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4394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控门锁,包括锁体和与锁体配合锁紧的锁扣,锁体内包括锁舌、触动机构、传动机构、把手控制机构;传动机构分别与锁舌和触动机构的后端连接;触动机构的前端穿出锁体的前侧,触动机构可向锁体内滑动并挤压驱使传动机构将锁舌推出锁体的前侧,使锁舌与所述锁扣上的锁孔对接插入锁紧;把手控制机构包括转动把手、把手拨叉、拨杆、拨块、把手卡扣、卡扣固定柱;锁扣内设有电磁控制机构和供电磁控制机构活动的滑槽,电磁控制机构包括铁块、电磁铁推杆和固定在滑槽内的电磁铁;电磁铁通过导电元件与控制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控制电路与锁体分离,提高电控锁的稳定、安全、可靠性能,安装简单。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door lo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lock, comprising a lock body and the lock body and the lock with the lock, the lock body comprises a lock tongue, a touch mechanism, transmission mechanism, handle control mechanism;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lock tongue and trigger mechanism is out of touch; front mechanism in front of the lock body, touch mechanism the lock tongue of the lock body to launch in front of the lock body sliding and extrusion drive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lock tongue and the lock butt on the lock is inserted into the locking handle; control mechanism includes a rotary handle, handle, fork lever, shifting block, handle buckle, buckle fixing lock is arranged in the chute column; the electromagnetic control mechanism and power control mechanism of magnetic activity, the electromagnetic control mechanism comprises a push rod and a fixed electromagnet iron, in the chute of the electromagnet; electromagnet are connected by a conductive element and a control circuit. The control circuit is separated from the lock body, so as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electronic control lock, and the installation is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门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控门锁。
技术介绍
门锁是用来把门锁住以防止他人打开的设备,现有的各种防盗门锁一般都是采用机械锁头,锁头的弹子和钥匙在开启时的摩擦造成磨损,使锁头失效而不能使用,会造成不少麻烦和矛盾。现有人提出各种电子密码锁,通常是通过解码电路解码后,触动电磁铁,通过电磁铁衔铁作用开锁,然而这种电控门锁大部分是将电控门锁的电控电路安装在锁体内,必须在门扇上安装线路,安装复杂,安全及故障率高,同时这种电控门锁在没电时不能使用,会造成无法开门对用户造成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电控门锁,解决现有电控门锁的电控电路安装复杂,安全及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控门锁,包括锁体和与锁体配合锁紧的锁扣,所述锁体内包括锁舌、触动机构、传动机构、把手控制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锁舌和触动机构的后端连接;所述触动机构的前端穿出所述锁体的前侧,触动机构可向锁体内滑动并挤压驱使所述传动机构将锁舌推出锁体的前侧,使所述锁舌与所述锁扣上的锁孔对接插入锁紧;所述把手控制机构包括转动把手、把手拨叉、拨杆、拨块、把手卡扣、卡扣固定柱;所述转动把手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锁体上;所述把手拨叉固定在所述转动把手上,转动把手带动把手拨叉转动,把手拨叉两侧设有拨动方向相反的拨叉面;所述拨杆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锁体上,其一端与固定在锁舌上的拨块前侧面