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物料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5580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产反应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多功能物料处理装置,其包括釜体、连通管、电磁调频电机和齿轮泵;在釜体的上部贯穿有热交换进管线,在釜体的下部贯穿有热交换出管线,连通管向布置在釜体内的中心轴上,在釜体的底部贯穿有传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为热交换、搅拌、灌装为一体的功能设备,适用于粘稠物、膏状物的小调试验,还可以用于不合格品的二次加工,适用于膏状物或润滑脂、树脂等进行调和搅拌脱气灌装,有效降低设备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在搅拌的同时达到对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的效果,一举多得,有效的利用介质的热值、传热效果明显等优势,有效降低能耗,同时搅拌过程能够对釜内壁达到清理的效果。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 proces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roduction reactor technical field, is a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kettle body, connecting tube, electromagnetic frequency motor and gear pump;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kettle body through the heat exchange in the pipeline,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kettle body through a heat exchange pipeline connected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direction the kettle body on the central axis, in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through a transmission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heat exchange, mixing, filling equipment function as one of the minor test for sticky materials, paste, can also be used for two times the processing of nonconforming products, suitable for paste or grease, adjust the resin and stirring degassing filling, reduce equipment investment,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and while stirring to the heating or cooling effect of material, Yijuduode, calorific value, heat transfer effect and other advantages of using media effectively,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n achieve the cleaning effect of mixing process on the surface of the autocla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物料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产反应装置
,是一种多功能物料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工厂必备的调和釜、脱气罐、灌装都是几个单独独立的设备,在厂房建设期,为了满足工艺生产需要,不仅要投入很多的设备,而且管线铺设繁杂,导致生产成本投入过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物料处理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目前工厂必备的调和釜、脱气罐、灌装都是几个单独独立的设备导致生产成本投入过多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物料处理装置,包括釜体、连通管、电磁调频电机和齿轮泵;在釜体的上部贯穿有热交换进管线,在釜体的下部贯穿有热交换出管线,连通管布置在釜体内的中心轴上,在釜体的底部贯穿有轴向的与连通管对应的传动轴,连通管的上端与热交换进管线的出口通过高压密封活接相连,连通管的下端和热交换出管线的进口相连通,连通管的下端与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连通管的下端与热交换出管线的进口和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之间通过高压密封活接相连,在连通管的外壁上沿圆周固定安装有呈螺旋状盘旋的搅拌桨叶,位于釜体外部的传动轴的动力输入端与电磁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在釜体顶部和釜体底部之间连通有循环管线,在循环管线上自上而下依次连通有进油管线和灌装管线,在进油管线上方的循环管线上串接有第一阀门,在进油管线上串接有第二阀门,在灌装管线上串接有第三阀门,灌装管线与釜体之间的循环管线上依次串接有齿轮泵和第四阀门,齿轮泵和第四阀门之间的循环管线上连通有进料管线,在釜顶还连通有抽真空管线。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在连通管上还固定安装有框架式搅拌器,框架式搅拌器呈四方形框架,框架式搅拌器最上方的搅拌条位于最上方的搅拌桨叶的上方,框架式搅拌器最下方的搅拌条位于最下方的搅拌桨叶的下方,在框架式搅拌器两侧的搅拌条外侧上分别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的竖直的刮板,刮板的刮刀面与釜体内壁接触,框架式搅拌器两侧搅拌条上的刮板交错分布,所有交错的刮板旋转后形成的闭合的圆周轨迹覆盖釜体内壁。上述刮板顺着连通管旋转的方向斜向下倾斜35度角至45度角。上述在釜体顶部内部设置有能够对由釜体顶部进入的物料进行油气分离的油气分离器,釜体顶部的循环管线出口和抽真空管线的进口均位于油气分离器上方。上述在连通管与釜体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有能够对连通管进行支撑的支撑架。上述在进油管线与灌装管线之间的循环管线上串接有压力表;或/和,在进油管线与灌装管线之间的循环管线上串接有取样管线,在取样管线上串接有取样阀。