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流再生软水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41792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逆流再生软水控制装置,包括:罐体、电磁隔膜阀组、流量计、水射器和控制器,所述罐体内设置有管路网,所述管路网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补水管、L型细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补水管垂直连接,所述L型细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接,所述L型细管的另一端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之间,并与所述补水管相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进水管的上方,且与所述补水管相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下端通过正洗管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补水管的连接处相连接并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逆流再生软水控制装置,以达到软化硬水的目的从而避免碳酸盐在管道、容器、锅炉产生结垢现象。

Counterflow regeneration soft water contro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ater control device, a countercurrent regeneration comprises a tank body, an electromagnetic diaphragm valve group, flow meter, a water ejector and a controller, wherein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ipeline network, the pipeline network comprises a water inlet pipe, outlet pipe, water pipe, L type tube and drainage tube, the water inlet pipe and the water outlet pip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supply pipe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one end of the L tube and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other end of the L type tube in the inlet pipe and the outlet pipe, and the water supply pipe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drainage tube is arranged in the the water inlet pipe of the above, and the water pipes are connected, connected and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drainage tube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washing pipe and the water inlet pipe and water pipe comple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unter current regeneration soft water control device In order to soften the hard water, the carbonate can be prevented from scaling in pipes, containers and boil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流再生软水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软化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流再生软水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工业民用锅炉、空调设施的补给水(软化水设备)大多一直沿用人工操作的软水器(钠离子交换器)进行处理。因其投资不高、适应性强,几乎长期占领了锅炉软化水设备的这一领地。但软水器工艺操作繁琐和人为等等因素的干扰,工耗、水耗、电耗、盐耗以及维修费的居高不下固有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逆流再生软水控制装置,以达到软化硬水的目的从而避免碳酸盐在管道、容器、锅炉产生结垢现象。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逆流再生软水控制装置,包括:罐体、电磁隔膜阀组、流量计、水射器和控制器,所述罐体内设置有管路网,所述管路网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补水管、L型细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补水管垂直连接,所述L型细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接,所述L型细管的另一端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之间,并与所述补水管相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进水管的上方,且与所述补水管相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下端通过正洗管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补水管的连接处相连接并相互连通;所述电磁隔膜阀组包括六个电磁隔膜阀,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隔膜阀和第四电磁隔膜阀,所述第一电磁隔膜阀设置在所述排水管与所述进水管之间,所述第四电磁隔膜阀设置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之间,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隔膜阀,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隔膜阀,所述L型细管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隔膜阀,所述正洗管上设置有第六电磁隔膜阀;所述水射器设置在所述L型细管,所述L型细管在所述第五电磁隔膜阀和所述L型细管与所述补水管连接处之间,所述水射器与水射管相连接,所述水射管分别与所述补水管和所述排水管相连通;所述流量计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所述流量计、第一电磁隔膜阀、第二电磁隔膜阀、第三电磁隔膜阀、第四电磁隔膜阀、第五电磁隔膜阀和第六电磁隔膜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压力表。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有上补水器和下补水器,所述上补水器和下补水器分别与所述补水管的两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补水器和下补水器还均与取样管相连接,所述取样管上设置有取样口。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由树脂塑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内装有阳离子树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技术设计的一种逆流再生软水控制装置,由控制器与电磁隔膜阀、流量计组成,到流量到达流量计设定值,控制器启动再生置换,中央控制器指令主要有4步,第一步,反洗,在进行再生之前先用水自下而上的进行反洗,反洗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反洗,使运行中压紧的树脂层松动,有利于树脂颗粒与再生液充分接触,二是清除运行时在树脂表层积累的悬浮物及树脂表面的悬浮物,同时一些碎树脂颗粒也可以随着反洗水排出。第二步,吸盐+慢冲洗,再生液在一定浓度,流量下流经失效的树脂层,将树脂还原再生,使其恢复原有的交换能力,利用清水冲出未使用的再生液。第三步,正洗,目的是清除树脂层中残留的再生废液,冲洗干净,通常以正常运行流速清洗至出水合格为止。第四步,运行制水,将合格的软化水供到设备系统中。