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饱水状态下沟道堆积体破坏角的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泥石流防治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震区泥石流沟道堆积物在一次降雨事件中稳定性预测的饱水状态下沟道堆积体破坏角的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5.12”汶川地震以后,强震区内诱发了大量的地震次生灾害,强震区内每年都有不同规模的泥石流事件暴发,而控制泥石流起动机制的内因主要为泥石流物源内摩擦角、破坏角以及内聚力等,控制泥石流起动机制的外因主要为物源饱水液化、孔隙水压、地下渗流以及地表径流冲蚀等。为了保证汶川震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震区泥石流沟道堆积物破坏角对泥石流防治尤为重要。泥石流沟道堆积物破坏角是泥石流沟道堆积物稳定性研究的重要参数,也是泥石流防治设计的主要参数之一。例如,2013年“7.10”特大暴雨期间,羊店1组后山坡面泥石流3条沟道均发生泥石流,泥石流物源以碎石、块石和砂粒堆积为主。2008年“9·26”洪灾和2010年“8·14”洪灾期间牛圈沟发生大规模泥石流,其中侵蚀的物源量分别为17.15×104m3和14.87×104m3,牛圈沟泥石流松散固体物源中以碎块石为主。泥石流沟道堆积物饱水状态下的破坏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饱水状态下沟道堆积体破坏角的预测方法,震区的泥石流沟包括沟道和在沟道上运动的泥石流体,其特征在于:将震区泥石流的孔隙度应用于泥石流堆积物破坏计算,震区泥石流堆积物破坏预测计算方法如下:A.通过获取震区泥石流沟的参数,确定泥石流堆积物堆积厚度h(m),通过泥石流沟大比例尺测绘得到沟道的沟道坡度α(°),通过泥石流采样和测量泥石流堆积物容重γS(K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饱水状态下沟道堆积体破坏角的预测方法,震区的泥石流沟包括沟道和在沟道上运动的泥石流体,其特征在于:将震区泥石流的孔隙度应用于泥石流堆积物破坏计算,震区泥石流堆积物破坏预测计算方法如下:A.通过获取震区泥石流沟的参数,确定泥石流堆积物堆积厚度h(m),通过泥石流沟大比例尺测绘得到沟道的沟道坡度α(°),通过泥石流采样和测量泥石流堆积物容重γS(KN/m3),泥石流沟道堆积物的孔隙度ε(%),泥石流沟道堆积物的内摩擦角θ(°);B.通过以下公式确定震区泥石流的沟道堆积物在饱水状态下的破坏角tanα0,tanα0=tanθ(γS-γW)(1-ε)/[γS(1-ε)+γWε]式中,γS为泥石流沟道堆积物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