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模块化深基坑施工工艺、可回收模块及深基坑支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4233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回收模块化深基坑施工工艺、可回收模块及深基坑支护,属于深基坑开挖支护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下挖基坑;成第一道锚索孔,放入第一道锚索,安装止浆塞,灌浆;成第二道锚索孔,放入第二道锚索,安装止浆塞,灌浆;安装模块和连接扣件;对第一道锚索和第二道锚索施加预应力,形成第一层支护;重复上述形成多层支护;回收最后一层支护的模块、锚索和连接扣件,再回填土至倒数第二层支护的底面,直至回收第一层支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和锚索共同对深基坑周围土体进行支挡,模块可回收重复利用,降低了材料浪费及施工成本。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retrievable modular deep foundation pit, retrievable module and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ecyclable modular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cyclable module and deep foundation pi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upporting deep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digging foundation pit; first anchor hole, into the first line of cable installation, grout stopping plug, filling into second anchor hole; in second, cable installation, grout stopping plug, grouting; installation module and connecting fastener; applying prestress on the anchor and anchor the first second, forming the first layer supporting; repeat the formation of multilayer support; recovery of the last layer of supporting module, anchor cable and connecting fastener, and then backfill to the bottom seco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upport layer, until the first layer supporting recovery. The present invention adopts the module and anchor cable to support the soil around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and the module can be recycled and reused, thus reducing the material waste and the constr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回收模块化深基坑施工工艺、可回收模块及深基坑支护
本专利技术属于深基坑开挖支护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回收模块化深基坑施工工艺、用于该施工工艺的可回收模块及深基坑支护。
技术介绍
在建设工程中,由于建筑物埋深和地下车库、设备间用房、地下空间利用等原因,往往需要对土体进行开挖,为了保证开挖时周边建筑物、道路、管线和基坑施工时的安全,需要对开挖范围外侧土体进行支挡,确保基坑安全。目前支挡体系大都采用一次性的桩、土钉墙或两者组合,待基坑回填完成后便失去了作用,由于不可回收,造成材料浪费。同时,建筑基坑工程是临时性的工程,国家规范规定一般使用年限为1年,正常情况下支挡用的桩寿命可以达到几十年或更长,埋在地下不能重复利用,造成了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另外锚杆或锚索占用周边地下空间,给以后周边再施工项目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模块化深基坑施工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深基坑支护体系中的构件不可回收造成材料浪费和对后续工程造成影响的技术难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回收模块化深基坑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下挖基坑;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回收模块化深基坑施工工艺、可回收模块及深基坑支护

【技术保护点】
可回收模块化深基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下挖基坑;步骤二、成第一道锚索孔,放入第一道锚索,安装止浆塞,灌浆;步骤三、成第二道锚索孔,放入第二道锚索,安装止浆塞,灌浆;步骤四、安装模块和连接扣件;步骤五、对第一道锚索和第二道锚索施加预应力,形成第一层支护;步骤六、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五,形成多层支护;步骤七、回填土至最后一层支护的底面,释放最后一道锚索和倒数第二道锚索的预应力,回收最后一层支护的模块、锚索和连接扣件,再回填土至倒数第二层支护的底面;步骤八、重复步骤七至回收第一层支护。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回收模块化深基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下挖基坑;步骤二、成第一道锚索孔,放入第一道锚索,安装止浆塞,灌浆;步骤三、成第二道锚索孔,放入第二道锚索,安装止浆塞,灌浆;步骤四、安装模块和连接扣件;步骤五、对第一道锚索和第二道锚索施加预应力,形成第一层支护;步骤六、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五,形成多层支护;步骤七、回填土至最后一层支护的底面,释放最后一道锚索和倒数第二道锚索的预应力,回收最后一层支护的模块、锚索和连接扣件,再回填土至倒数第二层支护的底面;步骤八、重复步骤七至回收第一层支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模块化深基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下挖基坑深H毫米;步骤二中,基坑顶面以下深h毫米的位置,沿基坑四周内壁同一水平面设置多个所述第一道锚索孔,并使同一内壁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道锚索孔的中心距均为L毫米,同一内壁上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一道锚索孔的中心分别与相邻的两内壁的相交线的距离为S毫米,每一个所述第一道锚索孔内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道锚索;步骤三中,距第一道锚索孔的中心M毫米的位置,沿基坑四周内壁同一水平面设置与所述第一道锚索孔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二道锚索孔,每一个所述第二道锚索孔内分别设置所述第二道锚索;步骤四中,所述模块的尺寸为L×M毫米,支护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道锚索和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二道锚索构成的四方形内壁上,所述模块通过锚头和连接扣件紧固;步骤六中,边开挖边支护,每次开挖深度为M毫米,直至基坑设计深度,形成多层模块支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模块化深基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下挖基坑深H为4000-4500mm;步骤二中,基坑顶面以下深h为100-200毫米,同一内壁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道锚索孔的中心距L均为1000-3000mm毫米,同一内壁上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一道锚索孔的中心分别与相邻的两内壁的相交线的距离S为400-500毫米;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玉高幸王利广李仕良赵拓王凤恩窦炳康王红刘英辉刘国华范晓雨薛海鹏田少义刘兰豹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科唐秦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