成型,从而使材料屈服,最终将预成型板材两端的卡合口卡合在一起,形成环状零件,然后将其与毛坯本体切断,形成所需的零件。然而现有的导向装置均包括至少前后两个支撑位置,而这样的支撑位置必须设置在预成型板材两端完成90°折弯的工位前,否则二者会发生干涉现象,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导向的长度,从而增加了设备的体积。鉴于上述现有的导向装置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悬臂导向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悬臂导向装置,将悬臂通过一个支撑位进行支撑,减少了悬臂的长度,从而有效的减少设备的体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悬臂导向装置,应用于板材的加工,包括支座、悬臂和模具组,悬臂为圆柱体结构,且一端固定于支座上,另一端悬置与支座上方,用于对向前移动的板材进行导向,使得板材逐一经过模具组中的各个模具下方,模具组设置于悬臂上方,且相对于悬臂上下往复运动。进一步地,悬臂上设置有导料通道,用于对板材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导向。进一步地,导料通道内与通风道的一端连接。进一步地,通风道另一端设置于支座底部。进一步地,通风道位于支座底部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进一步地,支座还包括储油槽,储油槽设置于悬臂末端下方,用于对板材两端进行润滑。进一步地,悬臂导向装置还包括侧压装置,侧压装置设置于板材两侧,用于对经过模具组中任一模具处的板材上表面进行挤压。进一步地,侧压装置设置于导料通道前端和/或后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通过对悬臂的一端进行固定,有效的避免了预成型板材在成型的过程中与支座发生干涉现象,有效的减少悬臂的长度,从而减少设备的体积;2)导料通道的设置使得板材成型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能够及时的排除,防止因其的滞留而对所需加工的零件表面造成损伤;3)导料通道与通风道连接,通过通风道内的流通的气体将导料通道内的废料顺利排出,有效防止了通风道的堵塞;4)支座上设置储油槽,当板材的两端完成90°的折弯后,会进入储油槽内的油液中,从而得到充分的润滑,有利于板材两端卡合口的顺利卡合;5)测压装置为滚轮结构,对向前行进的板材进行挤压和导向,有效的防止板材在加工的过程中发生上下的攒动,其设置在导料通道前端和/或后端,板材在此处冲压截断,因此可有效的避免板材在此处被冲压模具带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悬臂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板材在加工过程中的形状变化过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悬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座、2悬臂、3模具组、4板材、5导料通道、6通风道、7侧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如图1~3所示,一种悬臂导向装置,应用于板材的加工,包括支座1、悬臂2和模具组3,悬臂2为圆柱体结构,且一端固定于支座1上,另一端悬置于支座1上方,用于对向前移动的板材4进行导向,使得板材4逐一经过模具组3中的各个模具下方,模具组3设置于悬臂2上方,且相对于悬臂2上下往复运动。板材在导向装置上逐一经过各个模具下方,逐步的成型,从而使材料屈服,如图2所示,板材的形状分别经过步骤a两端的1/4圆折弯、步骤b板材中部20~30°折弯、步骤c板材中部90°折弯和步骤d板材扣合等最终成型,板材在成环后通过冲压切断的方式脱离毛坯本体,形成独立的零件。悬臂2上设置有导料通道5,设置在冲压位置的下方,用于对板材在冲压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导向,导料通道5内与通风道6的一端连接,通风道6另一端设置于支座1底部,通风道6位于支座1底部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便于与通风管道的连接。支座1还包括储油槽,储油槽设置于悬臂2末端下方,位于板材所经过的步骤c和d的工序处,用于对板材两端进行润滑,有利于板材两端卡合口的顺利卡合。悬臂导向装置还包括侧压装置7,侧压装置7设置于板材侧面,用于对经过模具组3中任一模具处的板材上表面进行挤压,在本实施例中侧压装置7设置于导料通道5前端和后端,有效的避免板材在此处被冲压模具带起而影响加工。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悬臂导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臂导向装置,应用于板材的加工,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悬臂(2)和模具组(3),所述悬臂(2)为圆柱体结构,且一端固定于所述支座(1)上,另一端悬置于所述支座(1)上方,用于对向前移动的板材(4)进行导向,使得板材(4)逐一经过所述模具组(3)中的各个模具下方,所述模具组(3)设置于所述悬臂(2)上方, 且相对于所述悬臂(2)上下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臂导向装置,应用于板材的加工,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悬臂(2)和模具组(3),所述悬臂(2)为圆柱体结构,且一端固定于所述支座(1)上,另一端悬置于所述支座(1)上方,用于对向前移动的板材(4)进行导向,使得板材(4)逐一经过所述模具组(3)中的各个模具下方,所述模具组(3)设置于所述悬臂(2)上方,且相对于所述悬臂(2)上下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2)上设置有导料通道(5),用于对板材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导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臂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通道(5)内与通风道(6)的一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浩峰于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浩峰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