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的换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42994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的换撑结构,用于支撑墙体和位于基坑四周的支护结构,基坑支护的换撑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贴设于支护结构;第二连接板,贴设于与支护结构相对设置的墙体;以及支撑杆,支设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先形成换撑结构,再进行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基坑支护的拆除,在基坑中形成传力带,防止出现坍塌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支撑杆的占用空间小,且可拆卸进行重复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筋混凝土换撑梁的占据空间较大,不利于土方回填,不能拆卸周转使用的问题。

Bracing structure of foundation pit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oundation pit support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the exchange, located around the pit wall and supporting structure, including foundation pit support replacement structure: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is mounted on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the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is mounted on the support structure and disposed opposite to the wall; and a supporting rod. Support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is formed for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upporting beam excavation demolition, transmission belt formed in the pit, to prevent collapse phenomenon.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supporting rod, and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reused, solves the problem of reinforced concrete transfer beams occupy larger space, is not conducive to backfill, turnover problems cannot be rem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支护的换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基坑支护的换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数量及高度的增加,对基础埋深的要求也呈现出愈来愈深的发展趋势,但在城市建筑密集区,由于周边环境的影响及场地的局限性,导致基坑开挖时无法进行放坡,在此种状态下,另外一种基坑支护方式应运而生,即: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基坑支护,但针对此种内支撑的拆除方法也不尽相同,目前比较传统的做法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换撑梁作为传力带,再进行内支撑的拆除。但是由于基坑支护桩间距大多在1m至2m之间,采用钢筋混凝土换撑梁做传力带,占据空间较大,会造成支撑梁之间的间隙过小,不利于地下室土方回填,且无法保证回填土的施工质量,不能拆卸周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的换撑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筋混凝土换撑梁的占据空间较大,不利于土方回填,不能拆卸周转使用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的换撑结构,用于支撑墙体和位于基坑四周的支护结构,所述基坑支护的换撑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贴设于支护结构;第二连接板,贴设于与所述支护结构相对设置的墙体;以及支撑杆,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坑支护的换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坑支护的换撑结构,用于支撑墙体和位于基坑四周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支护的换撑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贴设于支护结构;第二连接板,贴设于与所述支护结构相对设置的墙体;以及支撑杆,支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的换撑结构,用于支撑墙体和位于基坑四周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支护的换撑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贴设于支护结构;第二连接板,贴设于与所述支护结构相对设置的墙体;以及支撑杆,支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的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结构为支护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的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的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应的表面形成凿毛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升卫彭小辉戈祥林高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