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压敏粘着带或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388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含有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的双面压敏粘着带或片;和保护该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的压敏粘着剂面的隔离衬里,所述隔离衬里至少包括由离子化放射线硬化性硅氧烷型隔离剂形成的隔离处理层,其中由离子化放射线硬化性硅氧烷型隔离剂形成的隔离处理层在重质隔离侧上的压敏粘着剂面上被采用。双面压敏粘着带或片可采用通过其中气体组分混合在压敏粘着剂组合物中的形式的含气泡压敏粘着剂组合物形成的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的双面压敏粘着带或片
技术介绍
至少具有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的双面压敏粘着带或片(也称作“含气泡双面压敏粘着带”)已经投入使用,并且,作为其例子,已知具有含气泡丙烯酸系压敏粘着剂层的双面压敏粘着带或片(所谓的“丙烯酸泡沫(acryl foam)双面压敏粘着带或片”)。含气泡双面压敏粘着带,由于在压敏粘着剂层中所含的气泡,可表现出与常用的双面压敏粘着带或片(双面粘着带或片)不同的特征(参见专利文献1)。 含气泡双面压敏粘着带的一般构造包括两种构造,即单隔离层(separator)型和双隔离层型,其中所述的单隔离层型在基材的两个面上都使用经历隔离处理的单一隔离衬里并且其中两个压敏粘着剂面通过卷成筒状的所述单隔离衬里被保护起来,所述的双隔离层型在基材的一侧上使用两个隔离衬里(每个隔离衬里经历隔离处理)并且其中压敏粘着剂面分别通过两个隔离衬里被保护起来。在任一种构造的含气泡双面压敏粘着带中,为了防止所谓的“早期分离”现象,必需选择用于形成保护压敏粘着剂面的经过隔离处理的隔离衬里层的隔离处理剂(隔离剂),使得在各自压敏粘着剂面上的剥离强度之间有区别。 在双面压敏粘着带中,“早期分离”现象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其中保护压敏粘着剂面的隔离衬里在预期界面不剥离,但是在要粘接(附着)于压敏粘着剂面的界面处引起剥离。更具体地,该现象是指,在双面压敏粘着带中并且在剥落隔离衬里或从卷成筒状的双面压敏粘着带倒卷需要量的双面压敏粘着带的情况下,双面压敏粘着带在隔离衬里和压敏粘着剂面之间的要保持粘接的界面处剥离。 具体地,在与压敏粘着剂面具有更大剥离强度的一侧的隔离处理层(还称作“重质隔离侧隔离处理层”)具有的剥离强度需要比在与压敏粘着剂面具有更小剥离强度的一侧的隔离处理层(还称作“轻质隔离侧隔离处理层”)具有的剥离强度大,不要求具有不必要的高的剥离强度。当重质隔离侧隔离处理层从压敏粘着剂层剥离的剥离强度接近轻质隔离侧隔离处理层从压敏粘着剂层剥离的剥离强度时,易于产生所谓的“早期分离”现象。因此,当将隔离衬里从双面压敏粘着带剥离时,粘着带自身引起诸如褶皱或缠结等损坏并且变得不实用。另一方面,当重质隔离侧隔离处理层从压敏粘着剂层剥离的剥离强度变大时,很难将隔离衬里从双面压敏粘着带上剥离下来,或者,在剥离隔离衬里时,通过其它压敏粘着剂面与其它制品粘接的双面压敏粘着带自身可能从该制品上剥离,从而导致在加工性质或工作效率方面变差。 在通常的双面压敏粘着带中,试图应付这种由使用硅氧烷型隔离剂特别是热固性硅氧烷隔离剂作为用于在隔离衬里中形成重质隔离侧隔离处理层的隔离处理剂所导致的破坏。 专利文献1JP-A-2005-179561。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含气泡双面压敏粘着带中,当在通常的双面压敏粘着带中使用热固性硅氧烷型隔离剂作为构成隔离衬里的重质隔离侧隔离处理层的隔离处理剂时,可导致隔离衬里从压敏粘着剂面被剥离的不必要的高剥离强度,从而在使用含气泡双面压敏粘着带中破坏工作性质和工作效率。 考虑到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压敏粘着剂面被隔离衬里保护的双面压敏粘着带,该粘着带即使在包括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时也能够保持重质隔离侧隔离处理层与压敏粘着剂面的剥离强度在适当幅度,从而能够容易剥离。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压敏粘着剂面被隔离衬里保护的双面压敏粘着带,该粘着带具有显著的剥离强度差异,从而能够在预定界面处剥离。 通过本专利技术人的锐意研究,已经发现,在含气泡双面压敏粘着带中,使用特定的隔离处理剂作为形成隔离衬里中重质隔离侧隔离处理层的隔离处理剂,能够保持重质隔离侧隔离处理层与压敏粘着剂面的剥离强度在适当幅度,从而能容易剥离,由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面压敏粘着带或片,其包括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和保护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的压敏粘着剂面的隔离衬里,所述隔离衬里至少包括由离子化放射线硬化性硅氧烷型隔离剂形成的隔离处理层,其中由离子化放射线硬化性硅氧烷型隔离剂形成的隔离处理层在重质隔离侧上的压敏粘着剂面上被使用。 