总之,通过本技术设计的一种逆流再生软水控制装置,运行平稳、操作简便;效果上突出表现在:不结垢、不腐蚀、无事故;安全、节能、高效、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且因为本装置采用逆流再生,再生方式与置水方式相反,避免了重复置换,达到节水省盐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逆流再生软水控制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逆流再生软水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逆流再生软水控制装置的反洗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逆流再生软水控制装置的吸盐和慢冲洗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逆流再生软水控制装置的正洗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逆流再生软水控制装置的运行的示意图。图中:1-第一电磁隔膜阀,2-第二电磁隔膜阀,3-第三电磁隔膜阀,4-第四电磁隔膜阀,5-第五电磁隔膜阀,6-第六电磁隔膜阀,7-流量计,8-水射器,9-控制器,10-罐体,11-上补水器,12-下补水器,13-取样口,14-进水管,15-出水管,16-补水管,17-L型细管,18-排水管,19-压力表,20-正洗管,21-水射管,22-取样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2所示,一种逆流再生软水控制装置,包括:罐体10、电磁隔膜阀组、流量计7、水射器8和控制器9,罐体10内设置有管路网,罐体10内装有阳离子树脂,罐体10由树脂塑料制成,管路网包括进水管14、出水管15、补水管16、L型细管17和排水管18,进水管14上设置有压力表19,进水管14和出水管15均与补水管16垂直连接,L型细管17的一端与进水管14相连接,L型细管17的另一端在进水管14和出水管15之间,并与补水管16相连接,排水管18的一端设置在进水管14的上方,且与补水管16相连接,排水管18的下端通过正洗管20与进水管14和补水管16的连接处相连接并相互连通;电磁隔膜阀组包括六个电磁隔膜阀,补水管16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隔膜阀1和第四电磁隔膜阀4,第一电磁隔膜阀1设置在排水管18与进水管14之间,第四电磁隔膜阀4设置在进水管14和出水管15之间,出水管15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隔膜阀2,排水管18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隔膜阀3,L型细管17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隔膜阀5,正洗管20上设置有第六电磁隔膜阀6;水射器8设置在L型细管17,L型细管17在第五电磁隔膜阀5和L型细管17与补水管16连接处之间,水射器8与水射管21相连接,水射管21分别与补水管16和排水管18相连通;流量计7设置在出水管15上,流量计7、第一电磁隔膜阀1、第二电磁隔膜阀2、第三电磁隔膜阀3、第四电磁隔膜阀4、第五电磁隔膜阀5和第六电磁隔膜阀均6与控制器9相连接。罐体1内还设置有上补水器11和下补水器12,上补水器11和下补水器12分别与补水管16的两端相连接,上补水器11和下补水器12还均与取样管22相连接,取样管22上设置有取样口13;控制器9为PLC控制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1)如图3所示,第一步,反洗,作用是将罐体10内的树脂层打散,使其松散,第三电磁隔膜阀3和第四电磁隔膜阀4得电打开,其余电磁隔膜阀关闭,水流从第四电磁隔膜阀4流过,到达下补水器12,对罐体10内的树脂进行反洗,反洗水从上补水器11流出,流过第三电磁隔膜阀3向外进行排水;(2)如图4所示,第二步,吸盐和慢冲洗,将树脂上的污垢用盐水置换,使树脂还原。第三电磁隔膜阀3和第五电磁隔膜阀5电打开,其余电磁隔膜阀关闭,水流通过第五电磁隔膜阀5,流经水射器8,水射器8产生虹吸力将浓盐水与水掺和,从罐体10底部流入,对罐体10内树脂进行置换,置换废液从上补水器11及第三电磁隔膜阀3排出;(3)如图5所示,第三步,正洗,主要是将罐体10内的废盐液冲掉,第一电磁隔膜阀1和第六电磁隔膜阀6得电打开,其余电磁隔膜阀关闭。水流从第一电磁隔膜阀1流过,到达上补水器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逆流再生软水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逆流再生软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电磁隔膜阀组、流量计、水射器和控制器,所述罐体内设置有管路网,所述管路网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补水管、L型细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补水管垂直连接,所述L型细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接,所述L型细管的另一端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之间,并与所述补水管相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进水管的上方,且与所述补水管相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下端通过正洗管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补水管的连接处相连接并相互连通;所述电磁隔膜阀组包括六个电磁隔膜阀,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隔膜阀和第四电磁隔膜阀,所述第一电磁隔膜阀设置在所述排水管与所述进水管之间,所述第四电磁隔膜阀设置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之间,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隔膜阀,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隔膜阀,所述L型细管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隔膜阀,所述正洗管上设置有第六电磁隔膜阀;所述水射器设置在所述L型细管,所述L型细管在所述第五电磁隔膜阀和所述L型细管与所述补水管连接处之间,所述水射器与水射管相连接,所述水射管分别与所述补水管和所述排水管相连通;所述流量计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所述流量计、第一电磁隔膜阀、第二电磁隔膜阀、第三电磁隔膜阀、第四电磁隔膜阀、第五电磁隔膜阀和第六电磁隔膜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流再生软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电磁隔膜阀组、流量计、水射器和控制器,所述罐体内设置有管路网,所述管路网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补水管、L型细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补水管垂直连接,所述L型细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接,所述L型细管的另一端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之间,并与所述补水管相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进水管的上方,且与所述补水管相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下端通过正洗管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补水管的连接处相连接并相互连通;所述电磁隔膜阀组包括六个电磁隔膜阀,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隔膜阀和第四电磁隔膜阀,所述第一电磁隔膜阀设置在所述排水管与所述进水管之间,所述第四电磁隔膜阀设置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之间,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隔膜阀,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隔膜阀,所述L型细管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隔膜阀,所述正洗管上设置有第六电磁隔膜阀;所述水射器设置在所述L型细管,所述L型细管在所述第五电磁隔膜阀和所述L型细管与所述补水管连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文鉴姜涵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德安源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