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反射性和/或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434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放热功能,并且具有反射性和/或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该具有反射性和/或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面具有粘合剂层,并且具有至少一面的反射率为60%以上、和/或透过率为0.3%以下的特性,基体材料是厚度为3μm以上的金属制基体材料。作为金属制基体材料,优选金属箔,特别是,可以优选使用铝制基体材料。另外,作为金属制基体材料,可以使用在至少一面具有黑色层的金属制基体材料。基体材料的至少一面的粘合剂层可以含有导热性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反射性和/或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
技术介绍
在所谓的“手机”等中,与显示画面有关的液晶显示模块组件和背光灯组件用粘合带或片固定,作为这样的粘合带或片,使用具有反射性或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参照专利文献1~12)。特开2004-59723号公报特开2002-235053号公报特开2002-350612号公报特开2004-161955号公报特开2004-184443号公报特开2004-231736号公报特开2004-231737号公报特开2004-156015号公报特开2004-244499号公报特开2002-249741号公报特开2004-53759号公报特开2002-236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以往的作为具有反射性和/或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当用于液晶显示模块组件和背光灯组件的固定时,通常使用具有反射性和/或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有时也称为“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所述粘合带或片是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面(单面或两面)具有形成了粘合剂层的结构,并且具有反射层和/或遮光层。这样的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通常使用聚酯类基体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基体材料等)等塑料制成的基体材料作为基体材料,并且处于导热性极低的状态。另一方面,液晶显示模块组件和背光灯组件发热。因此,作为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要求传导以液晶显示模块组件和背光灯组件等为起因的热,并附加放热到体系之外的功能的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另外,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的粘接面,为了不对液晶显示模块组件等电子部件带来电损伤,优选成为具有非导电性的粘接面(非导电性粘接面)。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放热功能,并且具有反射性和/或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放热功能,同时具有非导电性粘接面,并且具有反射性和/或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使用具有特定厚度的金属制基体材料作为基体材料,可以对具有反射性和/或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附加优异的导热性功能。本专利技术就是基于这些发现而完成的。即,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反射性和/或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是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面具有粘合剂层,并且具有至少一面的反射率为60%以上、和/或透过率为0.3%以下的特性的具有反射性和/或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其特征在于,基体材料是厚度为3μm以上的金属制基体材料。作为上述金属制基体材料,优选金属箔,特别优选铝制基体材料。另外,金属制基体材料可以是在至少一面具有黑色层的金属制基体材料。基体材料的至少一面的粘合剂层优选含有导热性化合物的粘合剂层。遮光层优选呈黑色的黑色层。另外,也可以是呈黑色的粘合剂层。反射层优选呈白色的白色层,另外,也可以是呈白色的粘合剂层。这样的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可以适用于液晶显示模块组件和背光灯组件的固定。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装置是具有液晶显示模块组件和背光灯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液晶显示模块组件和背光灯组件通过上述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固定。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反射性和/或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因此具有放热功能。另外,具有非导电性粘接面。因此,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反射性和/或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可以使具有发热体的装置内的热放热到装置外,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在测定导热系数时,导热系数测定装置中的试样的设置状态的示意图。1 上侧的加热器部分(上部加热器)2 温度计3 试样4 温度计5 热流计(热量计)6 温度计7 下侧的加热器部分(下部加热器)8 降温装置9 冷却冷机部分10 保护加热器部分(保护加热器部分)11 保护加热器部分(保护加热器部分)12 热的移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具有反射性和/或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具有如下特征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面具有粘合剂层,并且具有至少一面的反射率为60%以上,和/或透过率为0.3%以下的特性,另外,基体材料是厚度为3μm以上的金属制基体材料。这样,由于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使用具有特定厚度的金属制基体材料作为基体材料,因此,在体系内发热产生的热可以在金属制基体材料中进行导热,从而放热到体系外。因此,使用上述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时,在装置内发热产生的热不会蓄积在装置内,有效地放热到装置之外,可以抑制或防止由于热而引起的装置的损伤(热的损伤),从而可以显著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具有如下特性在基体材料的单面或两面具有粘合剂层,并且至少一面的反射率为60%以上,和/或透过率为0.3%以下。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具有至少一面的反射率为60%以上的特性时,作为反射率为60%以上的面的反射率,只要为60%以上(例如,60~100%),则没有特别限制,但越高越好。在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中,作为反射率为60%以上的面的反射率,优选70%以上(更加优选80%以上)。另外,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中的规定面的反射率(扩散反射率)(%),可以使用岛津制作所制造的分光光度计(装置名“MPS-2000”),从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的一个面一侧(规定的面一侧)照射波长550nm的光,通过测定被照射上述光的面反射的光的强度而求得。另外,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具有透过率为0.3%以下的特性时,作为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只要为0.3%以下(0~0.3%),则没有特别限制,但越低越好。作为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优选0.1%以下(更加优选0.05%以下),其中,优选0.03%以下(特别是0.01%以下)。另外,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的透过率(%)可以通过使用日立制作所制造的分光光度计(装置名“U4100型分光光度计”),从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的一个面一侧照射波长550nm的光,测定透过到另一个面一侧的光的强度,由此来求得。(金属制基体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遮光性粘合带或片使用厚度为3μm以上的金属制基体材料(金属箔等)作为基体材料。作为金属制基体材料的厚度,只要为3μm以上,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从5~150μm(优选10~100μm,更加优选15~75μm)的范围适当选择。另外,在非金属制基体材料(例如,塑料制基体材料)上,通过金属蒸镀法蒸镀的金属蒸镀层由于厚度通常为不足1μm(例如,0.01~0.1μm),因此,导热性低,可从厚度为3μm以上的金属制基体材料中排除。可是,例如,通过形成几层金属蒸镀层而使金属蒸镀层的厚度达到3μm以上时,该金属蒸镀层可以作为厚度为3μm以上的金属制基体材料使用。因此,厚度为3μm以上的金属蒸镀层也可以包含在厚度为3μm以上的金属制基体材料中。作为这样的金属制基体材料,只要是厚度为3μm以上的金属制基体材料,则没有特别限制。作为金属制基体材料的的材质或原料,可以使用金属元素单质或合金等只包含金属元素的金属材料等。具体地,作为由金属元素单质构成的金属材料中的金属元素,可以举出,例如,锂、钠、钾、铷、铯等周期表1族元素;镁、钙、锶、钡等周期表2族元素;钪、钇、镧系元素(镧、铈等)、锕系元素(锕等)等周期表3族元素;钛、锆、铪等周期表4族元素;钒、铌、钽等周期表5族元素;铬、钼、钨等周期表6族元素;锰、锝、铼等周期表7族元素;铁、钌、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反射性和/或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其是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面具有粘合剂层,并且具有至少一面的反射率为60%以上、和/或透过率为0.3%以下的特性的具有反射性和/或遮光性的粘合带或片,其特征在于,基体材料是厚度为3μm以上的金属制基体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功一上田翼横山纯二玉井弘宣副田义和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