在本专利技术的含气泡双面压敏粘着带或片中,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优选通过含气泡压敏粘着剂组合物形成,该含气泡压敏粘着剂组合物为气体组分与压敏粘着剂组合物混合的形式。 在本专利技术的含气泡双面压敏粘着带或片中,优选隔离衬里包括基材;在所述基材至少一侧上由离子化放射线硬化性硅氧烷型隔离剂形成的隔离处理层,该隔离处理层在重质隔离侧上的压敏粘着剂面上被使用;和在基材另一侧上通过热固性硅氧烷型隔离剂形成的隔离处理层,其在轻质隔离侧上的压敏粘着剂面上被使用。另外,可有利地使用包括基材和在所述基材两侧上由离子化放射线硬化性硅氧烷型隔离剂形成的隔离处理层的隔离衬里。 离子化放射线硬化性硅氧烷型隔离剂优选是紫外线硬化性硅氧烷型隔离剂。 在上述的双面压敏粘着带或片中,隔离衬里重质隔离侧上的剥离强度(剥离角度180°,拉伸速度300mm/min,温度23℃,湿度50RH%)优选为0.1-1.5N/50mm范围内。 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含气泡双面压敏粘着带的两个压敏粘着剂面中,与重质隔离侧隔离处理层(与压敏粘着剂面具有较大剥离强度的隔离处理层)接触的压敏粘着剂面被称作“重质隔离面”,与轻质隔离侧隔离处理层(与压敏粘着剂面具有较小剥离强度的隔离处理层)接触的压敏粘着剂面被称作“轻质隔离面”。 具有上述构造的本专利技术的含气泡双面压敏粘着带即使含有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也能够保持重质隔离面与压敏粘着剂面的剥离强度在适当的幅度从而能容易剥离。另外,隔离衬里的隔离处理层表现显著的剥离强度差异,实现在预定界面的剥离。 本专利技术的含气泡双面压敏粘着带至少含有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其压敏粘着剂面通过隔离衬里被保护,同时隔离衬里至少包括由离子化放射线硬化性硅氧烷型隔离剂形成的隔离处理层,并且该由离子化放射线硬化性硅氧烷型隔离剂形成的隔离处理层在重质隔离侧上的压敏粘着剂面上被使用。含气泡双面压敏粘着带可以是例如具有单独由压敏粘着剂层(该压敏粘着剂层至少含有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形成的构造的含气泡双面压敏粘着带(还称作“含气泡无基材(baseless)双面压敏粘着带”),和具有以下构造的含气泡双面压敏粘着带,在该构造中,在基材的至少一侧上具有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还称作“含气泡含基材双面压敏粘着带”)。 含气泡无基材双面压敏粘着带的例子包括具有其中压敏粘着剂层单独由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形成的构造的含气泡无基材双面压敏粘着带,和具有其中压敏粘着剂层由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和不含气泡的压敏粘着剂层(还称作“无气泡压敏粘着剂层”)的层压件(laminatemember)形成的构造的含气泡无基材双面压敏粘着带。另外,含气泡含基材双面压敏粘着带的例子包括具有其中在基材两侧上形成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的构造的含气泡含基材双面压敏粘着带,和具有其中在基材一侧上形成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和在基材另一侧上形成无气泡压敏粘着剂层的构造的含气泡含基材双面压敏粘着带。 本专利技术的含气泡双面压敏粘着带可具有这样的构造,在该构造中,压敏粘着剂面单独通过在隔离衬里的基材的两侧上都经历了隔离处理的单隔离衬里被保护(单隔离层型的含气泡双面压敏粘着带),或者可具有这样的构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双面压敏粘着带或片,其包括:    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和    保护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的压敏粘着剂面的隔离衬里,所述隔离衬里至少包括由离子化放射线硬化性硅氧烷型隔离剂形成的隔离处理层,    其中由离子化放射线硬化性硅氧烷型隔离剂形成的隔离处理层在重质隔离侧上的压敏粘着剂面上被采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2-16 2006-0393461.双面压敏粘着带或片,其包括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和保护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的压敏粘着剂面的隔离衬里,所述隔离衬里至少包括由离子化放射线硬化性硅氧烷型隔离剂形成的隔离处理层,其中由离子化放射线硬化性硅氧烷型隔离剂形成的隔离处理层在重质隔离侧上的压敏粘着剂面上被采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压敏粘着带或片,其中含气泡压敏粘着剂层通过其中气体组分混合在压敏粘着剂组合物中的形式的含气泡压敏粘着剂组合物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压敏粘着带或片,其中隔离衬里包括基材;在所述基材的一侧上由离子化放射线硬化性硅氧烷型隔离剂形成的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田正臣牟田茂树西山直幸田中和雅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