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把手拨叉一侧的拨叉面抵接,把手拨叉转动并拨动所述拨杆,驱使拨杆推动拨块使所述锁舌推入锁体内;所述把手卡扣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锁体上,中部设有卡扣部,所述把手卡扣可转动使卡扣部与把手拨叉另一侧的拨叉面卡接,防止转动把手转动;所述锁扣内设有电磁控制机构和供电磁控制机构活动的滑槽,所述电磁控制机构包括铁块、电磁铁推杆和固定在滑槽内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过导电元件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磁铁推杆的一端与所述铁块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滑槽并穿入锁孔内,所述锁舌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活动设置有锁舌推杆,通电时,电磁铁控制铁块将电磁铁推杆推入通孔内并将锁舌推杆推出锁舌,所述锁舌推杆推动所述把手卡扣使把手卡扣的卡扣部与把手拨叉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将控制电路与锁体分离,安装简单易实施、安全性高、故障率低,同时,本专利技术具有电控和钥匙机械式两种解锁功能,当没有电时,易能通过钥匙开锁,提高了电控锁的稳定、安全、可靠性,延长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控门锁锁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转动把手固定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控门锁开门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锁体、2—锁扣、3—控制电路、11—锁舌、12—触动机构、13—传动机构、14—把手控制机构、15—锁芯、21—锁孔、22—电磁控制机构、23—滑槽、111—通孔、112—锁舌推杆、113—挡块、121—触动滑轮、131—第一传动弹簧、132—第二传动弹簧、133—传动连杆、134—连杆固定柱、135—活动槽、136—第一弹簧支撑杆、137—第二弹簧支撑杆、141—转动把手、141a—第三扭簧、142—把手拨叉、143—拨杆、144—拨块、145—把手卡扣、145a—卡扣部、146—卡扣固定柱、146a—第一扭簧、147—把手固定柱、221—铁块、222—电磁铁推杆、222a—第二扭簧、223—电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现结合下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控门锁,包括锁体1和与锁体1配合锁紧的锁扣2,锁体1内包括锁舌11、触动机构12、传动机构13、把手控制机构14、锁芯15;锁扣2内设有电磁控制机构22和供电磁控制机构22活动的滑槽23。开门状态时触动机构12的前端穿出锁体1的前侧,其前端设有触动滑轮121,传动机构13分别与锁舌11和触动机构12的后端连接;触动机构12可向锁体1内滑动并挤压驱使传动机构13将锁舌11推出锁体1的前侧,使锁舌11与锁扣2上的锁孔21对接插入锁紧。传动机构13包括第一传动弹簧131、第二传动弹簧132、传动连杆133和连杆固定柱134;连杆固定柱134固定在锁体1上,传动连杆133设置在连杆固定柱134上可转动,第一传动弹簧131和第二传动弹簧132分别设置在传动连杆133的两端,传动连杆13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可在活动槽135内滑动的第一弹簧支撑杆136和第二弹簧支撑杆137,第一传动弹簧131套设在第一弹簧支撑杆136上并与触动机构12的后端抵接,第二传动弹簧132套设在第二弹簧支撑杆137上并与锁舌11的后端抵接,锁舌11和触动机构12的后端分别开设有供第一弹簧支撑杆136和第二弹簧支撑杆137滑动的活动槽135,触动机构12挤压第一传动弹簧131驱使传动连杆133转动并挤压第二传动弹簧132,第二传动弹簧132驱动锁舌11穿出锁体1的前侧,锁舌11插入锁扣2的锁孔内锁紧,第一弹簧支撑杆136和第二弹簧支撑杆137分别对第一传动弹簧131、第二传动弹簧132起到支撑固定作用,使传动过程更稳定牢靠。把手控制机构14包括转动把手141、把手拨叉142、拨杆143、拨块144、把手卡扣145、卡扣固定柱146。转动把手141可转动的固定在锁体1上,转动把手141通过把手固定柱147可转动固定在锁体1上;转动把手141内设有第三扭簧141a,第三扭簧141a一侧的扭转臂固定在转动把手141上,另一侧的扭转臂固定在把手固定柱147上,第三扭簧141a能使转动把手141转动后回转至原位。把手拨叉142固定在转动把手141上,转动把手141带动把手拨叉142转动,把手拨叉142两侧设有拨动方向相反的拨叉面;拨杆143可转动的固定在锁体1上,其一端与固定在锁舌11上的拨块144的前侧面抵接,另一端与把手拨叉142一侧的拨叉面抵接,把手拨叉142转动并拨动拨杆143,驱使拨杆143推动拨块144使锁舌11推入锁体1内。把手卡扣145的一端通过卡扣固定柱146可转动固定在锁体1上,中部设有卡扣部145a,卡扣部145a可设计为楔形块,把手卡扣145可转动使楔形块的平面与把手拨叉142另一侧的拨叉面抵接卡住转动把手141,防止转动把手141转动;卡扣固定柱146上套设有第一扭簧146a,第一扭簧146a一侧的扭转臂固定在把手卡扣145上,另一侧的扭转臂固定在锁体1上,第一扭簧146a能使把手卡扣145转动回转至原位并将锁舌推杆112推入锁舌11内。