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4377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用防护装置,包括底垫,底垫的边缘处设置有开口,开口的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柔性垫,开口内端的底垫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伸入设置有堵塞柱,开口外端两侧的底垫上分别设置有夹板,夹板上设置有螺孔,螺孔内伸入设置有锁紧栓;底垫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放置孔,放置孔的内径与堵塞柱的外径相同;底垫上设置有折叠垫,折叠垫的一端与底垫相固定,其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提高施工安全性。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buildings

By including bottom protectiv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uilding, at the edge of the mat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e opening of the side walls on both sid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lexible pad, the opening end of the mattress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blocking column into the hole, the opening end on both sides of the bas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a splint splint is arranged on the screw is provided with a locking bolt extending into the screw hole; at the edge position is provided with pad placement holes placed hole diameter equal to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column and clogging; pad is arranged on the folding pad, end folding pad and pad is fixed, it is suitable for a wide range, easy to use, improve construction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施工领域,经常需要用到安全防护装置。现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多采用单一的垫子,其多存在无法越过管件等障碍进行设置,适用场合受限制,使用不方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适用场合受限制,使用不方便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法提供一种建筑用防护装置,包括底垫,底垫的边缘处设置有开口,开口的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柔性垫,开口内端的底垫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伸入设置有堵塞柱,开口外端两侧的底垫上分别设置有夹板,夹板上设置有螺孔,螺孔内伸入设置有锁紧栓;底垫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放置孔,放置孔的内径与堵塞柱的外径相同;底垫上设置有折叠垫,折叠垫的一端与底垫相固定。可选地,底垫设置为矩形。可选地,柔性垫设置为矩形。可选地,底垫上的通孔为圆筒形孔。可选地,堵塞柱设置为圆柱形。可选地,夹板设置为矩形。可选地,底垫上的通孔设置为内螺纹孔。可选地,锁紧栓设置为具有与内螺纹孔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的锁紧螺栓。可选地,锁紧栓设置为带头螺栓。可选地,折叠垫设置为矩形。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建筑用防护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适用场合受限制,使用不方便等问题,其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提高施工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建筑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底垫,2为柔性垫,3为堵塞柱,4为夹板,5为锁紧栓,6为放置孔,7为折叠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建筑用防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垫1,底垫1的边缘处设置有开口,开口的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柔性垫2,开口内端的底垫1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伸入设置有堵塞柱3,开口外端两侧的底垫1上分别设置有夹板4,夹板4上设置有螺孔,螺孔内伸入设置有锁紧栓5;底垫1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放置孔6,放置孔6的内径与堵塞柱3的外径相同;底垫1上设置有折叠垫7,折叠垫7的一端与底垫1相固定。可见,本实施例的建筑用防护装置,在建筑施工现场树立有管或柱体等场合,能够通过将开口打开,将堵塞柱3放置到边缘的放置孔6中,然后将管子放入到底垫1的通孔中,然后通过夹板4和锁紧栓5再将底垫1固定稳定好,则可以起到稳定防护的作用。实施例2一种建筑用防护装置,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底垫1设置为矩形。优选的,柔性垫2设置为矩形。优选的,底垫1上的通孔为圆筒形孔。优选的,堵塞柱3设置为圆柱形。优选的,夹板4设置为矩形。优选的,底垫1上的通孔设置为内螺纹孔。优选的,锁紧栓5设置为具有与内螺纹孔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的锁紧螺栓。优选的,锁紧栓5设置为带头螺栓。优选的,折叠垫7设置为矩形。本技术的建筑用防护装置,开口的数量可以为八个,均匀分布设置在矩形的底垫1的四个侧面上。相对应的,放置孔6的数量为八个,均匀分布在矩形的底垫1的四个角位置处。折叠垫7的数量为四个,相互组合成“田”字形结构,四个折叠垫的相对的横向侧边或相对的纵向侧边与底垫1相固定。底垫1的边缘除开口外的位置处可以设置围挡垫。底垫1的侧面上与围挡垫相接触的位置处可以设置有纵向的凹陷的插槽,围挡垫的侧面上对应插槽的位置处可以设置有相匹配的凸起的插扣,插扣设置在插槽中,围挡垫与底垫1相连接,围挡垫的高度大于底垫1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建筑用防护装置,主要对上述结构进行了改进,其他未提及的功能、部件及结构,在需要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相应功能的部件及结构进行实施。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用防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防护装置,包括底垫(1),其特征在于,底垫(1)的边缘处设置有开口,开口的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柔性垫(2),开口内端的底垫(1)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伸入设置有堵塞柱(3),开口外端两侧的底垫(1)上分别设置有夹板(4),夹板(4)上设置有螺孔,螺孔内伸入设置有锁紧栓(5);底垫(1)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放置孔(6),放置孔(6)的内径与堵塞柱(3)的外径相同;底垫(1)上设置有折叠垫(7),折叠垫(7)的一端与底垫(1)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防护装置,包括底垫(1),其特征在于,底垫(1)的边缘处设置有开口,开口的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柔性垫(2),开口内端的底垫(1)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伸入设置有堵塞柱(3),开口外端两侧的底垫(1)上分别设置有夹板(4),夹板(4)上设置有螺孔,螺孔内伸入设置有锁紧栓(5);底垫(1)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放置孔(6),放置孔(6)的内径与堵塞柱(3)的外径相同;底垫(1)上设置有折叠垫(7),折叠垫(7)的一端与底垫(1)相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垫(1)设置为矩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柔性垫(2)设置为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瑞华李华刚孙政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