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为热交换、搅拌、灌装为一体的功能设备,适用于粘稠物、膏状物的小调试验,还可以用于不合格品的二次加工,适用于膏状物或润滑脂、树脂等进行调和搅拌脱气灌装,有效降低设备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在搅拌的同时达到对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的效果,一举多得,有效的利用介质的热值、传热效果明显等优势,有效降低能耗,同时搅拌过程能够对釜内壁达到清理的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釜体,2为热交换进管线,3为热交换出管线,4为连通管,5为传动轴,6为高压密封活接,7为搅拌桨叶,8为电磁调频电机,9为循环管线,10为进油管线,11为灌装管线,12为第一阀门,13为第二阀门,14为第三阀门,15为齿轮泵,16为第四阀门,17为进料管线,18为抽真空管线,19为框架式搅拌器,20为刮板,21为油气分离器,22为支撑架,23为压力表,24为取样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所示,该多功能物料处理装置包括釜体1、连通管4、电磁调频电机8和齿轮泵15;在釜体1的上部贯穿有热交换进管线2,在釜体1的下部贯穿有热交换出管线3,连通管4布置在釜体1内的中心轴上,在釜体1的底部贯穿有轴向的与连通管4对应的传动轴5,连通管4的上端与热交换进管线2的出口通过高压密封活接6相连,连通管4的下端和热交换出管线3的进口相连通,连通管4的下端与传动轴5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连通管4的下端与热交换出管线3的进口和传动轴5的动力输出端之间通过高压密封活接6相连,在连通管4的外壁上沿圆周固定安装有呈螺旋状盘旋的搅拌桨叶7,位于釜体1外部的传动轴5的动力输入端与电磁电机8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在釜体1顶部和釜体1底部之间连通有循环管线9,在循环管线9上自上而下依次连通有进油管线10和灌装管线11,在进油管线10上方的循环管线9上串接有第一阀门12,在进油管线10上串接有第二阀门13,在灌装管线11上串接有第三阀门14,灌装管线11与釜体1之间的循环管线9上依次串接有齿轮泵15和第四阀门16,齿轮泵15和第四阀门16之间的循环管线9上连通有进料管线17,在釜顶还连通有抽真空管线18。本技术为热交换、搅拌、灌装为一体的功能设备,适用于粘稠物、膏状物的小调试验,还可以用于不合格品的二次加工,适用于膏状物或润滑脂、树脂等进行调和搅拌脱气灌装。关闭第一阀门12、第二阀门13和第三阀门14,打开第四阀门16,物料或粘稠膏状或不合格品从进料管线17吸入,电磁电机8转动提供动力,使连通管4带动搅拌桨叶7旋转进而搅动物料,同时,向热交换进管线2内通入热介质或冷介质,通入的热介质或冷介质进入到连通管4内由热交换出管线3排出,连通管4内的热介质或冷介质为物料提供热源或冷源实现热交换,同时,连通管4内的热介质或冷介质的热量或冷量由连通管4分散至搅拌桨叶7,使搅拌桨叶7搅动物料的同时达到对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的效果,一举多得,热介质或冷介质可为蒸汽、导热油、水等,本技术脱离老式的U型管和盘管、夹套等加热方式,搅拌加热或冷却有效的利用介质的热值、传热效果明显等优势,有效降低能耗,釜内物料通过循环管线9由釜体1底部出、釜体1顶部进,起到对釜内物料循环的作用,进油管线10用于向釜体1内通入需要对釜体1内部的物料进行调和的辅料,比如基础油,当釜体1内的物料达到合格要求后,通过灌装管线11进行灌装,抽真空管线18对釜体1内部进行抽真空,保证釜体1内部为负压状态。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多功能物料处理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所示,在连通管4上还固定安装有框架式搅拌器19,框架式搅拌器19呈四方形框架,框架式搅拌器19最上方的搅拌条位于最上方的搅拌桨叶7的上方,框架式搅拌器19最下方的搅拌条位于最下方的搅拌桨叶7的下方,在框架式搅拌器19两侧的搅拌条外侧上分别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的竖直的刮板20,刮板20的刮刀面与釜体1内壁接触,框架式搅拌器19两侧搅拌条上的刮板20交错分布,所有交错的刮板20旋转后形成的闭合的圆周轨迹覆盖釜体1内壁。本技术为防止清理不当,膏状物或粘稠物出现挂壁现象,故设置框架式搅拌器19和刮板20,当连通管4旋转时,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物料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连通管、电磁调频电机和齿轮泵;在釜体的上部贯穿有热交换进管线,在釜体的下部贯穿有热交换出管线,连通管布置在釜体内的中心轴上,在釜体的底部贯穿有轴向的与连通管对应的传动轴,连通管的上端与热交换进管线的出口通过高压密封活接相连,连通管的下端和热交换出管线的进口相连通,连通管的下端与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连通管的下端与热交换出管线的进口和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之间通过高压密封活接相连,在连通管的外壁上沿圆周固定安装有呈螺旋状盘旋的搅拌桨叶,位于釜体外部的传动轴的动力输入端与电磁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在釜体顶部和釜体底部之间连通有循环管线,在循环管线上自上而下依次连通有进油管线和灌装管线,在进油管线上方的循环管线上串接有第一阀门,在进油管线上串接有第二阀门,在灌装管线上串接有第三阀门,灌装管线与釜体之间的循环管线上依次串接有齿轮泵和第四阀门,齿轮泵和第四阀门之间的循环管线上连通有进料管线,在釜顶还连通有抽真空管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连通管、电磁调频电机和齿轮泵;在釜体的上部贯穿有热交换进管线,在釜体的下部贯穿有热交换出管线,连通管布置在釜体内的中心轴上,在釜体的底部贯穿有轴向的与连通管对应的传动轴,连通管的上端与热交换进管线的出口通过高压密封活接相连,连通管的下端和热交换出管线的进口相连通,连通管的下端与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连通管的下端与热交换出管线的进口和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之间通过高压密封活接相连,在连通管的外壁上沿圆周固定安装有呈螺旋状盘旋的搅拌桨叶,位于釜体外部的传动轴的动力输入端与电磁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在釜体顶部和釜体底部之间连通有循环管线,在循环管线上自上而下依次连通有进油管线和灌装管线,在进油管线上方的循环管线上串接有第一阀门,在进油管线上串接有第二阀门,在灌装管线上串接有第三阀门,灌装管线与釜体之间的循环管线上依次串接有齿轮泵和第四阀门,齿轮泵和第四阀门之间的循环管线上连通有进料管线,在釜顶还连通有抽真空管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物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通管上还固定安装有框架式搅拌器,框架式搅拌器呈四方形框架,框架式搅拌器最上方的搅拌条位于最上方的搅拌桨叶的上方,框架式搅拌器最下方的搅拌条位于最下方的搅拌桨叶的下方,在框架式搅拌器两侧的搅拌条外侧上分别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的竖直的刮板,刮板的刮刀面与釜体内壁接触,框架式搅拌器两侧搅拌条上的刮板交错分布,所有交错的刮板旋转后形成的闭合的圆周轨迹覆盖釜体内壁。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现代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