电磁控制机构22包括铁块221、电磁铁推杆222和固定在滑槽23内的电磁铁223。电磁铁223通过导电元件与控制电路3连接;电磁铁推杆222的一端与铁块221固定连接,另一端由电磁铁223的中部穿出滑槽23并穿入锁孔21内,锁舌11内设有通孔111,通孔111内活动设置有锁舌推杆112,通电时,电磁铁223控制铁块221将电磁铁推杆222推入通孔111内并将锁舌推杆112推出锁舌11,锁舌推杆112推动把手卡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控门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门锁,包括锁体和与锁体配合锁紧的锁扣,所述锁体内包括锁舌、触动机构、传动机构、把手控制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锁舌和触动机构的后端连接;所述触动机构的前端穿出所述锁体的前侧,触动机构可向锁体内滑动并挤压驱使所述传动机构将锁舌推出锁体的前侧,使所述锁舌与所述锁扣上的锁孔对接插入锁紧;所述把手控制机构包括转动把手、把手拨叉、拨杆、拨块、把手卡扣、卡扣固定柱;所述转动把手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锁体上;所述把手拨叉固定在所述转动把手上,转动把手带动把手拨叉转动,把手拨叉两侧设有拨动方向相反的拨叉面;所述拨杆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锁体上,其一端与固定在锁舌上的拨块前侧面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把手拨叉一侧的拨叉面抵接,把手拨叉转动并拨动所述拨杆,驱使拨杆推动拨块使所述锁舌推入锁体内;所述把手卡扣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锁体上,中部设有卡扣部,所述把手卡扣可转动使卡扣部与把手拨叉另一侧的拨叉面卡接,防止转动把手转动;所述锁扣内设有电磁控制机构和供电磁控制机构活动的滑槽,所述电磁控制机构包括铁块、电磁铁推杆和固定在滑槽内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过导电元件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磁铁推杆的一端与所述铁块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滑槽并穿入锁孔内,所述锁舌内设有通 孔,所述通孔内活动设置有锁舌推杆,通电时,电磁铁控制铁块将电磁铁推杆推入通孔内并将锁舌推杆推出锁舌,所述锁舌推杆推动所述把手卡扣使把手卡扣的卡扣部与把手拨叉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门锁,包括锁体和与锁体配合锁紧的锁扣,所述锁体内包括锁舌、触动机构、传动机构、把手控制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锁舌和触动机构的后端连接;所述触动机构的前端穿出所述锁体的前侧,触动机构可向锁体内滑动并挤压驱使所述传动机构将锁舌推出锁体的前侧,使所述锁舌与所述锁扣上的锁孔对接插入锁紧;所述把手控制机构包括转动把手、把手拨叉、拨杆、拨块、把手卡扣、卡扣固定柱;所述转动把手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锁体上;所述把手拨叉固定在所述转动把手上,转动把手带动把手拨叉转动,把手拨叉两侧设有拨动方向相反的拨叉面;所述拨杆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锁体上,其一端与固定在锁舌上的拨块前侧面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把手拨叉一侧的拨叉面抵接,把手拨叉转动并拨动所述拨杆,驱使拨杆推动拨块使所述锁舌推入锁体内;所述把手卡扣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锁体上,中部设有卡扣部,所述把手卡扣可转动使卡扣部与把手拨叉另一侧的拨叉面卡接,防止转动把手转动;所述锁扣内设有电磁控制机构和供电磁控制机构活动的滑槽,所述电磁控制机构包括铁块、电磁铁推杆和固定在滑槽内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过导电元件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磁铁推杆的一端与所述铁块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滑槽并穿入锁孔内,所述锁舌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活动设置有锁舌推杆,通电时,电磁铁控制铁块将电磁铁推杆推入通孔内并将锁舌推杆推出锁舌,所述锁舌推杆推动所述把手卡扣使把手卡扣的卡扣部与把手拨叉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弹簧、第二传动弹簧、传动连杆和连杆固定柱;连杆固定柱固定在锁体上,传动连杆设置在连杆固定柱上可转动,第一传动弹簧和第二传动弹簧分别设置在传动连杆的两端,第一传动弹簧与触动机构的后端连接,第二传动弹簧与锁舌的后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新攀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